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传:与命运同行》书籍简介
《丘吉尔传:与命运同行》是英国历史学家、传记作家安德鲁·罗伯茨(Andrew Roberts)撰写的丘吉尔权威传记,2021年5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本书以40余种全新史料(包括英王乔治六世的私人日记、战时内阁会议记录、丘吉尔子女的私人文件等)为基础,系统梳理了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从贵族青年到两度出任英国首相的人生历程,重点聚焦其二战期间的政治决策与领导力。
核心内容
成长与性格塑造:
书中揭示了丘吉尔性格的根源——他一生渴望取悦父亲(伦道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却对几乎所有其他人的观点保持贵族蔑视;他对大英帝国的热爱、厚重的历史感,以及“用历史指导现实”的思维方式,贯穿其政治生涯。
职业生涯与关键抉择:
从1900年进入议会到1965年去世,丘吉尔经历了多次政治起伏:曾因反对关税改革被保守党开除(1904年),后加入自由党;一战期间担任海军大臣,主导“加里波利战役”(虽失败但积累了军事经验);二战期间临危受命出任首相(1940年),领导英国对抗纳粹德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领袖。
领导力与人性复杂性:
书中不仅展现了丘吉尔的“超人”特质(如战略远见、勇气、幽默感),也揭示了他的“凡人”一面:工作狂(每日工作16小时以上)、酗酒(晚年每日饮用威士忌)、对家人的疏离(与妻子克莱门汀的婚姻虽有感情,但常因工作忽视家庭)。
历史评价与遗产:
通过同时代人物的评价(如罗斯福的私人使节霍普金斯称其“所到之处皆为前线”,陆军元帅艾伦·布鲁克爵士称其为“超人”),以及后世的历史研究,本书呈现了丘吉尔作为“20世纪最伟大政治领袖之一”的地位——他不仅领导英国赢得二战,更通过“铁幕演说”(1946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其“自由、民主、责任”的价值观影响了战后世界秩序。
引言
第一部分 准备
第1章 名门望族 (1874年11月—1895年1月)
第2章 战火纷飞凌云志 (1895年1月—1898年7月)
第3章 从恩图曼经比勒陀利亚到奥尔德姆 (1898年8月—1900年10月)
第4章 横穿议员席,走向反对党 (1900年10月—1905年12月)
第5章 一个自由帝国主义者 (1906年1月—1908年4月)
第6章 爱情与自由主义 (1908年4月—1910年2月)
第7章 内政大臣 (1910年2月—1911年9月)
第8章 海军大臣 (1911年10月—1914年8月)
第9章 “这场光荣、美味的战争” (1914年8月—1915年3月)
第10章 加里波利 (1915年3月—11月)
第11章 从塞子街走向胜利 (1915年11月—1918年11月)
第12章 联盟政治 (1918年11月—1922年11月)
第13章 救赎 (1922年11月—1926年5月)
第14章 撞车 (1926年6月—1931年1月)
第15章 在野岁月 (1931年1月—1933年10月)
第16章 拉响警报 (1933年10月—1936年3月)
第17章 绥靖政策的鼎盛时期 (1936年3月—1938年10月)
第18章 辩护 (1938年10月—1939年9月)
第19章 “温斯顿回来了” (1939年9月—1940年5月)
第20章 成为首相 (1940年5月)
第二部分 考验
第21章 法国沦陷 (1940年5月—6月)
第22章 不列颠之战 (1940年6月—9月)
第23章 闪电战 (1940年9月—1941年1月)
第24章 “以守为攻” (1941年1月—6月)
第25章 “相约相聚” (1941年6月—1942年1月)
第26章 灾难 (1942年1月—6月)
第27章 沙漠中的胜利 (1942年6月—11月)
第28章 一个大陆的救赎 (1942年11月—1943年9月)
第29章 难啃的软肋 (1943年9月—1944年6月)
第30章 解放 (1944年6月—1945年1月)
第31章 胜利与失败 (1945年1月—7月)
第32章 反对党 (1945年8月—1951年10月)
第33章 梅开二度 (1951年10月—1955年4月)
第34章 “夕阳漫漫” (1955年4月—1965年1月)
尾声 “与命运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