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苏利·普吕多姆(Sully Prudhomme,1839-1907),法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01年),以抒情诗与哲理诗闻名。《战争印象》(Impressions de la Guerre,1870)是其早期代表作,创作于普法战争期间。诗集中,普吕多姆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脆弱,表达了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渴望。他关注战争中个体的命运,探讨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复杂表现。

苏利·普吕多姆(Sully Prudhomme,1839-1907),法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01年),以抒情诗与哲理诗闻名。《战争印象》(Impressions de la Guerre,1870)是其早期代表作,创作于普法战争期间。诗集中,普吕多姆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脆...(展开全部)


经典金句(30)
1. 诗歌与生命的共鸣
金句:
“诗在胸膛里生长,弄得我胀痛,但却不能将它化为无知的木屑深埋。”
意义:
创作宣言:诗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而非刻意雕琢的产物。
生命隐喻:将诗比作生长的生命体,强调其不可压抑的蓬勃力量。
2. 真理的孤独探索
金句:
“洁白的真理藏于深井之下,世人对此毫不留意或专心躲避,剩我一人在那里摸索。”
意义:
真理的隐匿性:真理如深井中的泉水,需主动探索而非被动接受。
存在的孤独:诗人自比“摸索者”,揭示真理追求者的孤独处境。
3. 博学的本质
金句:
“最博学的人不是那些知道真理最多的人,而是那些知道真理最清楚的人。”
意义:
认知的深度:强调对真理的清晰理解胜过知识的数量。
批判功利主义:反对浅尝辄止的学习态度,倡导深入思考与洞察。
4. 战争与人性
金句(节选自《枉然的柔情》):
“人们渴望的一切,像这花一样,会在我生命的浪涛上出现,却从此不告诉我欲望该倾向何方。”
意义:
战后的迷茫:表达战后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无助感。
和平的渴望:隐含对战争破坏的批判,呼吁对和平的珍视。
5. 人性与团结
金句(节选自《团结》):
“人只有成群才能强大、善良和公正:众人一道才算完整,任何个人都有不足。”
意义:
团结的力量:强调集体协作的重要性,体现人性中的互助精神。
对战争的反思:战争虽暴露人性的弱点,但也彰显团结的光辉。

1对“战争印象”的想法

  1. 佳乐 2025年3月29日

    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
    《战争印象》的意义在于:

    历史的见证:
    诗集作为普法战争期间的文学作品,记录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人性的探索:
    普吕多姆通过战争这一极端环境,深刻剖析了人性的复杂与脆弱,展现人性中的恐惧、绝望与坚韧。
    和平的呼唤:
    诗中充满对战争的谴责与对和平的渴望,呼吁读者珍惜和平,反思战争的意义。
    五、延伸思考:普吕多姆的“战争诗学”
    战争的双重性:
    诗中“战争”既是毁灭的力量,也是人性的试金石。普吕多姆通过战争,揭示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
    诗歌的救赎:
    在《战争印象》中,诗歌不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对战争的反抗。普吕多姆以诗歌为武器,控诉战争的罪恶,呼唤人性的觉醒。
    《战争印象》不仅是普吕多姆的文学起点,更是其一生创作的缩影:在抒情中追问存在,在战争中探索人性,在痛苦中定义自我。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诗歌,是灵魂在深渊中的回响,是生命对永恒的温柔反抗。

    展开全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