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喪禮上的故事》書籍簡介
《喪禮上的故事》是台灣作家甘耀明(1972—)的短篇小說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與重慶出版社聯合出版(2012年8月,ISBN:9787107249235)。該書以台灣客家鄉村「三寮坑」為背景,圍繞阿婆的葬禮展開,通過十五個獨立又關聯的故事,展現了客家人樸實的生活場景、濃厚的人情往來,以及面對生死時的堅韌與溫情。
核心內容與主題
生死觀的樸實表達:書中以「喪禮」為載體,打破傳統對死亡的悲傷定調,呈現客家人對生命的豁達態度。例如,阿婆生前囑咐子孫,喪禮上「每個來奔喪的人都要講個故事」,她將故事視為「生命教育」的一部分,認為「生與死的告別,沒有悲傷,甚至有诙諧幽默筆調行於其間」。
鄉土生活的真實描繪:故事聚焦台灣鄉村的日常瑣事,如《神奇的豬油拌飯》中,阿菊婆對「豬油拌飯」的回憶——那是母親改嫁後,她最遙遠卻最鮮活的記憶,一碗白米飯灑上豬油、澆點醬油,便是童年最奢侈的美味;《微笑老妞》中,老牛「老妞」因能「看透濃霧」被買回家,卻在最終為救阿婆受傷,展現了鄉村人與動物的樸實情感。
人性的堅韌與溫情:書中人物多為鄉村普通人,他們在貧困、疾病、災難中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例如,《啮鬼》中,窮困年代的一家人,為了節省糧食,將一碗清飯分成數份,用竹簽一粒一粒挑著吃,體現了「艱苦歲月中的堅韌」;《野狼、海王子與烏賊群》中,十六歲的少女帶著弟弟妹妹騎機車去醫院接弥留之際的父親,途中得到陌生人幫助,展現了人間大愛。
《喪禮上的故事》書籍簡介 《喪禮上的故事》是台灣作家甘耀明(1972—)的短篇小說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與重慶出版社聯合出版(2012年8月,ISBN:9787107249235)。該書以台灣客家鄉村「三寮坑」為背景,圍繞阿婆的葬禮展開,通過十五個獨立又關聯的故事,展現了客家人樸實的生活場景、...(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甘耀明
東海大學中文系、東華大學創英所畢業。小說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等。作品多次入選年度小說選,獲93年度小說獎。小說數次改編成電視單元劇。出版小說集《神祕列車》、《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殺鬼》,教育書《沒有圍牆的學校》(與李崇建合著)。曾任靜宜大學駐校作家,目前為兒童創意作文班老師、靜宜大學兼任講師。
目录
永眠時刻 麵線婆的電影院
第一個故事 微笑老妞
第二個故事 面盆裝麵線
第三個故事 癲金仔
第四個故事 囓鬼
第五個故事 阿撒普魯的三隻水鹿
第六個故事 神奇的豬油拌飯
第七個故事 壓力鍋煮輕功
第八個故事 野狼、海王子與烏賊群
第九個故事 醜不拉雞
第十個故事 夏天,帶著野豬去遠足
第十一個故事 紅色大風衣
第十二個故事 偉大的賭徒
第十三個故事 羅福星義犬選拔會
第十四個故事 猴死囝仔腳
第十五個故事 素描的荒城之月
第十六個故事 米田共研發會
在告別式的故事 聖誕樹上的外星豬
(展开全部)第一個故事 微笑老妞
第二個故事 面盆裝麵線
第三個故事 癲金仔
第四個故事 囓鬼
第五個故事 阿撒普魯的三隻水鹿
第六個故事 神奇的豬油拌飯
第七個故事 壓力鍋煮輕功
第八個故事 野狼、海王子與烏賊群
第九個故事 醜不拉雞
第十個故事 夏天,帶著野豬去遠足
第十一個故事 紅色大風衣
第十二個故事 偉大的賭徒
第十三個故事 羅福星義犬選拔會
第十四個故事 猴死囝仔腳
第十五個故事 素描的荒城之月
第十六個故事 米田共研發會
在告別式的故事 聖誕樹上的外星豬
经典金句(6)
纠错 补充反馈
《神奇的豬油拌飯》:
“清晨灶火边的一碗猪油拌饭停止在莲雾累累的季节,那年她六岁。母亲改嫁后,米粒饱满的猪油饭成了她一生最遥远也是最鲜活的记忆。”——阿菊婆回憶童年時的豬油飯,樸素的語句蘊含著對母愛的深深的懷念。
《微笑老妞》:
“老妞救了阿婆,在家中的地位提高了,在外頭也是。老妞有哪些優點,讓我來說說吧。第一,老妞是村裡唯一的母牛,公牛都對它癡。第二,老妞雖老,卻還有奶。第三,老妞一天拉七坨牛糞,牛糞除了能當肥料外,還能當土牆的‘黏著劑’。”——阿舍牯對老妞的讚美,展現了鄉村人與動物的樸實情感。
《啮鬼》:
“一碗清飯,灑上薄鹽,用細細竹簽一粒一粒挑起來,就著夕陽,數一粒吃一粒。終究受不住肚子太餓,一口氣扒光碗裡的飯,扭頭看見姊弟們碗裡的飯,癟嘴哭泣,獲得五粒飯的賞賜,像穿烤腸一樣蘸了醬油烤著吃到大年初二。”——窮困年代的一家節省糧食的場景,樸素的敘述中蘊含著對艱苦歲月的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