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主要讲述了智力仅有68的心智障碍者查理·高登,通过科学实验手术获得短暂的高智商(185),却在智力衰退后重新陷入孤独与混沌。小说以查理的“进步报告”日记形式展开,记录其智力升降过程中的人性觉醒与存在困境。
主线脉络
愚钝时期的纯真:
查理在面包店被同事欺凌,误以为朋友真心待他。接受实验前,他写下充满错别字的日记,渴望变聪明却不知实验背后的伦理陷阱。
关键转折:手术成功后,他识破同事的虚伪,回忆起母亲因他的“缺陷”而将他送入收容所的创伤,开始疏远旧友。
天才时期的孤独:
查理智商跃升至185,成为科学界焦点,但发现实验存在致命缺陷(阿尔吉侬的智力衰退预示自身命运)。他沉迷研究,与女友艾丽斯因认知鸿沟分手,甚至放走实验鼠阿尔吉侬以验证理论。
高光冲突:在学术会议上揭露科学家的功利主义,怒吼“你们把我当实验品,不是人!”,随后与阿尔吉侬建立精神共鸣。
衰退与自我救赎:
智力急速退化至术前水平,被面包店同事重新嘲笑。他拒绝留在沃伦之家,选择直面记忆:母亲曾试图用暴力“矫正”他,妹妹诺尔玛的出生终结了家庭幻想。最终在养老院写下遗言:“请放花在阿尔吉侬的坟前”。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主要讲述了智力仅有68的心智障碍者查理·高登,通过科学实验手术获得短暂的高智商(185),却在智力衰退后重新陷入孤独与混沌。小说以查理的“进步报告”日记形式展开,记录其智力升降过程中的人性觉醒与存在困境。 主线脉络 愚钝时期的纯真: 查理在面包店被同事欺凌,误以为朋...(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作者 | 丹尼尔·凯斯(Daniel Keyes,1927—2014)
出生于纽约,拥有布鲁克林大学心理学学位。1950年代早期进入《漫威科幻故事杂志》(Marvel Science Stories)工作,随后转换跑道,成为时装摄影师与中学教师。后获得布鲁克林大学英美文学学位。
1959年,凯斯在《奇幻与科幻杂志》发表短篇处女作《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并赢得雨果奖,1966年扩展成长篇后荣获该年度星云奖,一举囊括了科幻小说最重要的两项大奖。这部探讨心智障碍主角查理·高登与白老鼠阿尔吉侬在医疗介入后,身体与心理变化的作品,曾三次被改编为电影。首部改编电影《查理》(Charly)男主角克里夫·罗伯逊拿下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殊荣。日本NHK电视台也在2003年将这部作品改编成电视剧《献花给仓鼠》,法国、波兰与英国则先后改编成舞台剧。第二次改编的最新日剧由野岛伸司编剧,于2015年4月播映。2019年,音乐剧中文版在上海首演。
1988年,布鲁克林大学为凯斯颁发荣誉校友奖章;2000年,美国科幻协会则颁发“终身荣誉作家奖”,以表扬他在科幻小说上的卓越成就。2014年6月15日,凯斯因肺炎并发症在佛罗里达州南部的家中过世。
译者 | 陈澄和
台大历史系毕业,意大利锡耶纳大学文学院研究。大半生在平面媒体打滚,以国际财经新闻为主业。业余译有多种英文、意大利文译著。
目录
近步抱告—1
近步抱告—2
近步抱告—3
近步抱告—4
近步抱告—5
近步抱告—6
进步报告—7
进步报告—8
进步报告—9
进步报告—10
进步报告—11
进步报告—12
进步报告—13
进步报告—14
进步报告—15
进步报告—16
进步报告—17
(展开全部)近步抱告—2
近步抱告—3
近步抱告—4
近步抱告—5
近步抱告—6
进步报告—7
进步报告—8
进步报告—9
进步报告—10
进步报告—11
进步报告—12
进步报告—13
进步报告—14
进步报告—15
进步报告—16
进步报告—17
“如果没有人性情感的调和,智慧与教育根本毫无价值。”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小说主题,强调了情感与智慧并重的重要性。查理在智力提升后,虽然拥有了超常的智慧,但却因为缺乏情感调和而陷入了孤独和痛苦。
“学习是件很奇怪的事,走得越远,越知道自己连知识存在何处都不清楚。”
这句话表达了查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敬畏。随着智力的提升,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这种对知识的谦逊态度令人深思。
“别人对你的想法不是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
这句话是查理在经历了一系列人生起伏后得出的感悟。他意识到,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只会让自己迷失方向,真正的幸福在于坚持自我和珍惜当下。
“我们并不属于相同层级。我在往上攀升时经过你的楼层,现在我在下降途中再次经过,但我想我不会再搭这部升降梯。所以,此时此刻就让我们相互道别。”
这句话充满了哲理和深情,表达了查理对人生起伏的无奈和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他意识到,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不同的,有时候道别也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智慧与孤独:
“智慧离间了我和所有我爱的人,也让我从面包店被赶出来。现在,我比以前更孤独。”(查理智商巅峰时的独白)
“我害怕虚掷生命,好像我从来不曾存在过似的。”(查理对存在意义的终极叩问)
人性与道德:
“缺乏温暖的人极力的渴望温暖,恰似飞蛾扑火,最终,焚身以火。”(揭示查理对情感的执念)
“爱这种情感,追根究底就是独占欲。”(对爱情本质的冷峻剖析)
生命哲思: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改编自艾米莉·狄金森诗句,映射查理的觉醒与幻灭)
“人生的意义在于成长。”(查理临终前的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