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虚无的质感:一本谈谈人生的电影Mook》书籍简介
《虚无的质感》是资深影评人​​梅雪风​​的电影评论集,2018年3月由金城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5516011)。作为“朗朗书房”丛书之一,该书以“电影与人生”为核心,通过​​“看片、读人、阅事”​​三辑结构,对近十年华语电影的创作现象、导演风格及文化思潮进行了深刻剖析,被誉为“最毒舌与最温柔并存的影评集”。

核心内容与特色
​​犀利的电影批评​​:
作者以“罕见洞察力”描摹当代华语电影的“乱象与媚骨”,用“锋利如刀”的笔触剖析背后的病灶。例如,对冯小刚《我不是潘金莲》的分析,既肯定其“日常感与荒诞感对照”的叙事技巧,也批判其“受害者与施害者的同构性”所反映的社会实用主义;对《煎饼侠》的点评,则直指其“比周星驰电影廉价”的原因——缺乏对生活的真实洞察。
​​深刻的创作者解读​​:
第二辑“读人”聚焦导演与演员,通过“解读姜文:崔健与王朔的结合体”“周星驰的超凡之处,在于他的残忍”“杨德昌:从没有人这么清醒地爱过这个世界”等文章,揭示创作者的艺术风格与人性思考。例如,对杨德昌的评价,强调其“清醒地面对世界的残缺”,以《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作品展现“青春的脆弱与深刻”。
​​文化思潮的映射​​:
第三辑“阅事”从电影延伸至更广泛的文化领域,探讨“成功学”“IP与跪舔”“互联网电影的陷阱”等议题。例如,对“成功学这坨狗屎”的批判,直指当下社会的浮躁心态;对“IP与跪舔”的分析,则反思影视行业的功利化倾向。
作者与评价
梅雪风曾任《看电影·午夜场》创刊主编、《电影世界》主编,现为《腾讯·大家》《虹膜》等媒体专栏作家。其文字以“真诚、坦率、犀利”著称,擅长从“纷乱表象中捕捉真相”,用“简单有力的方式抵达本质”。该书被读者评价为“影评界的良心之作”,既适合电影研究者参考,也能引发普通观众对“电影与人生”的思考。

《虚无的质感:一本谈谈人生的电影Mook》书籍简介 《虚无的质感》是资深影评人​​梅雪风​​的电影评论集,2018年3月由金城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5516011)。作为“朗朗书房”丛书之一,该书以“电影与人生”为核心,通过​​“看片、读人、阅事”​​三辑结构,对近十年华语电影的创作现象...(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梅雪风 ,苛刻的电影评论者,温柔的处女座。曾为《看电影?午夜场》创刊主编、《电影世界》主编,现为《腾讯·大家》《虹膜》《大众电影》等专栏作家。文章亦散见于毒舌电影、腾讯网、新浪网、凤凰网、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等媒体。擅从纷乱表象中捕捉真相,并以简单有力的方式抵达本质。其毫不妥协的独立姿态,以及精到的笔触使其得到广泛关注。

目录
目录
第一辑 看片
李雪莲,不是潘金莲 …… 3
理想主义背后的虱子 …… 8
爱总是让人自卑与恐惧 …… 11
摆拍的诗意 …… 14
虚胖的情节 …… 19
有关青春片的路线问题 …… 22
我很坏,但我很会爱 …… 25
没有黑暗的光芒总是缺少一点质感 …… 28
暴露的仍是暴发户思维 …… 34
徐浩峰的分裂症 …… 40
不失真的中国镜像 …… 43
醇厚的斯皮尔伯格 …… 53
被看穿的幸福 …… 56
有关向生活正大光明地认怂 …… 59
那些摇滚青年 …… 61
伟大的作品总是把人还原为常人 …… 64
当静观成为一种炫技 …… 67
也许犯了励志片不应犯的最重要错误 …… 72
《煎饼侠》为什么比周星驰电影廉价 …… 78
糊涂的文明冲突,软塌的环保史诗 …… 83
创新有时是个障眼法 …… 87
现实的重量像山一样压在心上 …… 90
用现实主义拯救武侠 …… 93
没有谁的青春更肤浅 …… 96
素颜的时间 …… 99
令人疲乏的地产阴谋 …… 102
呆萌的伤感 …… 106
热血起义与冷酷寓言 …… 109
发自未来的一首冰冷情诗 …… 113
梦想从不曾远去 …… 119
够黑,够狠,够闷 …… 122
没有什么比一部好电影更重要 …… 126
PS 过度的梦幻写真集 …… 130
《南京!南京!》,它值得尊敬 …… 134
在污泥里找到的童话 …… 141
肌肉版西西弗斯 …… 145
陈凯歌丢了魂 …… 151
来源于生活,却没有一丁点儿高于生活 …… 154
第二辑 读人
解读姜文:崔健与王朔的结合体 …… 163
周星驰的超凡之处,在于他的残忍 …… 168
杨德昌:从没有人这么清醒地爱过这个世界 …… 175
蔫坏的李安 …… 180
冯小刚的成功学:笑的都是别人 …… 183
未被绑架的韩寒 …… 187
是枝裕和:面对世界的残缺,坚持做个暖男 …… 194
第三辑 阅事
上道 …… 201
达尔文的影迷 …… 204
耽于声色 …… 207
给我点火 …… 210
冰河世纪的西西弗斯 …… 212
减法 …… 215
必须怀疑 …… 218
技术含量 …… 221
B级快感 ……224
孔雀的屁股以及一些废话 …… 226
正常 …… 229
要有光 …… 232
懂,不懂 …… 235
天然& 原味 …… 238
道德文章 …… 240
给那些把电影当真的人 …… 243
不美 …… 246
热情里的冷清 …… 249
死硬分子 …… 252
小报告 …… 255
导演可以傲慢,影评人必须尖刻 …… 258
试着愤怒,试着商业,或者试着谄媚 …… 261
疾病的艺术 …… 265
爷们儿 …… 270
杀人的故事 …… 274
成功学这坨狗屎 …… 278
重嗨一遍! …… 280
变形记 …… 285
恶意 …… 288
文明 …… 291
最高的悲悯是温柔 …… 294
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 297
戛纳庙会 …… 308
集体做梦 …… 303
互联网电影的陷阱,与来自猩猩的启示 …… 306
一场有关审美的权力游戏 …… 313
狗日的媒体 …… 314
庞麦郎& 周星驰& 侯孝贤 …… 318
IP 与跪舔 …… 320
厕所与梦想之间隔了几年? …… 323
王小帅的忧伤 …… 326
印度电影经 …… 330
背对观众 …… 333
未来从来就不是我们的菜 …… 336
坏孩子才有青春? …… 339
黑暗得让人如此踏实 …… 342
杜琪峰比徐克、吴宇森多了啥? …… 345
情不自禁给跪了 …… 348
顺势而为的美 …… 351
(展开全部)

经典金句(10)
书中经典观点与“金句”(基于影评与分析提炼)
尽管《虚无的质感》是影评集,无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台词”,但梅雪风对电影的评论充满​​哲学思辨与人生感悟​​,以下是其核心观点:
​​关于电影的“诚实”​​:
“电影或者说所有艺术最珍贵的品质是诚实,是对自我的忠实,它的所谓深度来源于对自我的深度探索。你很难想像,一个对自我认知不清的人,他眼里的世界会有多少真实而真切的东西。”
​​对“青春虚无”的解读​​:
“没有谁的青春更肤浅。你再穷困,也会在这个时候认知自己,并生出高于现实的梦想。你再富有,也不会拥有全世界,精神的匮乏感会在这时如约袭击你的心脏。过于贫困的生活,也许会催生出很多跌宕的人生戏剧,但为了自保,人的神经也会磨得更加粗砺;优渥的生活,也许让人生外表上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它也会将内心滋养得格外丰润细腻,会让人更多地将目光转向内心,最终在这一凝视中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从而导致更大的内心风暴。”
​​对“实用主义”的批判​​:
(针对《我不是潘金莲》)“所有的人,都是彻底的实用主义者,这才是问题的实质。影片中最微妙的情节来自它对李雪莲和赵大头关系的处理……李雪莲的残忍与自私,和她所遭受的背叛,是有着直接联系的,而这才是影片中最深最隐晦的因果链。”
​​对“电影与生活”的思考​​:
“电影不提供答案,却抛给你一个没有答案的提问——这既是电影迷人的地方,也是它们对世界的尊重。所以看梅叔的文字,很容易让人紧张又惶恐:紧张于他仅透过电影就拨开了生活里的许多困惑,惶恐于自己从来也到不了那个境界。”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