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一个女人的故事》是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的半自传体作品,以冷峻笔触记录母亲从底层奋斗到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一生,揭示女性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坚韧。
母亲的逆袭:从洗衣女工到杂货店主
母亲出身诺曼底贫困家庭,13岁辍学打工,婚后贷款盘下杂货店,靠勤劳与精明在贫困中立足。她坚信“人生不是一锤定音”,用“虎劲儿”对抗命运,成为小镇传奇。
母爱的双刃剑:控制与牺牲
教育执念:母亲逼迫女儿读书、禁止早恋,用粗话斥责其“不务正业”,青春期母女冲突激烈。
隐秘的牺牲:女儿成年后才发现,母亲的苛责源于底层女性对阶层跨越的孤注一掷。
阿尔茨海默症:缓慢的消亡
母亲患病后逐渐丧失记忆,忘记女儿姓名,甚至抓食污秽物。埃尔诺以“手术刀般”的冷静记录其衰亡过程,直面“至亲变陌生人”的残酷真相。
女性的集体隐喻
书中暗藏女性命运的三重困境:子宫(生育束缚)、婚姻(依附关系)、自由(自我觉醒),通过母亲的一生映射千万女性的生存困境。
《一个女人的故事》是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的半自传体作品,以冷峻笔触记录母亲从底层奋斗到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一生,揭示女性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坚韧。 母亲的逆袭:从洗衣女工到杂货店主 母亲出身诺曼底贫困家庭,13岁辍学打工,婚后贷款盘下杂货店,靠勤劳与精明在贫困中立足...(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
法国当代著名女性作家。1940年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座海滨小城。她出身于法国贫民阶层,父母在当地经营着一家小食品杂货店。为了使她脱离卑微的社会阶层和恶劣的生存环境,父母尽己所能,不分昼夜地工作,将她送进大学听讲“柏拉图”。然而当她真正地实现了“梦想”,上升到所谓的高等阶层时,她却与父母产生了无法调和的隔阂,永远地与那个她所出身的世界分离了。埃尔诺无所畏惧地记录了自己的经历,以及对社会和集体记忆的清晰看法。她的作品采用白描式的中性写作,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其作品《一个男人的位置》曾获1984年法国勒诺多文学奖,《悠悠岁月》曾获2008年法国杜拉斯文学奖。迄今为止,她共出版二十余种作品,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她的全部作品被授予“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奖”(2017年)、西班牙“福门托尔文学奖”(2019年)、“伍尔特欧洲文学奖”(2021)。
目录
媒体赞誉
一个女人的故事
追求“再现真实”与“内心流亡”的安妮·埃尔诺
——代译后记
(展开全部)一个女人的故事
追求“再现真实”与“内心流亡”的安妮·埃尔诺
——代译后记
“苍龙日暮行雨,老树春深开花。”
——母亲用一生诠释的生存哲学,展现底层女性的顽强生命力。
“生命的无常,不是哲学命题,是眼睁睁看着至亲变成陌生人。”
——阿尔茨海默症母亲的衰亡,直击人类面对衰老与死亡的无力感。
“我写作,是要为我的族类而复仇。”
——埃尔诺的文学宣言,揭露女性被历史遮蔽的真相。
“五百英镑的年薪象征沉思的力量,门上的锁意味着独立思考的能力。”
——呼应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强调经济独立与精神自由对女性的意义。
“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正是为了我可以讲述它。”
——将个人创伤升华为集体记忆,赋予写作疗愈功能。
1对“一个女人的故事 : 全新修订版”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