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书籍简介
​作者​:金草叶(김초엽),韩国新生代科幻作家,1993年生,生物化学硕士出身,以融合科技与人文的独特视角闻名。其作品打破韩国科幻小说的边缘化困境,被《朝鲜日报》评为“2019年年度图书”。

​出版信息​:

韩文原版于2019年出版,中文版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发行,豆瓣评分8.8分,累计销量超25万册。
全书包含7个短篇,探讨科技与人性、孤独与联结、存在与意义等命题,被评价为“科幻版的《小王子》”。
​核心内容​:

​主题框架​:
​科技伦理​:如《光谱》中人类与外星生命的接触困境,《共生假说》揭示人类智慧可能源于外星意识寄生。
​时空困境​:如《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中因技术限制导致的星际分离与永恒孤独,《馆内遗失》探讨记忆存储与意识永生的哲学悖论。
​性别与权力​:如《关于我的太空英雄》批判航天领域对女性身体的规训,《情绪实体》解构男性主导的情绪管理技术。
​叙事特色​:
​软科幻内核​:弱化技术细节,聚焦情感与哲思(如《光谱》用色彩语言构建外星文明,《共生假说》以绘画隐喻人类起源)。
​多线互文​:多个故事共享“记忆”“孤独”“光速”等意象,形成宇宙尺度的隐喻网络(如《光谱》与《共生假说》均涉及意识传递)。
​文学价值​:

获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推荐,入选“我们时代的小说50部”,被赞为“用科幻缝合社会裂痕的治愈之作”。
开创“女性向科幻”新范式,将传统硬核科幻议题(如星际殖民、人工智能)转化为对母女关系、产后抑郁、身体改造等现实议题的探讨。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书籍简介 ​作者​:金草叶(김초엽),韩国新生代科幻作家,1993年生,生物化学硕士出身,以融合科技与人文的独特视角闻名。其作品打破韩国科幻小说的边缘化困境,被《朝鲜日报》评为“2019年年度图书”。 ​出版信息​: 韩文原版于2019年出版,中文版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金草叶,1993年生,生物化学硕士,毕业于浦项科技大学化学系。韩国文坛近年来最受瞩目的女性青年作家。 2017年,金草叶凭借短篇小说《馆内遗失》和《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荣获第2届韩国科幻文学奖中短篇大奖和中短篇佳作奖。 2019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这部小说集获誉颇丰,由韩国各大出版社、权威媒体选为年度图书。许多韩国读者因为金草叶开始接触科幻小说,这为韩国科幻开辟了新的可能。 2021年,金草叶的创作迎来井喷式爆发。除多部短篇小说集外,她还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地球尽头的温室》,这些作品均获耀眼成绩。如今,金草叶已成为韩国科幻界无出其右的领军人物。她以堪比艺术的文字,塑造着这个时代的独特风景。

目录
致中国读者
光谱
共生假说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
情绪实体
馆内遗失
关于我的太空英雄
朝圣者们为什么不再回来
寻找美好存在的正确位置
作者的话
(展开全部)

经典金句(28)
时空与孤独​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身在同一个宇宙’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出处​:同名短篇《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
​解读​:宇航员安娜因技术停滞被困地球,质问宇宙探索的意义,揭示科技发展与人类情感的割裂。
​​“几十年来,知道我遭遇的人总是安慰我:‘尽管如此,你们依然身在同一个宇宙中。’”​​
​背景​:安娜目睹星际航班取消后,对“同一宇宙”的虚无感,映射技术承诺与个体孤独的冲突。
​​“宇宙中并非没有智慧生命,也许只是它们不想被人类发现。”​​
​出处​:《光谱》
​隐喻​:外星群居人路易的信仰,暗示人类对“他者”的认知局限与傲慢。
​人性与存在​
​​“不要离开。不要带走那个美丽的世界。”​​
​出处​:《共生假说》
​意象​:柳德米拉恳求外星意识“祂们”留下,实为对童年纯真与人类原初善意的挽留。
​​“我是受情绪支配的存在,还是支配情绪的存在呢?”​​
​背景​:《情绪实体》中女性试用情绪实体产品,反思科技对情感异化的双重性。
​​“妈妈和女儿的关系,通常表现为爱憎交织……妈妈需要被理解,而不是被安慰。”​​
​出处​:《馆内遗失》
​现实映射​:智敏通过图书馆“思维”索引,理解产后抑郁母亲的挣扎,解构传统母女叙事。
​科技与伦理​
​​“改造身体成为赛博格,就能成为真正的航天员吗?”​​
​背景​:《关于我的太空英雄》中,未婚母亲在景逃离身体改造,质疑技术对人类本质的篡改。
​​“情绪实体是商品,眼泪是消费品,但意义……意义需要呼吸。”​​
​解读​:批判资本将情感商品化(如《情绪实体》中情绪实体需付费下载),呼吁情感的真实性。
​​“婴儿识得语言之前,开始思考世界与人生之前,只有生存欲求。”​​
​出处​:《共生假说》
​哲学思辨​:颠覆“人性本善”假设,提出人类利他性可能源于外星基因植入。
​​“宇宙的浪漫在于,我们永远无法共享当下,却能通过残影确认彼此存在过。”​​
​背景​:《光谱》中外星群居人路易的生死观,诠释孤独与联结的辩证关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