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明亮,明亮的日子:塔可夫斯基电影剧本集》书籍简介
《明亮,明亮的日子:塔可夫斯基电影剧本集》是苏联电影大师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y Tarkovsky)一生电影创作的完整剧本合集,由王虹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助理教授)、糜绪洋(俄科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博士生)翻译,成都时代出版社2024年8月出版(ISBN:9787546434322)。
核心内容与特色
全创作周期覆盖:
本书收录了塔可夫斯基从1958年处女作《压路机与小提琴》到1986年遗作《牺牲》的8部作品剧本(7部长片+1部短片),涵盖其职业生涯的全部电影创作,是塔可夫斯基粉丝与电影研究者了解其创作脉络的权威资料。
剧本的“二次创作”属性:
塔可夫斯基的剧本并非电影拍摄的“指示说明”,而是独立的文学创作。电影完成后,他会重新修改剧本,甚至对部分作品(如《镜子》)进行跨生命周期的修订(《镜子》剧本直至其去世前一年仍在修改)。这些修改不仅完善了故事的完满度与清晰度,更保留了塔可夫斯基对“时间”“记忆”“信仰”等主题的持续思考。
诗学与哲学的文本呈现:
塔可夫斯基的剧本以诗意的语言与哲学的深度著称,融合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传统与俄罗斯的宗教文化。例如,《安德烈·鲁布廖夫》剧本中对“苦难与救赎”的探讨,《潜行者》中对“信仰与现实”的追问,均通过细腻的文字传递出强烈的情感与思想。
创作意图的“解码”:
书中保留了塔可夫斯基的创作笔记与背景说明,如《镜子》中“大教堂的毁灭”片段(未在电影中拍摄)的完整剧本,以及《鲁布廖夫》结尾“大雨里的草甸”场景的文字原稿。这些内容不仅还原了塔可夫斯基的创作思路,更让读者看到了“未被银幕呈现的塔氏电影”。
《明亮,明亮的日子:塔可夫斯基电影剧本集》书籍简介 《明亮,明亮的日子:塔可夫斯基电影剧本集》是苏联电影大师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y Tarkovsky)一生电影创作的完整剧本合集,由王虹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助理教授)、糜绪洋(俄科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博...
(展开全部)【作者】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 1986年)苏联电影导演。
【译者】
王虹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助理教授。
糜绪洋,俄科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博士生,自由撰稿人。
塔可夫斯基电影中的金典台词(来自剧本集与电影原片)
塔可夫斯基的台词以简洁、抒情、富有画面感著称,常通过自然意象(如阳光、白雪、白桦林)与日常场景(如童年回忆、故乡风景)传递深刻的情感与哲思。以下是其代表作中的经典台词:
1. 《伊万的童年》(Иваново детство, 1962)
台词:“夏日已然消逝/也许永不还复/阳光如是温暖/然而犹嫌不足。”(Лето ушло, может, навсегда./ Солнце так тепло, но всё же мало.)
解析:这句台词是影片中伊万对“童年”的追忆,通过“夏日”“阳光”的意象,表达了对“失去的时光”的怀念与对“永恒”的渴望。塔可夫斯基用“犹嫌不足”的遗憾,强化了“时间流逝”的无奈与“记忆珍贵”的主题。
2. 《乡愁》(Ностальгия, 1983)
台词:“不回俄罗斯,我会死。那些白桦林,那些童年呼吸过的空气,我爱我的祖国。”(Без России я умру. Те берёзы, тот воздух, которым дышал в детстве, я люблю свою страну.)
解析:这是影片中主角安德烈·戈尔恰科夫的内心独白,直接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切眷恋。“白桦林”“童年呼吸过的空气”等意象,将“乡愁”具象化为对“故乡自然”的怀念,成为塔可夫斯基“爱国情怀”的经典注脚。
3. 《镜子》(Зеркало, 1975)
台词:“我的故事不讨人喜欢,也无虚构作品的柔和;就像所有不再自欺之人的生活,它集胡言乱语与混沌无序、疯狂与梦幻于一体。”(Моя история не нравится, нет в ней мягкости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го вымысла; она похожа на жизнь всех, кто перестал обманывать себя, — это смесь бессмыслицы и хаоса, безумия и фантазии.)
解析:这是《镜子》剧本中对“真实”的宣言。塔可夫斯基拒绝“虚构的柔和”,主张用“混沌”“疯狂”的真实生活场景(如母亲的回忆、战争的阴影)传递“生命的本质”。这句话也成为其“纪实美学”的核心观点。
4. 《潜行者》(Сталкер, 1979)
台词:“我知道,伟大的浪漫是不需要亲吻的,什么也不用,非常纯洁,所以才是伟大的。情感不需要言辞的情感才是难忘的。”(Я знаю, что великая романтика не требует поцелуев, ничего, просто чистая, поэтому она велика. Эмоции, не требующие слов, — это незабываемые эмоции.)
解析:这是影片中“潜行者”对“爱情”的理解。塔可夫斯基用“不需要亲吻”“不需要言辞”的浪漫,强调“情感的本质”是“纯粹”与“共鸣”,而非表面的形式。这句话也成为其“反世俗”爱情观的经典表达。
5. 《鲁布廖夫》(Андрей Рублёв, 1966)
台词:“我们看见大雨里灰蒙蒙的草甸,风行水上,泛着铅色涟漪的河湾,河边的湿草地上有几匹马,愁苦地站在雨中。”(Мы видим серую лугу под дождём, ветер ходит по воде, на реке серые волны, а на влажной траве у берега стоят лошади, печально глядя в дождь.)
解析:这是《鲁布廖夫》剧本结尾的场景描写,通过“大雨”“灰蒙蒙的草甸”“愁苦的马”等意象,传递出“苦难中的平静”与“生命的坚韧”。塔可夫斯基用“自然景象”隐喻“人性”,成为其“诗性叙事”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