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营销管理(第16版)》书籍简介
《营销管理(第16版)》是全球营销学领域的经典著作,由​​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凯文·莱恩·凯勒(Kevin Lane Keller)​​与​​亚历山大·切尔内夫(Alexander Chernev)​​合著,2022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引进出版(2023年推出全彩版)。作为“营销圣经”,该书自1967年初版以来,历经55年迭代,始终站在营销实践前沿,被全球管理者、商学院奉为圭臬。

1. 核心定位与内容架构
本书以“​​创造并传递顾客价值​​”为核心,围绕营销管理的七大模块展开:

​​基本原理​​:定义营销范畴、分析新营销现实(技术、全球化、ESG等)、组织与管理营销部门;
​​认识市场​​:解析消费者市场(需求、行为、决策)与企业市场(采购流程、B2B关系)的特征;
​​营销战略规划​​:通过STP模型(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定位)制定差异化策略;
​​设计价值​​:聚焦产品/服务创新、品牌建设、定价与激励策略;
​​沟通价值​​:重构数字时代整合营销(社交媒体、内容营销、全渠道);
​​传递价值​​:优化分销渠道与零售管理(全渠道零售、物流体系);
​​管理增长​​:探讨市场扩张、客户忠诚度提升及可持续发展(ESG责任)。
2. 第16版的关键更新
​​内容革新​​:新增50%内容,案例更新80%(如社会责任营销、AI在营销中的应用);
​​结构优化​​:将“沟通价值”前置,强化“拉式营销”理念;新增“管理增长”独立部分,整合产品开发、客户关系等增长要素;
​​方法论升级​​:引入行为经济学(框架效应、锚定效应)分析消费者非理性决策;提出​​G-STIC行动计划框架​​(目标、战略、战术、执行、控制),提升战略落地性;
​​理论迭代​​:将传统“4P理论”升级为“7T策略”(产品、服务、品牌、价格、激励、沟通、分销),更贴合服务主导型经济。
3. 适用读者
兼顾学术深度与实践指导,适用于:

商学院学生:掌握系统营销理论;
企业管理者:制定营销战略;
营销从业者:应对数字时代挑战(如社交媒体营销、全渠道运营)。

《营销管理(第16版)》书籍简介 《营销管理(第16版)》是全球营销学领域的经典著作,由​​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凯文·莱恩·凯勒(Kevin Lane Keller)​​与​​亚历山大·切尔内夫(Alexander Chernev)​​合著,2022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 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国际市场营销学教授,美国营销协会(AMA)杰出营销教育家奖的首位获得者(1985年);1975年被美国营销协会的学术成员选为营销思想领袖,期间获奖无数,并于2014年营销名人堂。 凯文·莱恩·凯勒(Kevin Lane Keller) 达特茅斯学院塔克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E.B.奥斯本讲座教授),曾在康奈尔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杜克大学获得相应学位。在达特茅斯,他为MBA学员和EMBA学员讲授营销管理与战略品牌管理方面的课程。 亚历山大·切尔内夫(Alexander Chernev) 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营销学教授,心理学、工商管理学博士。他是营销战略、品牌管理、消费者决策和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学术思想领袖、演讲家和顾问。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营销管理的基本原理
1 为新现实定义营销
2 营销计划与管理
第二部分 认识市场
3 分析消费者市场
4 分析企业市场
5 开展营销调研
第三部分 营销战略规划
6 识别细分市场和目标客户
7 打造顾客价值主张和定位
第四部分 设计价值
8 产品设计与管理
9 服务的设计和管理
10 建设强势品牌
11 管理价格和促销活动
第五部分 沟通价值
12 管理营销沟通
13 在数字时代设计整合营销
14 人员销售与直接营销
第六部分 渠道价值
15 设计和管理分销渠道
16 管理零售
第七部分 管理增长
17 驱动公司在竞争性市场的增长
18 开发新的市场供应品
19 建立顾客忠诚
20 进军全球市场
21 社会责任营销
术语表
(展开全部)

经典金句(26)
《营销管理(第16版)》金典台词(核心理论与模型)
本书的“金典台词”实为​​核心理论与模型​​,是营销管理的底层逻辑与实践工具,以下是最具代表性的内容:
1. ​​营销的定义​​
“营销是为顾客创造、沟通和传递价值,并以有利于公司、顾客和合作者的方式管理客户关系的一种组织功能和一套流程。营销管理是选择目标市场并通过创造、传递和沟通卓越的顾客价值来获得、保持和发展顾客的艺术和科学。”(第1章)
​​解读​​:明确营销的核心是“顾客价值”,而非单纯的产品销售,强调“管理客户关系”的长期性。
2. ​​四大市场力量​​
“四大主要市场力量——技术、全球化、物理环境和社会责任——为消费者和公司铸就了新的能力,并极大地改变了竞争格局。”(第1章)
​​解读​​:技术(如AI、大数据)、全球化(如跨境营销)、物理环境(如环保要求)、社会责任(如ESG)是驱动营销环境变化的关键因素,企业需适应这些变化。
3. ​​全方位营销框架​​
“全方位营销观念建立在范围广泛且相互依赖的营销计划、流程和活动的开发、设计和执行之上,包括关系营销、整合营销、内部营销和绩效营销。”(第1章)
​​解读​​:营销不再是单一部门的职责,而是需要整合内部(员工、合作伙伴)与外部(顾客、社会)资源,构建全方位的营销生态。
4. ​​STP战略模型​​
“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目标市场选择(Targeting)、定位(Positioning)是营销战略的核心步骤。市场细分识别差异化需求群体,目标市场选择聚焦高价值市场,定位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独特认知。”(第6-7章)
​​解读​​:STP是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的基础,帮助企业从“大众市场”转向“精准市场”。
5. ​​G-STIC行动计划框架​​
“G-STIC是营销计划的支柱,包括设定目标(Goals)、制定战略(Strategy)、设计战术(Tactics)、制订执行计划(Implementation)、确定控制指标(Control)。”(第2章)
​​解读​​:G-STIC将战略转化为可执行的行动计划,确保营销目标落地(如“提升品牌知名度”需通过“社交媒体广告”“KOL合作”等战术实现)。
6. ​​7T营销组合​​
“7T(产品、服务、品牌、价格、激励、沟通、分销)是设计市场供应品的关键战术,代表将营销战略转变为现实的活动结合。”(第12章)
​​解读​​:7T替代传统“4P”,更贴合服务经济(如“服务”强调体验,“激励”强调顾客参与),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工具。
7. ​​顾客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
“最优价值主张需遵循3V原则(顾客价值、合作者价值、公司价值),平衡三方利益,为目标顾客创造独特价值。”(第12章)
​​解读​​:价值主张是企业与顾客沟通的核心,需同时满足顾客需求(如“性价比”)、合作者利益(如“渠道利润”)、公司目标(如“市场份额”)。
8. ​​数字时代的整合营销​​
“数字时代的营销需整合社交媒体、内容营销、移动沟通等新兴渠道,通过‘拉式营销’(Pull Strategy)吸引顾客主动参与,而非‘推式营销’(Push Strategy)的强制推销。”(第13章)
​​解读​​:数字技术改变了营销逻辑,企业需通过“内容吸引”(如短视频、直播)而非“广告灌输”与顾客建立连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