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一本之道》([日] 小林勇 著)是日本编辑家、随笔作家小林勇(1903—1981)的自传体作品,记录了他从农村走向出版界、成为岩波书店“中兴之祖”的一生历程,核心围绕​​岩波书店的经营理念​​与​​文库本(日本经典袖珍书)的诞生​​展开。核心剧情脉络​​:​​童年与早期生活​​:小林勇出生于日本农村,家庭以养蚕、种桑为生,童年记忆多与田园劳作、家人相处相关。他自幼未干过重农活,但对父母的训斥、家人的活力印象深刻。进入岩波书店​​:17岁时,小林勇进入岩波书店工作,协助创始人岩波茂雄(1881—1946)打造“岩波文库”——日本近代首个大众化经典袖珍书系列。1928年,他从岩波书店独立,创办铁塔书院、新兴科学社,但因经营不善,1934年重返岩波。
​​岩波文库的创立​​:1927年,岩波茂雄在三木清(哲学家)的建议下,借鉴德国克莱拉姆文库模式,推出“岩波文库”,以“将永恒经典从少数人书斋解放到民众中”为理念,刊行夏目漱石、托尔斯泰等中外名著。小林勇作为核心参与者,见证了文库本如何成为日本“民众的精神食粮”。
​​二战期间的遭遇​​:二战末期至日本败战期间,小林勇因参与出版界活动被拘捕入狱三个月,遭受拷问与迫供,这段经历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战后与岩波书店的发展​​:1946年岩波茂雄去世后,小林勇总管岩波书店;1962年任会长,推动书店从“元本(廉价畅销书)”转向“常销书”,奠定了岩波“最权威出版社”的地位。

《一本之道》([日] 小林勇 著)是日本编辑家、随笔作家小林勇(1903—1981)的自传体作品,记录了他从农村走向出版界、成为岩波书店“中兴之祖”的一生历程,核心围绕​​岩波书店的经营理念​​与​​文库本(日本经典袖珍书)的诞生​​展开。核心剧情脉络​​:​​童年与早期生活​​:小林勇出生于日本农...(展开全部)

目录

第一章 在故乡
第二章 进入岩波书店
第三章 关东大地震
第四章 一日元书和岩波文库
第五章 铁塔书院时期
第六章 日中战争
第七章 太平洋战争
第八章 遭逮捕
第九章 岩波之死及其他
第十章 战后
第十一章 新生活
后记
略年谱
(展开全部)

经典金句(8)
书中金句多围绕​​出版人的信念​​、​​文库本的意义​​与​​人生哲学​​展开,体现了小林勇对“做书”与“做人”的深刻思考:
​​“但凡从事出版工作的,都无法超越时代。”​​——小林勇谈岩波文库创立的背景,承认出版人受时代限制,但岩波选择“另谋活路”而非随波逐流。
​​“将永恒的不朽经典从少数人的书斋和研究室里解放出来,遍布街巷,与民众为伍。”​​——岩波文库发刊词(据说出自三木清手笔),成为岩波书店的核心价值观。
​​“文库本的作者,都是一些长期对某一领域持续研究、反复验证过的专业人士,写出来的东西扎实过硬,经得起时间考验。”​​——小林勇强调文库本的“经典性”,反对快餐式粗制滥造。
​​“岩波文库不是为薄利多销而进行快餐式的粗制滥造;恰恰相反,它是支撑岩波书店百年基业的厚实基盘。”​​——小林勇谈文库本的价值,指出“常销书”而非“畅销书”才是书店的核心竞争力。
​​“人生无常,每当我需要填写自己生日的时候总有一种人生无常的感觉。”​​——小林勇回忆童年生日被改的经历,感慨命运的不可预测。
​​作品特色与意义​​
《一本之道》不仅是小林勇的个人传记,更是​​日本出版业近代化的见证​​。书中通过岩波文库的创立与发展,展现了“以小取胜”的日本文化性格(如文库本的“轻薄短小”却“内涵深厚”),也为理解岩波书店的“民众性”与“经典性”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