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失语者》是一部深刻剖析人性、孤独与救赎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叙事手法,探讨了语言与存在、孤独与心灵救赎等主题。是韩江2023年出版的小说,以语言障碍与精神困境为核心,讲述两个残缺灵魂的救赎故事:

​女主人公因母亲离世、离婚、失去儿子抚养权等打击,选择以沉默对抗生活,虽能听懂语言却无法表达,陷入存在主义危机。
​男主人公被诊断出视力衰退,仍坚持教授希腊语,在语言中寻找生命意义,成为与女主人公精神共鸣的桥梁。
​核心冲突:
​语言的暴力与治愈:女主人公因语言暴力选择失语,却在男主人公的希腊语教学中重拾表达的勇气。
​孤独与救赎:两人通过非语言的陪伴(如绘画、音乐)实现灵魂共鸣,完成对创伤的和解。

《失语者》是一部深刻剖析人性、孤独与救赎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叙事手法,探讨了语言与存在、孤独与心灵救赎等主题。是韩江2023年出版的小说,以语言障碍与精神困境为核心,讲述两个残缺灵魂的救赎故事: ​女主人公因母亲离世、离婚、失去儿子抚养权等打击,选择以沉默对抗生活,虽能听懂语言却无法表达,...(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韩江 한강 布克国际文学奖(亚洲首位) 布克国际文学奖短名单*2 国际都柏林文学奖短名单 意大利马拉帕蒂文学奖 西班牙圣克莱门特文学奖 挪威未来图书馆年度艺术家 韩国李箱文学奖 韩国大山文学奖 韩国金万重文学奖 韩国东里文学奖 韩国万海文学奖 韩国黄顺元文学奖 韩国金裕贞文学奖 韩国今日青年艺术家奖 韩国小说文学奖 韩国《首尔新闻报》年度春季文学奖 韩江 한강 1970年生,毕业于延世大学国文系,现任韩国艺术大学文艺创作系教授,当代韩国文坛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曾先后荣获《首尔新闻报》年度春季文学奖,韩国小说文学奖,今日青年艺术家奖,东里文学奖、李箱文学奖、万海文学奖等。其作品从更为根源的层面上回望生活的悲苦和创伤,笔墨执著地袒护伤痕,充满探索的力量。 2016年5月16号,布克国际文学奖在伦敦揭晓。韩江凭借小说《素食者》击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新作《我脑袋里的怪东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晚年代表作《水死》、畅销书“那不勒斯四部曲”终曲《失踪的孩子》等154名竞争对手最终成为该奖项历史上第一位亚洲作家。2017年,她获得了有“意大利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马拉帕蒂文学奖。2018年,她凭借作品《白》再次入围布克国际文学奖短名单,并且创纪录的在同一年凭借《少年来了》入围国际都柏林文学奖短名单。2019她获得西班牙圣克莱门特文学奖。 田禾子 韩国文学译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韩语口笔译硕士。译著有《从诗善开始》《大众文化的女性主义实战指南》《诅咒兔》等。


​​“人的身体就是悲伤。它由凹陷的地方、柔软的地方、容易受伤的地方填满。”​
​场景:女主角在失语中独处,以艺术创作对抗精神孤独。
​意义:揭示身体与情感的共生关系,批判社会对精神创伤的漠视。
​​“语言是心灵的枷锁,沉默才是最真实的表达。”​
​场景:女主人公失语后,通过绘画和文字记录内心世界。
​意义:解构传统语言观,强调沉默作为情感载体的力量。
​​“当美沦为交易的筹码,批评便成了刽子手的刀。”​
​场景:女主角目睹语言暴力对个体的摧毁。
​意义:批判社会对语言的功利化利用,呼应存在主义对“真实表达”的追求。

2对“失语者”的想法

  1. 佳乐 2025年3月31日
    《失语者》以语言为切口,完成对人性、存在与救赎的深刻叩问——**当语言成为枷锁,沉默是否反而能打开通往灵魂的门?**​(注:该作品与《素食者》共同构成韩江对现代... 展开全部
  2. 佳琦 2025年3月31日
    韩江的作品一贯充满隐喻和哲思,《失语者》也是一部充满诗意、静谧但震撼人心的小说。如果你喜欢韩江的风格,推荐她的《素食者》《少年伊布》这些作品,它们同样探讨了身份... 展开全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