剧情简介
《哲学的故事》书籍简介
《哲学的故事》是美国学者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1885-1981)的经典哲学普及著作,1926年首次出版后畅销全球,被译成18种语言,成为西方哲学入门的“桥梁书”。该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史”,而是以人物为中心,通过故事化叙述串联起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西方主要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康德、尼采、杜威等)的生平、思想与时代背景,将艰深的哲学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思想传奇”。
核心内容与特色
人物与思想的融合:每章围绕一位哲学家展开,既讲述其人生经历(如苏格拉底服毒、柏拉图逃亡、伏尔泰为真理奔走),也阐释其核心思想(如柏拉图的“理念论”、康德的“先验哲学”、尼采的“超人哲学”),让读者在“了解一个人”的过程中理解“一种思想”。
时代背景的还原:将哲学家的思想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对雅典民主危机的回应,伏尔泰的批判是对宗教专制的反抗),帮助读者理解思想的“来龙去脉”。
通俗而不失深度:杜兰特用生动幽默的文笔(如形容尼采的“权力意志”为“思想的烈焰”),将抽象的形而上学、伦理学转化为“可感知的故事”,同时保留对思想的批判性分析(如指出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乐观偏见)。
价值与影响
该书被誉为“哲学启蒙的里程碑”,不仅让高深的哲学走进大众生活,更激发了读者对“智慧”的追求。正如杜威所言:“杜兰特首先是一个历史学家,他博闻强识,能将过去与当下融会贯通。”
《哲学的故事》书籍简介 《哲学的故事》是美国学者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1885-1981)的经典哲学普及著作,1926年首次出版后畅销全球,被译成18种语言,成为西方哲学入门的“桥梁书”。该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史”,而是以人物为中心,通过故事化叙述串联起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西方...(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1885―1981)
普利策奖和自由勋章获得者。用五十多年的时间写就一系列广受好评的重要著作,《哲学的故事》、十一卷本《世界文明史》(后几卷是他和妻子阿里尔合著)、《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等。
他终生致力于将哲学从学术象牙塔中解放出来,让它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哲学的故事》出版后,第一年连续再版22次,迅速译成18种语言,掀起了世界范围的哲学热潮。
目录
再版序/1
致读者/8
导言:哲学的作用/9
第一章 柏拉图/13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和希腊科学/49
第三章 弗朗西斯·培根/84
第四章 斯宾诺莎/121
第五章 伏尔泰和法国启蒙运动/160
第六章 伊曼努尔·康德和德国唯心主义/201
第七章 叔本华/233
第八章 赫伯特·斯宾塞/275
第九章 弗里德里希·尼采/315
第十章 现代欧洲哲学家:柏格森、克罗齐和伯特兰·罗素/355
第十一章 当代美国哲学家:桑塔亚纳、詹姆斯和杜威/385
(展开全部)致读者/8
导言:哲学的作用/9
第一章 柏拉图/13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和希腊科学/49
第三章 弗朗西斯·培根/84
第四章 斯宾诺莎/121
第五章 伏尔泰和法国启蒙运动/160
第六章 伊曼努尔·康德和德国唯心主义/201
第七章 叔本华/233
第八章 赫伯特·斯宾塞/275
第九章 弗里德里希·尼采/315
第十章 现代欧洲哲学家:柏格森、克罗齐和伯特兰·罗素/355
第十一章 当代美国哲学家:桑塔亚纳、詹姆斯和杜威/385
经典金句(18)
纠错 补充反馈
1. 哲学的本质与作用
“科学给予我们知识,但唯有哲学赋予我们智慧。科学是分析式描述,哲学是综合式诠释——它将科学家分解的事物重新组装,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救,什么时候该杀’。”
“哲学始于好奇,止于理解。它不是象牙塔的游戏,而是对全部经验的综合性诠释,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2. 苏格拉底:真理与自我审视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苏格拉底的核心箴言,强调自我反思是生命的根本意义。)
“我知道我一无所知。”(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批判“知识的傲慢”,开启批判性思维的传统。)
3. 柏拉图:理念与理想国
“现实世界是永恒理念的投影,真、善、美存在于形而上学领域。”(柏拉图的“理念论”,奠定了西方哲学的本体论传统。)
“哲学王治理的乌托邦,是正义与灵魂和谐的理想状态。”(《理想国》的核心主张,探讨“最好的社会如何可能”。)
4. 康德:认知的边界与道德的普遍性
“现象界与物自体不可逾越。”(康德的“哥白尼革命”,颠覆传统认识论,提出“人为自然立法”——人的先天认知形式是理解自然的基础。)
“绝对命令:你的行为应能成为普遍法则。”(康德的“道德律令”,强调道德的普遍理性,而非功利结果。)
5. 尼采:超人与生命意志
“上帝已死。”(尼采对传统价值的宣告,认为宗教与形而上学压抑了人的生命力。)
“超人是大地的意义:他超越传统善恶,创造新的价值。”(尼采的“超人哲学”,呼唤人以“权力意志”(生命冲动)拥抱生命的挑战。)
6. 杜威:实用主义与教育的本质
“真理是‘有效的工具’,哲学的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杜威的实用主义核心,强调哲学应服务于生活,而非抽象思辨。)
“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杜威的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应回归生活,培养“行动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