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书籍简介
基本信息
作者: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爱尔兰现代主义文学奠基人)
译者:萧乾、文洁若(经典中文译本)、金隄、李靖民等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21年百年纪念版)、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全译本)、天地出版社(2019年三部曲版)
成书时间:1922年首次出版,中文版多版本发行
文学地位:意识流文学开山之作,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之首,被誉为“现代主义百科全书”
装帧:平装/精装(不同版本页数不一,如译林版620页,天地版附5840条注释)
核心意象:以1904年6月16日都柏林一日为时间轴,映射荷马史诗《奥德修纪》的现代重构。
内容梗概
主线叙事:
小说以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德·布卢姆(Leopold Bloom)为核心,追踪其与妻子莫莉(Molly)、青年诗人斯蒂芬·迪达勒斯(Stephen Dedalus)在1904年6月16日都柏林的24小时活动。三人的经历交织成三重叙事线:
布卢姆的漂泊:犹太裔移民的孤独日常,隐喻奥德修斯的十年漂泊。
斯蒂芬的精神探索:青年知识分子的信仰危机,象征忒勒马科斯对父亲的追寻。
莫莉的欲望与记忆:通过长达40页的无标点独白,展现女性意识的复杂性,呼应佩涅洛佩的忠贞与背叛。
章节结构:
全书18章对应《奥德修纪》情节单元,如“忒勒马科斯”“喀耳刻”“瑙西卡”等。
每章采用独特文体(如新闻体、戏剧对白、学术论文),第15章甚至以化学方程式描写幻觉。
核心情节:
布卢姆的都市漫游:参加葬礼、探访医院、遭遇宗教冲突,映射现代人的精神荒原。
斯蒂芬的弑母阴影:因拒绝为垂死母亲祈祷而陷入负罪感,与布卢姆形成父子替代关系。
莫莉的午夜独白:回忆与布卢姆的旧情、对青春的追悔,以“是的”收尾,颠覆传统女性形象。
主题与艺术特色
意识流革命
打破线性叙事,通过内心独白(如莫莉的40页独白)、自由联想(如布卢姆对排泄物的联想)呈现思维的真实流动。
第14章模仿《物种起源》文体,探讨人类进化与语言起源。
文体实验
全书涵盖17种文体(如诗歌、清单、广告),第17章以天主教《要理问答》形式解构婚姻伦理。
语言混杂古英语、俚语及自创词(如“snotgreen”“scrotumtight”),挑战语言边界。
象征体系
都柏林:象征现代文明的瘫痪,对应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废墟。
布卢姆的流亡:犹太身份隐喻殖民压迫,其“寻找儿子”暗指文化归属焦虑。
存在主义哲思
通过琐碎日常揭示人类存在的荒诞,如布卢姆在厕所阅读广告、斯蒂芬在妓院呕吐。
莫莉的独白宣告“我要!”,成为存在主义对自由意志的宣言。
第二部 075
第三部 789
注释册(单独成册)
导读册(单独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