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井守的电影人生:跨越50年的50部影评特集》书籍简介
《押井守的电影人生:跨越50年的50部影评特集》是日本著名动画导演、电影评论家押井守(Oshii Mamoru)的自传体影评著作,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于2023年1月出版(ISBN:9787504389039)。该书以“50年电影生涯”为时间线,通过访谈问答形式,记录了押井守从1968年观看《2001太空漫游》到2017年评价《水形物语》的观影历程,涵盖他对50部经典电影(涵盖科幻、动画、战争、恐怖、爱情等多种类型)的深度解析,以及对“电影本质”“导演方法论”“社会与人性”等核心问题的思考。
核心内容与特色
时间跨度与电影选择:
书籍以“半个世纪的观影记忆”为线索,从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押井守的“电影启蒙作”)开始,到2017年的《水形物语》(吉尔莫·德尔·托罗获奥斯卡奖的作品)结束,精选50部电影进行评析。这些电影并非全是“杰作”,但均代表了押井守对“电影可能性”的探索——既有《机动警察剧场版》《攻壳机动队》等他的代表作,也包括《千年女优》《阿瓦隆》等动画经典,以及《七宗罪》《空中杀手》等实拍电影。
对“电影本质”的追问:
押井守在书中反复探讨“电影是什么”:他认为电影是“团队合作的艺术”(需导演、编剧、演员、摄影等多方协作),是“现实的延伸”(通过镜头记录或虚构“真实的情感与生活”),也是“对抗虚无的武器”(通过故事传递“人性的温度与希望”)。例如,他在评析《死者田园祭》时提到:“人们想让‘现在’更加充实,并在其中获得某种自由,才会去捏造自己的过去。”
导演方法论与创作心得:
作为资深导演,押井守在书中分享了大量创作经验:
关于剧本:“一个好的电影剧本必须具有独特的视角和风格,它必须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让他们感到新奇和兴奋。”
关于导演:“导演的核心是‘让观众沉浸其中’,要做到这一点,电影必须具有能够打动观众情感的力量。”
关于团队:“不要相信职人所说的话(如‘我笃信自身经验与直觉’),真正的决断需要排除无可能性的方法,管理者要学会‘让下属心悦诚服地实现目标’。”
对社会与现实的反思:
押井守的电影评论常带有“社会批判性”。例如,他在评析《七宗罪》时提到:“大卫·芬奇的魅力在于,他能通过电影揭示‘人性的黑暗’,让观众反思‘现代社会的道德困境’。” 他还通过《攻壳机动队》探讨“AI与人类的关系”,提出“人没重要到须要说自己的程度,争论大抵无用,不如散步”,引发对“科技与人性”的思考。
1968年《西部往事》要说能反复观看的电影,那当数莱昂内的作品。
1969 年《日落黄沙》我从没看过这么帅气的电影。
1970年《瑞安的女儿》这是我第一次在一部电影中窥见另一部电影。
1971年《稻草狗》这真是一部异样的作品,没有任何人能看透它的本质。
1972年《巴黎最后的探戈》贝托鲁奇的电影不需要固定的主题。
1973年《日以继夜》不看此片是电影爱好者的损失,但看了可能搭上自己的一辈子。
1974年《死者田园祭》这是一部靠寺山修司的“引用”而拍的电影。
1975年《新干线爆炸案》这是最后一部对日本战后社会发出挑衅的日本本土电影。
1976年《出租车司机》我也曾和特拉维斯一样,“想要一把手枪”。
1977年《铁十字勋章》结果佩金帕还是只展现了“暴力的本质”。
1978年《人体异形》 美国侵略题材科幻片的佳作。
1979年《战士帮》沃尔特·希尔的热情与聪慧。
1980年《黑狐大行动》本片是我推荐的战争片。
1981年《明日之丈2 剧场版》出崎导演是我必须跨越的壁障。
1982年《银翼杀手》只能在电影中流动的、享有特权的时间。
1983年《蓝霹雳》这是直升机题材电影的巅峰。
1984年《得克萨斯的巴黎》充满快感的电影时间。
1985年《女郎漫游仙境》电影导演的天赋与对时代潮流的敏感性。
1986年《蓝丝绒》我赢不了大卫·林奇。
1987年《血尸夜》这部电影把吸血鬼作为某种隐喻。
1988年《机动战士高达:逆袭的夏亚》这是机甲动画的顶点之一。
1989年《凶暴的男人》北野武拥有一种自如感,从不囿于既有的电影表现手法。
1990年《异形魔怪》总而言之,这是部欢快的电影。
1991年《欧洲特快车》他很接近我理想中的电影导演。
1992年《落水狗》他是创作双人对话戏份的天才。
1993年《双面女蝎星》既要谈班德汉姆,又要谈一下吕克·贝松。
1994年《夜访吸血鬼》像人类一样的吸血鬼。
1995年《七宗罪》仅凭这一作便能完全领略大卫·芬奇的魅力。
1996年《惊世狂花》对少数人群的情感。
1997年《洛城机密》美国电影的潜力。
1998年《小猪进城》这部电影克服了动物开口说话所带来的不协调感。
1999年《生存还是毁灭之犯罪者》若无其事地胡作非为,大肆宣泄。
2000年《偷拐抢骗》他的作品让我意识到,如今的电影仍有可以继续拓展的余地。
2001年《黑鹰坠落》最后那段升华太棒了。
2002年《钢琴家》这是一部典型的自辩片。
2003年《杀人回忆》奉俊昊浓墨重彩地描绘着人类。
2004年《谍影重重2》看不见导演的真面目,便会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2005年《世界大战》斯皮尔伯格也会出现破绽。
2006年《人类之子》如果没有动作戏,它简直就是一部出色的文艺片。
2007年《老无所依》人类是可怕的。
2008年《生人勿进》北欧电影有一种独特的气氛。
2009年《守望者》世人对扎克·施耐德过于苛责。
2010年《艾利之书》这部片子把基督教与美国的历史重新拍了一遍。
2011年《亡命驾驶》片中隐藏着泛泛一览所无法体会到的内涵。
2012年《猎杀本·拉登》要是没有相当的自信或信念,可没法拍出这样的电影。
2013年《唯神能恕》这部电影谜团重重,我到现在还看不明白。
2014年《狂怒》我想聊聊“电影的整体规划”,所以才选了它。
2015年《边境杀手》跟续集对比下就能看明白。
2016年《谍影重重5》我们能从失败的作品中学到很多东西。
2017年《水形物语》这是吉尔莫·德尔·托罗最棒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