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物种起源》书籍简介
基本信息
作者: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
译者:韩安/韩乐理(2020年新星出版社版)、钱逊(江苏人民出版社版)等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经典译本)、新星出版社(手稿复刻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普插图版)
成书时间:1859年11月24日首次出版,中文版多次再版
核心内容:系统阐述生物进化理论,提出“自然选择”为核心机制,推翻神创论与物种不变论
装帧:平装/精装(不同版本页数不一,如商务版502页,新星版404页)
文学地位:科学史上划时代巨著,被誉为“生物学领域的《圣经》” —
内容梗概
核心理论:
物种可变性:所有生物非神创,而是由共同祖先经漫长演化而来。
自然选择:生物因资源有限而竞争,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易存活并传递有利变异。
渐变性:微小变异经代际积累引发物种分化,如雀鸟喙型适应不同食物 。
结构框架:
15章主体:
第1-2章:家养与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现象(如鸽子品种、植物分布)。
第3-5章:生存斗争、自然选择原理及变异法则。
第6-7章:回应学界质疑(如器官复杂性是否可渐进演化)。
第8-14章:地理分布、胚胎学、残迹器官等证据链。
第15章:结论与生命树隐喻 。
科学突破:
首次以实证推翻“特创论”,提出“共同祖先学说”。
整合地质学(如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学(如加拉帕戈斯群岛物种差异)等多学科证据 。
《物种起源》书籍简介 基本信息 作者: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 译者:韩安/韩乐理(2020年新星出版社版)、钱逊(江苏人民出版社版)等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经典译本)、新星出版社(手稿复刻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的《物种起源》是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对唯心的造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提出根本性挑战,使当时生物学各领域的概念和观念发生剧变。除了生物学外,达尔文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目录
版本说明
本书第一版问世前,人们对物种起源认识进程的简史
绪论
第一章 家养下的变异
第二章 自然状态下的变异
第三章 生存斗争
第四章 自然选择
第五章 变异的法则
第六章 理论的诸项难点
第七章 本能
第八章 杂种现象
第九章 论地质记录的不完整性
第十章 论生物在地史上的演替
第十一章 地理分布
第十二章 地理分布(续)
第十三章 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形态学、胚胎学、发育不全的器官
第十四章 复述与结论
译后记
附录:译名刍议
(展开全部)本书第一版问世前,人们对物种起源认识进程的简史
绪论
第一章 家养下的变异
第二章 自然状态下的变异
第三章 生存斗争
第四章 自然选择
第五章 变异的法则
第六章 理论的诸项难点
第七章 本能
第八章 杂种现象
第九章 论地质记录的不完整性
第十章 论生物在地史上的演替
第十一章 地理分布
第十二章 地理分布(续)
第十三章 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形态学、胚胎学、发育不全的器官
第十四章 复述与结论
译后记
附录:译名刍议
经典金句(26)
纠错 补充反馈
经典台词精选
1. 自然选择的核心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全书核心命题(第4章),揭示进化动力源于环境压力下的生存竞争 。
“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
——强调适应性比绝对优势更重要(第4章),成为现代商业与生态学经典引用 。
2. 生命起源的壮丽
“生命以此观之,何其壮哉!最初生命的几丝力量被吹入了几种形态之中……演化出了无穷无尽的美丽和奇异的生命形式。”
——序言(1872年修订版),以诗意语言描绘生命演化史诗 。
“若无演化论之光,生物学的一切都毫无意义。”
——杜布赞斯基评价(附录),点明理论对现代生物学的奠基作用 。
3. 对神创论的批判
“物种并非被独立创造,而是从其他物种演化而来。”
——绪论(第1章),直接挑战宗教创世叙事 。
“地质记录的不完整性,恰是自然选择学说的证据。”
——第10章,反驳“过渡物种缺失”的质疑 。
4. 方法论革新
“观察、比较、实验,是科学探索的三把钥匙。”
——导言(1876年新版),强调实证主义科学观 。
“提出一个理论,需经‘可证伪性’检验。”
——第6章回应批评,奠定现代科学理论标准 。
5. 哲学与伦理启示
“人类不过是演化长河中的一支支流。”
——结论章,消解人类中心主义,引发存在主义思考 。
“进步非必然,生存才是终极标准。”
——第4章,颠覆传统进步观,揭示演化无目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