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突破:我的科学人生》书籍简介
《突破:我的科学人生》(Breaking Through: My Life in Science)是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生物化学家卡塔林·考里科(Katalin Karikó)的首部自传,2024年7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ISBN:9787575301053)。
核心内容与特色
从“屠夫的女儿”到诺奖得主的成长轨迹:
书中以朴实的语言回顾了考里科的人生历程:1955年出生于匈牙利小镇小新萨拉什的贫困家庭(父亲是屠夫,家庭缺水少电),凭借对生物学的早期兴趣(如观察父亲解剖生猪),逐步走上科研道路。1982年获匈牙利塞格德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89年赴美加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此后40年深耕mRNA(信使核糖核酸)领域,最终因“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与德鲁·韦斯曼共同获得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研究成果为COVID-19 mRNA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科学苦行僧”的坚守与突破:
考里科的科研生涯充满挫折:早期因mRNA领域冷门、缺乏资金支持,多次面临实验室撤资、职位不保的困境(如1985年匈牙利实验室撤资后赴美,1989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被行政人员贬低、调换工作受阻);即使后来成为教授,仍被主流科学界质疑“mRNA无法改变世界”。但她始终坚信“mRNA是将普通细胞转化为‘药物微型工厂’的钥匙”,坚持设计严谨实验、追求可重复结果,最终在2023年迎来突破。
科学精神与人生哲学的传递:
书中不仅记录科研历程,更传递了考里科的科学信念与人生态度:
科学探索的本质是“填补前人未完成的拼图”,而非追逐热点;
面对困境时,“不要停止工作,不要停止阅读”,专注于做好每一件小事;
教育理念:反对母亲的“苛责式教育”,选择用“拥抱与安慰”陪伴女儿成长(女儿苏珊·弗朗西亚两次获得奥运会赛艇金牌)。
《突破:我的科学人生》书籍简介 《突破:我的科学人生》(Breaking Through: My Life in Science)是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生物化学家卡塔林·考里科(Katalin Karikó)的首部自传,2024年7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ISBN:97875...
(展开全部)【作者简介】
卡塔林·考里科(Katalin Karikó),塞格德大学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兼任教授。生物化学家,专攻RNA介导机制。2023年,凭借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考里科与德鲁·韦斯曼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考里科于1982年获得匈牙利塞格德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匈牙利生物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1989年任职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并从1997年开始与韦斯曼合作。
因为在生物化学领域做出具有全球意义的贡献,考里科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匈牙利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兰西科学院外籍院士,获得一百多个国际奖项和荣誉,其中包括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时代》周刊2021年度英雄、匈牙利圣斯蒂芬勋章,并获得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特拉维夫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十余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译者简介】
李敬,1986年就读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专业,199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获微生物和免疫学博士学位。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肿瘤遗传博士后研究之后,一直在制药界致力于小分子药物研发,参与并领导了多个小分子新药研发项目,领域涉及肿瘤、炎症、自身免疫、代谢和遗传性疾病。在《科学》《自然遗传》《肿瘤研究》等杂志上发表五十多篇学术论文与发明专利。
梁贵柏,新药研发一线科学家、科普作家。1992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学位。在康奈尔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之后,于1994年加入默沙东新药研究院药物化学部,任职高级研究员。参与和领导了多个不同阶段的新药研发项目,在先导化合物的发现、设计、优化以及临床药物的推荐、合成等领域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与发明专利。
梁贵柏长期致力于中美医药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中国医药健康事业的发展。在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新药的故事”系列三册入选2023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两次获得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
书中的语句多源自考里科对科研、人生与家庭的思考,语言朴实却充满力量,体现了她对科学精神的坚守与对生命的热爱:
“我想说的是,继续前行,持续成长,向着光的方向前行。你就是潜力,你就是种子。” —— 卡塔林·考里科(书末对年轻科学家的寄语)
解读:考里科用“种子”比喻科研工作者,强调科研不是“瞬间爆发的光芒”,而是“用持续行动浇灌可能性”的过程。即使暂时不被认可,只要坚持探索,终会迎来突破。
“如果说我有什么超能力的话,那就是愿意有条不紊地努力工作,并且拒绝停下来。” —— 卡塔林·考里科(对自身科研韧性的总结)
解读:考里科的科研生涯充满“被忽视”的岁月(如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被贬为高级研究人员),但她从未因外界压力放弃。这句话揭示了她成功的核心:专注与坚持。
“良好的研究环境对一位科学家有多重要,我在书中呼吁创造一个更完善、更利于开展研究的外部环境。比如,要改善学术研究机构的科学研究方式,应该在声望标志(职称、发表记录、被引用量等)和高质量科学本身之间设定更清晰的区别。” —— 卡塔林·考里科(对学术环境的反思)
解读:考里科认为,当前学术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职称”“被引用量”等声望标志,而忽视了“高质量科学本身”。她呼吁学术机构应更关注“研究的质量与意义”,而非“短期的成果产出”。
“在前人交给我们的世界中学习,然后努力为下一代留下一点更好的东西。” —— 卡塔林·考里科(对女儿的教育方式)
解读:考里科的母亲曾因“苛责”让她感到压抑,因此她选择用“拥抱与安慰”陪伴女儿。这句话体现了她的教育观:教育不是“复制过去的痛苦”,而是“传递爱与希望”。
“只有那些对自然怀有真诚而深刻的爱,从而有幸获得非凡认识的人,才能成功地构建起一张蓝图,其中包含许多需要提出的问题,以获得一个无比接近的答案。” —— 卡塔林·考里科(对科学研究的理解)
解读:考里科认为,科学研究的动力源于“对自然的热爱”。只有真正热爱自然,才会主动探索未知、提出问题,最终接近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