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树》(日文原名:《木》)书籍简介
《树》是日本20世纪著名随笔家、小说家幸田文(1904—1990)的遗作,2025年6月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译者:史诗),是《完美的日子》(役所广司主演)中男主角平山先生的“灵魂之书”
。
核心内容
本书记录了幸田文在13年间与树木的15次“交流”,通过观察北海道至鹿儿岛的鱼鳞云杉、紫藤、扁柏、杉树等树木的生长轨迹,结合个人回忆(如对早逝姐姐的思念、对女儿的愧疚),探讨生命的轮回、自然的坚韧与人生的无常。书中文字以“木漏れ日”(树叶缝隙间的光影)为美学核心,将树木拟人化,赋予其独特的“履历”——每道树皮的裂痕、每片落叶的舞姿,都镌刻着树木的过往与生命力
。
主题特色
自然与生命的哲思:通过树木的荣枯代谢(如倒木更新的鱼鳞云杉、沉默的巨杉),隐喻人生的“无常与坚韧”,传递“生命轮回”的自然法则
;
个人回忆与情感投射:幸田文将对姐姐的思念、对女儿的愧疚融入树木的描写(如因未给女儿买紫藤而自责,促使她不断探访紫藤),使自然观察与个人情感交织
;
日常美学的践行:幸田文秉持“观察至少一年才能谈论”的信念,以细腻笔触记录树木的四季变化(如松树的厚重和服、银杏的粗粝褶皱),展现“平凡事物中的深刻美”
。
《树》(日文原名:《木》)书籍简介 《树》是日本20世纪著名随笔家、小说家幸田文(1904—1990)的遗作,2025年6月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译者:史诗),是《完美的日子》(役所广司主演)中男主角平山先生的“灵魂之书” 。 核心内容 本书记录了幸田文在13年间与树木的15次“交流”,通过观察...(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幸田文
Aya Koda(1904—1990)
生于东京,随笔家、小说家。幸田露伴的次女。1928年嫁给酒屋问屋,10年后离婚,带着女儿回到晚年的父亲家。幸田露伴去世后,陆续发表追忆父亲的文章,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作品《黑色下摆》(黒い裾)获得1954年日本读卖文学奖, 《流浪记》(流れる)获得新潮社文学奖和日本艺术院奖。其他作品还有《斗》(获女流文学奖)《父亲》《弟弟》《麻雀手记》等。
史诗
自由撰稿人,日语译者,旅行者。著有《自游日本》,译有50余部日本文学文化作品。一个关注文学、历史、艺术、温泉与美食的铁道宅。
目录
导读:树影摇曳
鱼鳞云杉的更新
紫藤
扁柏
杉树
树的和服
安倍岭
纵向的树,横向的树
树的不可思议
杉树
灰
木材的生命
花与柳
此春之花
松树、樟树、杉树
白杨树
解说
(展开全部)鱼鳞云杉的更新
紫藤
扁柏
杉树
树的和服
安倍岭
纵向的树,横向的树
树的不可思议
杉树
灰
木材的生命
花与柳
此春之花
松树、樟树、杉树
白杨树
解说
经典金句(9)
纠错 补充反馈
关于生命的履历与轮回:
“就像人各有履历一样,树也如此。它们各自在身体上刻下记号,向世间展示自己的过往。它们多大了?是一直以来都无忧无虑,还是经受了千辛万苦?如果幸福,那么一定会有幸福的缘由;如果辛苦,那么是在多大的时候,遇到过多少次怎样的阻碍呢?这些都镌刻在树的身上,周围的事物则是补充说明。”
关于自然的坚韧与竞争:
“并肩相依的两棵树,一棵笔直,一棵倾斜。它们曾经互相帮助,也曾经互相竞争……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当每棵树都足够强大时,就不得不面临竞争。无论在什么样的世界,势均力敌的事物并肩而立,自然就会产生竞争。”
关于平凡中的美与治愈:
“树是真正的无言者,它默默地压抑着向他人倾诉的强烈欲望,服从般耸立在森林的寂静中。”
“松树穿着厚重的和服,树皮就是松皮,模样像龟甲崩纹,布满粗糙的裂口;银杏的和服是凹凸不平的,越是大银杏,凸起就越明显,但树皮上并没有像杉树或松树那样的裂口,看起来更像是粗粝的褶皱堆积在一起。”
关于死亡的释然与新生:
“当我们亲眼目睹生命彻底消逝,反而能更清晰地映照出‘活着’本身那不可替代的光彩与分量。死亡并非虚无,它成为照亮生存意义最强烈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