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世界作为参考答案》书籍简介
《世界作为参考答案》是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刘擎(政治哲学背景)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社会学背景)合著的当代青年精神成长指南,2025年1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68元,平装,272页)。
核心内容与特色
创作背景:
本书源自两位作者2023—2024年在哈佛燕京学社访学期间的八次深度对话,内容涵盖教育、旅行、乡愁、痛苦、职业选择等当代青年普遍面临的困惑。对话结合哲学(刘擎)与社会学(严飞)的跨学科视角,旨在打破固有认知框架,为读者提供多元思考路径
。
核心主题:
书中围绕“人生没有标准答案”这一核心命题,探讨自我认同“精神成长”“时代困境”等议题:
教育本质:反思“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强调教育应是“品格成长”与“美学趣味”的培养,而非“文本的文本”(如批判文科教育“工厂化”倾向)
;
职业选择:反对“卷”与“躺”的二元对立,鼓励年轻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将“前景”视为“空头支票”,将“热爱”视为“现实主义”(如刘擎从理科生转型哲学的经历)
;
社会压力:批判“优绩主义”“工具理性”对个体的规训(如用“保质期”比喻35岁工作瓶颈、40岁婚姻危机),呼吁“缓一缓”“创造自己的岸”(如蒋方舟对“上岸”的反思)
;
科技与时代:讨论AI对文科生的影响(如严飞在拉德克利夫研究中心的跨学科经历),强调“世界本无学科”,需拓展生命厚度
。
特色与价值:
对话体形式:以两位学者的日常对话为载体,语言真挚有趣,避免学术晦涩,贴近青年读者的阅读习惯
;
跨学科碰撞:哲学的“本质思考”与社会学的“社会结构分析”相结合,提供更广阔的世界图景
;
现实针对性:精准聚焦当代青年的“精神内耗”(如职业迷茫、归属感缺失),提出“无法确定方向时,做所有年代都值得做的事情”等切实可行的建议
。
《世界作为参考答案》书籍简介 《世界作为参考答案》是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刘擎(政治哲学背景)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社会学背景)合著的当代青年精神成长指南,2025年1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68元,平装,272页)。 核心内容与特色 创作背景: 本书源自两位作者2023—...
(展开全部)刘擎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哈佛燕京学者(2023—2024),综艺节目《奇葩说》第七季导师。代表著作:《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2000年以来的西方》《悬而未决的时刻》等。得到《西方现代思想》《西方年度思想述评》课程主理人。研究领域:政治哲学、西方思想史、现当代社会文化思潮。
严飞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哈佛燕京学者(2023—2024),求学于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研究兴趣集中在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文化社会学。著有《悬浮:异乡人的都市生存》《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学问的冒险》《城市的张望》等。看理想热门音频节目《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身边的陌生人:社会学家的10次追问》等主讲人。
“人生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真正的‘答案’其实存在于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之中。”——刘擎(强调世界的多元性,反对被社会预设的“人生模板”)
“我们像罐头一样活着,被规训成了顺从的‘答题者’,从不怀疑人生这道‘题目’的标准答案。”——严飞(用《金宝汤罐头》比喻现代社会的规训,批判“保质期”式的人生期待)
“爱情是我们的一种生命实践方式,它是一个创生的过程——你认为爱情是‘品’,是因为你跟世界的关系已经被这个东西(物质)塑造了。”——刘擎(批判“爱情是必需品/奢侈品”的物质化认知,强调爱情是“创生”而非“取用”)
“文科是要教我们跟世界的关系,它本来应该教一个人的品格成长应该怎么样,人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美学趣味。可是现在,我们的知识主要是做事,而不是成人。文科现在是大量生产关于文本的文本,变得像工厂一样,每个人都成了学术民工,这个当然会被AI淘汰。”——严飞(反思文科教育的“工具化”倾向,强调“成人”比“做事”更重要)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活在热爱的时刻,是现实主义,不是浪漫主义。做有‘前景’的事情,它许诺给你一个东西,到头来却可能是空头支票。”——刘擎(鼓励年轻人优先选择“热爱”,而非“前景”,认为“热爱”是更可靠的人生动力)
“岸是不存在的。人生真正的问题是要想清楚,这个位置是不是可以由你自己创造,这个岸是不是可以由你自己去搭建。”——蒋方舟(对谈中引用,强调“自我创造”的重要性,反对依赖外部“标准”寻找归属感)
“无法确定方向的时候,做所有年代都值得做的事情。”——书中核心建议(鼓励年轻人在迷茫时回归“本真”,做对自己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