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畔回忆录:全三册》书籍简介
《墓畔回忆录》(Mémoires d’Outre-Tombe)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政治家、外交家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1768—1848)的自传体巨著,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自传文学的丰碑”。全书创作跨度长达三十余年(1803—1848),以作者的人生经历为经纬,融合了个人回忆、历史事件与哲学思考,最终于1848年(作者逝世同年)出版。
核心内容与结构
全书分为四卷(精装三册整理版),分别是:
卷一:我的青年时代,及士兵和旅人生涯:记录夏多布里昂的童年(布列塔尼贵族家庭)、少年求学(多尔中学、贡堡庄园)及青年时期的海外经历(如美国之行),展现了其孤僻敏感的性格与早期对文学、政治的兴趣。
卷二:我的文学生涯:聚焦作者的文学创作历程,包括《阿达拉》《勒内》等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他与当时文坛(如德·夏多布里昂神甫、热斯里尔)的交往,揭示了其“浪漫主义文学之父”的成长轨迹。
卷三:我的政治生涯:涵盖夏多布里昂从法国大革命(1789)到波旁复辟(1814)的政治经历,包括流亡英国(1791—1800)、担任拿破仑外交官、与当甘公爵事件的决裂,以及复辟后官至外交大臣的经历,反映了其对法国政治变迁的观察与反思。
卷四:我的晚年生活,及对法国未来的思考:记录作者退出政坛(1830年七月革命后)后的隐居生活(巴黎近郊),以及对法国社会、文化的批判与展望,充满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作品特色与价值
历史与个人的交织:书中不仅记录了作者的个人命运,更将法国大革命、帝国、复辟等重大历史事件融入其中,成为“一部用个人经历书写的法国近代史”。
浪漫主义与哲学的融合:夏多布里昂以诗意的语言、细腻的情感,探讨了“时间与生命”“孤独与存在”“理想与现实”等哲学命题,如“生命于我是不适合的,死亡于我也许更加相宜”(对生命的反思)、“把往昔留住,把现在留住,把未来留住”(对时间的抗争)。
文学与自传的典范:作为法国浪漫主义自传的巅峰之作,其“真实、细腻、充满情感”的写作风格,影响了雨果、缪塞、普鲁斯特等后世作家,被雨果称为“浪漫主义文学之父”的“精神遗嘱”。
前言
卷一:我的青年时代,及士兵和旅人生涯
篇章一
篇章二
篇章三
篇章四
篇章五
篇章六
篇章七
篇章八
篇章九
篇章十
篇章十一
篇章十二
卷二:我的文学生涯
篇章十三
篇章十四
篇章十五
篇章十六
篇章十七
篇章十八
第二册
卷三:我的政治生涯
篇章十九
篇章二十
篇章二十一
篇章二十二
篇章二十三
篇章二十四
篇章二十五
篇章二十六
篇章二十七
篇章二十八
篇章二十九
篇章三十
篇章三十一
篇章三十二
篇章三十三
第三册
卷四:我的晚年生活,及对法国未来的思考
篇章三十四
篇章三十五
篇章三十六
篇章三十七
篇章三十八
篇章三十九
篇章四十
篇章四十一
篇章四十二
篇章四十三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