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奴隶哲学家的人生突围课》书籍简介
《奴隶哲学家的人生突围课》是一本以古罗马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爱比克泰德​​(Epictetus)的思想为核心的哲学普及读物,由日本上智大学哲学系教授​​荻野弘之​​解读,新锐画手​​Kaori & Yukari​​姐妹绘制漫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年3月出版。

​​1. 核心主题​​
本书围绕爱比克泰德的“人生突围”智慧展开,聚焦​​如何在逆境中实现心灵自由与幸福​​。爱比克泰德出身奴隶,却通过哲学思考突破身份与命运的限制,其思想强调“掌控可控之事”“管理情绪”“接纳不可控的现实”,对现代人应对职场、人际、情绪等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内容结构​​
全书精选爱比克泰德的​​27条箴言​​,分为四大板块:

​​更正认知​​:区分“掌控之内”与“掌控之外”的事物(如“那些一旦执着就会招致不幸的事物”“摆脱‘他人评价’的泥沼”);
​​管理情绪​​:剖析痛苦的根源(如“所有痛苦皆因‘自己’而起”“无意中催生负面情绪的‘判断’”);
​​人情世故​​:探讨如何在人际关系中保持自由(如“过度追求认可,只会让我们沦为奴隶”“宽以待人”);
​​成长与生活​​:引导读者接纳现实、专注成长(如“自我欺骗是负面情绪的根源”“困难才会促人成长”)。
​​3. 特色与价值​​
​​权威解读​​:荻野弘之作为西方古代哲学专家,结合爱比克泰德的生平(如奴隶出身、受哈德良大帝拜访),深入浅出地解析其思想;
​​漫画辅助​​:Kaori & Yukari姐妹的漫画结合爱比泰德的生平经历,将抽象哲理转化为生动画面,降低阅读门槛;
​​现代适用​​:针对都市人的“内耗”“自卑”“怕失去”等问题,提供“不操多余的心”“专注力所能及之事”等具体解决方案。

《奴隶哲学家的人生突围课》书籍简介 《奴隶哲学家的人生突围课》是一本以古罗马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爱比克泰德​​(Epictetus)的思想为核心的哲学普及读物,由日本上智大学哲学系教授​​荻野弘之​​解读,新锐画手​​Kaori & Yukari​​姐妹绘制漫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年3月出...(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作者|荻野弘之 上智大学文学院哲学系教授。 1957年生于东京。东京大学文学院哲学系毕业,同院系博士课程中退。曾任东京大学教养学部助教、东京女子大学副教授,1999年起担任现职。2016年任日本开放大学客座教授。 专攻西方古代哲学、教父哲学。 . ⭐️绘者|Kaori & Yukari 生活在千叶县的双胞胎姐妹。二人自同志社女子大学毕业后开始共同创作。她们以“让难懂的东西变得简单、有趣”为座右铭,通过文字和插图来阐释种种专业问题。 . ⭐️译者|罗昕蕊 四川成都人,北京大学日语翻译硕士。喜欢ACG、心理学。

目录
序章 I
前言 IX
登场人物介绍 1
爱比克泰德的生平与著作 3
.
第一部分 更正认知——什么是“掌控之内的事”
那些一旦执着就会招致不幸的事物 14
只避可避之物 22
傻瓜才会寄希望于他人 28
摆脱“他人评价”的泥沼 34
看待方式才是唯一解法 40
不要向过去和未来索取 48
什么才是谁都拥有的“真正的自由”? 54
.
第二部分 不要再被情绪奴役
所有痛苦皆因“自己”而起 63无意中催生负面情绪的“判断” 70
像看待他人之事那般看待自己的事 76
防患于未然的训练法 82
不是“失去”,而是“归还” 89
比起近在眼前的快乐,更要拥抱每日的辛劳 96
提前做好心理建设,大幅减少人生的“不愉快” 102
.
第三部分 在人情世故中重获自由
先入为主,烦恼不断 110
过度追求认可,只会让我们沦为奴隶 116
谨记宽以待人 123
这个世界很公平 130
你们之间原本是何种关系? 136
谴责他人是最幼稚的行为 142
.
第四部分 真正成长,好好生活
“自我欺骗”是负面情绪的根源 150
为年收入和财产沾沾自喜?可别误会了! 156
切勿长时间沉溺享乐,多多审视我们的内心 163
想被看作聪明人的欲望使人盲目 170
困难才会促人成长 176
将“死亡”置于眼前 183
当不了主角也要竭尽全力生存下去 190
.
结语 201
《手册》原文译文汇总 203
(展开全部)

经典金句(10)
​​关于“掌控”的智慧​​:
“幸福的本质即我们掌控之内的事物。别操多余的心,那些你不能掌控的事,就随他去吧。”(针对“过度担忧不可控事物”的问题,如职场人际、他人评价)
​​关于情绪管理​​:
“所有痛苦皆因‘自己’而起。无意中催生负面情绪的‘判断’,比事件本身更可怕。”(剖析“自我内耗”的根源,如因朋友圈点赞少而失落)
​​关于人际关系​​:
“过度追求认可,只会让我们沦为奴隶。宽以待人,方能获得内心的自由。”(针对“讨好型人格”“人际焦虑”问题)
​​关于成长与接纳​​:
“自我欺骗是负面情绪的根源。不要妄想自己在别人心中是无所不知的,接受真实的自己。”(引导读者摆脱“完美主义”,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关于生活态度​​:
“生活是一场晚宴,你要做的是优雅地坐在桌旁,而不是抱怨餐具不够精致。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传递“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如应对职场挫折、家庭矛盾)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