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射雕英雄传》书籍简介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1957年至1959年在《香港商报》连载,是“射雕三部曲”的开篇之作
。小说以南宋宁宗至理宗年间(1196-1227年)为背景,融合靖康之耻、蒙古崛起等真实历史事件,讲述了郭靖从蒙古草原少年成长为“侠之大者”的传奇历程
。
核心内容
情节主线:
郭靖因靖康之变家破人亡,随母亲流落蒙古,受江南七怪与全真教丘处机教导习武。成年后,他南下中原结识黄蓉,两人携手对抗金国六王爷完颜洪烈、西毒欧阳锋等势力,最终习得《九阴真经》武功,守护襄阳城抵御蒙古入侵
。
主题思想:
家国情怀:通过郭靖“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批判南宋朝廷的苟安与金国的侵略,体现“侠之大者”的民族大义
。
成长史诗:以郭靖的质朴憨厚对比杨康的认贼作父,探讨人性善恶与命运抉择
。
江湖群像:塑造洪七公、黄药师、欧阳锋等性格鲜明的角色,展现武林纷争与人性复杂
。
艺术特色:
史诗格局:打破传统武侠的传奇叙事,以历史事件为骨架,人物性格驱动情节发展
。
文化融合:融入诗词歌赋(如《九张机》)、琴棋书画等传统文化元素,增强文学性
。
武学创新:构建以《九阴真经》为核心的武学体系,影响后世武侠创作
。
《射雕英雄传》书籍简介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1957年至1959年在《香港商报》连载,是“射雕三部曲”的开篇之作 。小说以南宋宁宗至理宗年间(1196-1227年)为背景,融合靖康之耻、蒙古崛起等真实历史事件,讲述了郭靖从蒙古草原少年成长为“侠之大者”的传奇历程 。 核心内容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金庸(1924-2018 ),当代最为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他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上海东吴法学院毕业。1959年在香港亲手创办明报机构,出版报纸、杂志和图书,1993年退休。先后创作了十五部长篇及短篇的武侠小说,广受欢迎,印量无数。曾获颂多项荣衔,包括2000年获香港特别行政 区颁授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香港和各国多所大学的荣誉学位、名誉教授、院士。还担任过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英国牛津大学汉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目录
目录
第三十一回 鸳鸯锦帕
第三十二回 湍江险滩
第三十三回 来日大难
第三十四回 岛上巨变
第三十五回 铁枪庙中
第三十六回 大军西征
第三十七回 从天而降
第三十八回 锦囊密令
第三十九回 是非善恶
第四十回 华山论剑
附录一:成吉思汗家族
附录二:关于“全真教”
后 记
(展开全部)第三十一回 鸳鸯锦帕
第三十二回 湍江险滩
第三十三回 来日大难
第三十四回 岛上巨变
第三十五回 铁枪庙中
第三十六回 大军西征
第三十七回 从天而降
第三十八回 锦囊密令
第三十九回 是非善恶
第四十回 华山论剑
附录一:成吉思汗家族
附录二:关于“全真教”
后 记
经典金句(28)
纠错 补充反馈
家国大义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郭靖在襄阳城头所言,点明全书精神内核
。
“乱世之际,人不如狗。”
——反映南宋百姓在战乱中的悲惨境遇
。
江湖情仇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九阴真经》口诀,隐喻以柔克刚的处世哲学
。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
——黄药师的武功与风骨写照,兼具诗意与武学意境
。
爱恨纠葛
“靖哥哥,我死后你要答应我三件事……第三,我允许你来拜祭我,但不能带着华筝来。”
——黄蓉临终对郭靖的深情告白,展现爱而不得的遗憾
。
“他是王爷也好,是乞儿也好,我心中总是有了他。”
——黄蓉对郭靖的坚定选择,超越身份与世俗
。
人生哲理
“情深意真,岂在丑俊,千山万水,苦随君行。”
——批判以貌取人的世俗观念,强调真情至上
。
“你样样都好,样样比她强,你只有一个缺点,你不是她。”
——华筝对郭靖的剖白,道出爱情中的遗憾与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