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杂的文》是韩寒2008年出版的博客文章合集,以犀利幽默的笔触全面批判应试教育的虚伪、社会形式主义的荒诞以及文化领域的困境。全书以“没有分量的文字是没有力量的”为宣言,通过解构权威与直击痛点,成为了一代青年反叛与思考的精神旗帜。
《杂的文》是韩寒2008年出版的博客文章合集,以犀利幽默的笔触全面批判应试教育的虚伪、社会形式主义的荒诞以及文化领域的困境。全书以“没有分量的文字是没有力量的”为宣言,通过解构权威与直击痛点,成为了一代青年反叛与思考的精神旗帜。(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韩寒
1982年9月23日,生于上海金山区亭林镇。
作家---自本世纪初出道,韩寒14年以来始终保持在中国最畅销作家TOP3之列
1997年在《少年文艺》发表作品;
1999年凭借《杯中窥人》韩寒获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次年蝉联;
2000年出版长篇小说《三重门》,累计销售600万册;
2001年《零下一度》;
2002年《像少年啦飞驰》;
2003年《通稿2003》;
2004年《长安乱》;
2004年《五年文集》,韩寒作品有法国、韩国、香港、新加坡、台湾、日本版本,其中法国版本获得法国2004年10月法国最畅销图书;
2005年《就这么漂来漂去》;
2006年《一座城池》;
2007年《光荣日》;
2008年《杂的文》;
2009年《他的国》《可爱的洪水猛兽》;
2010《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以及韩寒其间的片段集《毒》《草》,均登上各畅销书榜,韩寒作品已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在全球出版;
2010年9台湾出版韩寒博文集《青春》《出发》;
2011年11月《青春》;
2012年7月杂文集《脱节的国度》在香港书展发布;
2013年1月《我所理解的生活》。
杂志及电子杂志主编
2010年韩寒主编杂志《独唱团》,销售200万册,因政府原因停刊;
2012年韩寒主编监制APP《ONE一个》,上线当日位居榜首应用,现装机量2000万,活跃用户600万;
2013年韩寒主编文艺杂志《一个》,9月创刊号《很高兴见到你》60天销售50万册。
目录
“急死你”世界纪录
国人的奇特心理
关于马的若干问题
公民韩寒的交通问题
你为什么比我贵
太贵
对京沪高速山东段汽油的疑惑
上海一些不合理的交通设施
上海的磁悬浮
不能搞一次
不问安全期,就是没文化
可能是我不够敏感
蚂蚁上树
别这样
记一件奇怪的事
脆弱的生活
同学聚会
大航海时代
我酷毙了,他帅呆了
无题
王朔
说徐志摩
应该废除学生作文
关于高考作文和绝代天骄
我的前卫与荒唐
传统美德
我不能,我没有
中国电影
薄薄两毫米,总有一款适合你
踩死人总是不对的
英雄本色
没意思
推荐
小不点的大不列颠
关于作家富豪榜的一些回答
文人几文
凶残的撞击
假装火车
小报告和胡指导
卡门的自我修正主义
不能拿这个来要求事
支持海岩
此文枪手所写,慎入
跑了
此文炒作,慎入
某教授做的学问
脆弱的教授
文学群殴学术造假,案件聚焦大结局以及主要代表讲话
诗人急了,不写诗了
现代诗和诗人怎么还存在
谢谢我的对手
千万不要这样想
咨询
礼物
GAMEOVER
超级玛丽亚和松鼠岛
7月22日,关于底盘的扫盲
开阳站勘路归来
开阳的比赛流水账
试车记录
竞争力
转向不足,人品不行
杆位发车
库比卡
今年的比赛
局部完美的结局
汽车知识和生命模样
(展开全部)国人的奇特心理
关于马的若干问题
公民韩寒的交通问题
你为什么比我贵
太贵
对京沪高速山东段汽油的疑惑
上海一些不合理的交通设施
上海的磁悬浮
不能搞一次
不问安全期,就是没文化
可能是我不够敏感
蚂蚁上树
别这样
记一件奇怪的事
脆弱的生活
同学聚会
大航海时代
我酷毙了,他帅呆了
无题
王朔
说徐志摩
应该废除学生作文
关于高考作文和绝代天骄
我的前卫与荒唐
传统美德
我不能,我没有
中国电影
薄薄两毫米,总有一款适合你
踩死人总是不对的
英雄本色
没意思
推荐
小不点的大不列颠
关于作家富豪榜的一些回答
文人几文
凶残的撞击
假装火车
小报告和胡指导
卡门的自我修正主义
不能拿这个来要求事
支持海岩
此文枪手所写,慎入
跑了
此文炒作,慎入
某教授做的学问
脆弱的教授
文学群殴学术造假,案件聚焦大结局以及主要代表讲话
诗人急了,不写诗了
现代诗和诗人怎么还存在
谢谢我的对手
千万不要这样想
咨询
礼物
GAMEOVER
超级玛丽亚和松鼠岛
7月22日,关于底盘的扫盲
开阳站勘路归来
开阳的比赛流水账
试车记录
竞争力
转向不足,人品不行
杆位发车
库比卡
今年的比赛
局部完美的结局
汽车知识和生命模样
经典金句(27)
纠错 补充反馈
1. 社会批判
“中国的特殊情况是,很多家长不许学生谈恋爱,等大学一毕业,却希望天上掉下个有房优秀女婿。”
——直击家庭教育功利性,婚恋观割裂的荒诞
。
“看不得别人好的人,一辈子自己都好不了。”
——批判嫉妒心理对社会的侵蚀
。
2. 教育反思
“判别东西好不好的标准:语文课本指名要背诵的,肯定不是好东西。”
——挑战权威教材,呼吁独立思考
。
“作文减弱了写文章的天赋,并告诉你:说违心话是生存要诀。”
——揭露应试写作对真实表达的扼杀
。
3. 人生哲学
“你觉得我很偏激?我觉得你更偏更激!谁都不是站在中间,大家不过歪着脖子看对方。”
——否定绝对中立,强调认知主观性
。
“天才从天而降,蠢材怎么扶都是歪的。”
——讽刺强行“改造”个体的无效努力
。
4. 幽默解构
“可以申请两千人同时挤奶的世界纪录,顺便申请两千头奶牛同时被挤的纪录。”
——以荒诞逻辑消解形式主义
。
“一竿子能打翻一船人,打不翻一代人。”
——肯定青年群体突破桎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