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新月与蔷薇:波斯五千年》书籍简介
1. ​​基本信息​​
​​作者​​:[伊朗]霍马·卡图赞(Homa Katouzian),伊朗籍著名历史学家、经济学家,长期从事伊朗相关研究,现任职于牛津大学,讲授伊朗历史与文学,曾任《伊朗研究》编辑,著有多部伊朗相关专著及文章。
​​出版信息​​:2021年1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精装版,ISBN 9787544784368,定价108元,页数600页。
​​所属系列​​:译林出版社“方尖碑”品牌(以“探知新视界”为宗旨,聚焦地区国别史、文化史等领域)。
2. ​​内容结构与核心主题​​
全书以“新月”(象征波斯文明的辉煌与冲突)与“蔷薇”(象征波斯文化的温婉与柔情)为隐喻,从​​古代波斯​​(神话与帝国兴衰)到​​现代伊朗​​(政治转型与社会变迁),全景式呈现波斯文明的五千年历程。核心内容包括:

​​古代波斯​​:从《列王纪》神话传说到阿契美尼德王朝(第一波斯帝国)、帕提亚王朝(第二波斯帝国)、萨珊王朝(第三波斯帝国)的兴衰,探讨波斯帝国的扩张、文化融合与外部冲突(如希波战争、阿拉伯征服);
​​近代伊朗​​:从恺加王朝到巴列维王朝,分析伊朗在西方列强扩张下的困境(如领土被侵占、资源被掠夺),以及立宪革命、伊斯兰革命等政治转型的核心矛盾;
​​现代伊朗​​:聚焦伊朗当前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状况,探讨其作为“中东动荡地带心脏”的地缘政治角色,以及“短期社会”(权力更替频繁、法律缺失)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3. ​​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学术价值​​:突破西方中心史学框架,以波斯文明自身的发展逻辑重构历史叙事,融合文学、政治、经济与社会结构分析,揭示波斯文明的独特性(如“专制社会”结构、干旱环境对村庄分布的影响);
​​现实意义​​:为理解当代伊朗的复杂局势(如核问题、地区影响力)提供历史视角,强调“新月与蔷薇”的矛盾统一(辉煌与冲突、强硬与柔软)是波斯文明的本质特征。

《新月与蔷薇:波斯五千年》书籍简介 1. ​​基本信息​​ ​​作者​​:[伊朗]霍马·卡图赞(Homa Katouzian),伊朗籍著名历史学家、经济学家,长期从事伊朗相关研究,现任职于牛津大学,讲授伊朗历史与文学,曾任《伊朗研究》编辑,著有多部伊朗相关专著及文章。 ​​出版信息​​:2021年1...(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霍马•卡图赞是伊朗籍著名学者,长期从事伊朗相关研究,现任职于牛津大学,讲授伊朗历史与文学,此外还担任《伊朗研究》编辑,著有许多与伊朗有关的专著及文章。

目录
导言 伊朗和伊朗人
1 神话、传说和古代史
2 希腊人、帕提亚人和波斯人
3 阿拉伯人、伊斯兰教和波斯人
4 突厥人和蒙古人
5 波斯帝国的重建
6 解体和再统一
7 改革和现代化的困境
8 法律革命
9 现代专制统治
10 外国占领、石油国有化和独裁统治
11 白色革命
12 1979年二月革命
13 共和国
14 现代伊朗
附录 伊朗社会
(展开全部)

经典金句(12)
《新月与蔷薇:波斯五千年》金典台词(原文摘录与解读)
《新月与蔷薇》的语言兼具学术深度与文学美感,以下是部分最具代表性的句子及解读:
1. ​​“在古老的波斯,新月的幽光照亮了勇士的剑,而蔷薇的芬芳则飘荡在皇后的花园中。这是一个充满矛盾与冲突,美丽与痛苦交织的世界。”​​()
​​解读​​:以“新月”(勇士的剑,象征军事力量与冲突)与“蔷薇”(皇后的花园,象征文化柔美与生活之乐)为隐喻,概括波斯文明的双重性——既有对外扩张的辉煌,也有内部文化的细腻,矛盾与冲突贯穿其历史始终。
2. ​​“新月与蔷薇,象征着波斯文明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勇猛的战士,一方面是温婉的恋人。这两种力量在波斯文明中并存,互相影响,构成了波斯历史与文化的独特韵味。”​​()
​​解读​​:强调“勇猛”(军事、政治)与“温婉”(文化、生活)是波斯文明的两大支柱,二者相互交织,形成其“刚柔并济”的独特气质。例如,萨珊王朝的军事扩张与波斯诗歌的繁荣,正是这种力量的体现。
3. ​​“从古代的波斯帝国到现代的伊朗,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直在努力解决新月与蔷薇之间的矛盾。在杀伐纠葛中寻找生存之道,在温婉柔情中寻找生活之乐。”​​()
​​解读​​:反映伊朗人民在历史变迁中的坚韧——无论是古代帝国的兴衰,还是现代国家的转型,他们始终在“冲突”与“和谐”之间寻找平衡,既保持对生存的渴望,也坚守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 ​​“伊朗不是封建社会而是专制国家和社会……国王拥有对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杀大权,不存在能够阻止国王的法律和习惯。”​​()
​​解读​​:揭示伊朗政治体制的核心特征——专制权力直接接触每一个人,法律与传统的缺失导致权力更替充满腥风血雨(如国王无法确保继承人继位,官员随时可能丢官)。这种“短期社会”(无法形成长期稳定的制度)是伊朗历史动荡的重要原因。
5. ​​“传统的伊朗革命更关注推翻现有统治者和政权,对废黜专制体制的关注较少,直到20世纪初的立宪革命,推翻专制体制才成为核心目标。”​​()
​​解读​​:总结伊朗革命的演变逻辑——古代与近代的革命多以“换统治者”为目标,而20世纪初的立宪革命首次将“废除专制”作为核心,反映了伊朗人民对“制度变革”的觉醒,也是其走向现代国家的重要转折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