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契诃夫一生书籍简介
契诃夫(Anton Pavlovich Chekhov,1860—1904)是19世纪末俄国最具世界声誉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巨匠与剧作家,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其一生历经坎坷,却以笔为刃,用文字解剖人性、批判社会,留下了《变色龙》《套中人》《樱桃园》等经典作品。以下是几本关于契诃夫生平与创作的权威书籍简介:

1. 《契诃夫的一生》(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作者背景​​:俄裔法籍作家,自幼受契诃夫文学精神影响,以女性视角完成其唯一传记创作。
​​内容核心​​:以凝练笔触梳理契诃夫生平:幼年家境贫寒(祖父为农奴,父亲开杂货铺),青年时期承担家庭重担(一边学医一边写作),早期匿名创作经历(1880—1884年发表300多篇文章,如《变色龙》《外科手术》),后步入文坛(1884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梅尔帕米娜的故事》)。书中既展现其与病痛(肺结核)、经济困顿的抗争,也梳理了《樱桃园》《海鸥》等戏剧的创作历程,通过细腻描写刻画了契诃夫“在逆境中坚守创作”的品格,以及“混合着玩笑、伤感和平静失望”的人格特质。
2. 《契诃夫传》(雷菲尔德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最新修订版)
​​作者背景​​:英国传记作家,20多年来持续修订扩展,凝聚20年心血,最新版本达83万字。
​​内容核心​​:以“走进契诃夫生活”为特色,采用大量新材料(如未公开的信件、日记),还原契诃夫的真实面貌。书中不仅涵盖其文学创作(短篇小说、戏剧),还涉及他的旅行(如萨哈林岛之行)、社交(与戏剧界、文学界人士的交往)及社会活动(如赈济饥荒、参与医疗工作)。相较于前苏联时期的传记,本书更注重“人性细节”,让契诃夫的形象更“有血有肉”。
3. 《同时代人回忆契诃夫》(百度百科整理)
​​内容核心​​:汇总同时代人对契诃夫的回忆,包括作家、记者、朋友等,还原其创作初期的思想状况与社交生活。例如,拉扎烈夫·格鲁津斯基回忆契诃夫对其文学创作的指导,柯罗连科剖析其文学与社会观点,聂米罗维奇丹钦科描述契诃夫在首都作家群体中的形象(乐观、谦逊、爱旅行)。这些回忆为理解契诃夫的“文学使命”与“人性观察”提供了重要视角。

契诃夫一生书籍简介 契诃夫(Anton Pavlovich Chekhov,1860—1904)是19世纪末俄国最具世界声誉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巨匠与剧作家,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其一生历经坎坷,却以笔为刃,用文字解剖人性、批判社会,留下了《变色龙》《套中人》《樱桃...(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传奇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Irène Némirovsky,1903-1942) 她出生于一九〇三年,基辅的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移居巴黎,凭借小说处女作《大卫•格德尔》登上法国文坛,其刚劲有力的文风令读者难以相信作者是一位年轻女性。后来,她又创作了《舞会》《库里洛夫事件》《伊莎贝尔》《猎物》等多部小说。二战爆发后,内米洛夫斯基开始逃亡,创作变得既艰难又危险。一九四二年夏,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遇害。未完成的野心之作《法兰西组曲》跟随她的长女德尼斯挨过了战火,于二〇〇四年出版,获得当年的雷诺多文学奖,内米洛夫斯基也成为唯一一位凭借遗作获此殊荣的作家。

目录
目录
月亮一般的契诃夫(序一) 001
——————————————————袁筱一
内米洛夫斯基虚构世界里的真实人物(序二) 001
——————————————————让•雅克•贝尔纳
契诃夫的一生 001
(展开全部)

经典金句(14)
契诃夫金典台词(精选自作品与传记)
契诃夫的文字以“细腻、深刻、幽默”著称,其台词(包括小说、戏剧中的对话及独白)常直击人性本质,引发对生活、社会的思考。以下是几本权威书籍中收录的经典台词:
1. 关于​​生活的本质​​
“生活自会消化一切,既不要人帮忙,也不要人同意。” —— 出自《契诃夫的一生》,反映了契诃夫对“生活自主性”的认知,认为人应接纳生活的无常,无需过度依赖外界。
“生活是恼人的牢笼,一个有思想的人到成年时期,对生活有了成熟的感觉,他就不能不感到他关在一个无从脱逃的牢笼里面。” —— 出自《契诃夫经典语录》,揭示了契诃夫对“精神束缚”的敏感,强调“思想”是突破牢笼的关键。
2. 关于​​人性的洞察​​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 —— 出自《契诃夫经典语录》,用比喻批判“虚伪”对人性的侵蚀,体现了契诃夫对社会“虚假表象”的厌恶。
“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件多余的装饰品,那是很难堪的。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 —— 出自《契诃夫经典语录》,直击“存在焦虑”,强调“目标”对人生的意义。
3. 关于​​艺术与创作​​
“简洁是天才的姊妹。” —— 出自《契诃夫经典语录》,体现了契诃夫对“简洁”的推崇,认为“简洁”是天才的特质,也是其文学风格的标志(如短篇小说的“留白”艺术)。
“要是命运狠心地欺负您跟我,那就不必跟它求情,对它叩头,而要看不起它,笑它,要不然它就会笑你。” —— 出自《契诃夫经典语录》,传递了“反抗命运”的勇气,符合契诃夫“不妥协”的创作态度。
4. 关于​​爱情与婚姻​​
“爱情必须以对丈夫孩子和家庭的义务为前提。我对人生的理解是:不能光满足于大吃大喝,而且食欲也会逐月减弱。我以为,这种减弱只有爱情才能弥补。” —— 出自《契诃夫经典语录》,反映了契诃夫对“爱情”的务实态度,强调“责任”是爱情的基础。
“她走进来,行个屈膝礼,脸红了。先是她那点缀着几颗碎麻子的长鼻子红起来,然后从鼻子红到眼睛那儿,再从眼睛红到鬓角那儿。” —— 出自《契诃夫经典语录》,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少女的羞涩,体现了契诃夫对“人性细节”的捕捉能力。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