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明亮的夜晚》书籍简介
作者:崔恩荣(韩国80后女作家,代表作《祥子的微笑》《明亮的夜晚》)
出版时间:2021年韩文版,中文版由台海出版社于2023年推出
类型:女性主义文学 / 家族史诗
核心内容:
四代女性命运:
曾祖母(日据时期):出身“白丁”(底层贱民),为逃离日军慰安妇命运逃婚,却陷入父权婚姻的牢笼。
祖母(殖民时期):被父亲安排与重婚者结婚,一生为户籍权与生存权抗争。
母亲(战后):户籍被生父剥夺,默默忍受丈夫出轨,要求女儿“隐忍为上”。
智妍(当代):31岁离婚后与祖母相遇,在追忆家族史中完成自我救赎。
叙事结构:
以智妍在海边小城熙岭的疗愈生活为现实线,穿插祖母讲述的家族往事,形成双时间线交织的“记忆拼图”。书中大量运用老照片、书信与独白,重现女性在战争、贫困与性别压迫中的挣扎。
历史切片:
贯穿日本殖民统治、韩国光复、汉江奇迹等时代背景,揭露父权制如何通过法律(如户籍制度)、暴力(如慰安妇制度)与文化规训(如“贤妻良母”观念)代际传递。
主题与风格:
女性互助:打破“受害者”刻板印象,展现女性间隐秘而坚韧的情感联结(如祖母与喜子、母亲与明姬阿姨的生死情谊)。
代际创伤:通过“相似面容”的隐喻(智妍与曾祖母的容貌重叠),探讨历史循环与个体觉醒的辩证关系。
治愈叙事:以“天文台观星”“海边夜话”等场景象征女性精神的升华,将苦难转化为“暗夜中的星光”。
文学价值:
获第29届大山文学奖,被韩国最大网络书店票选为“2021年度之书”,豆瓣评分8.6,百万读者称其为“东亚版《百年孤独》”。
2024年中文纪念版新增“女性主义导读”,剖析小说中的父权解构与存在主义哲思。
《明亮的夜晚》书籍简介 作者:崔恩荣(韩国80后女作家,代表作《祥子的微笑》《明亮的夜晚》) 出版时间:2021年韩文版,中文版由台海出版社于2023年推出 类型:女性主义文学 / 家族史诗 核心内容: 四代女性命运: 曾祖母(日据时期):出身“白...
(展开全部)崔恩荣:
1984年出生于京畿道光明市,高丽大学国文系毕业。2013年中篇小说获得“作家世界”新人奖后,开始踏上创作之路,作品有《祥子的微笑》《对我无害之人》。曾获许筠文学作家奖、金埈成文学奖、李海朝小说文学奖、第五届及第八届年轻作家奖、教保文库评选“2016和2018年度小说家”。
本书是崔恩荣的首部长篇小说,她说自己和书中人物一起度过了许多个四季。2020年在季刊《文学村》分四次进行连载,2021年7月正式出版。同年年底,获第二十九届大山文学奖,2022年年初被评选为“安山之书”。
她说:
“对我来说,过去的两年是我长大成人后最艰难的一段时光。那段日子我有一半的时间没能写作,剩下的时间则都在写《明亮的夜晚》。那个时期的我好像不是人,而是像个有人打一下就会倾泻而出的水袋。写这部小说的过程,也是我重新获得自己的身体,接纳自己的内心,成为一个人的过程。...
(展开全部)
“世上最重的罪,就是作为女人出生,作为女人而活。”
——曾祖母对智妍的控诉,直指东亚父权社会的结构性压迫。
“我既是现在的自己,也是三岁时的自己,同时还是十七岁时的自己。我轻易便抛弃了自己,但被我抛弃的自己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留在我的心里。”
——智妍的独白,揭示女性在成长中被迫割裂的自我认同。
“不要评价发生的事情,也不要反抗,要直接接受。这就是活下去的方法。”
——祖母对智妍的劝慰,暗含对创伤的消解与和解智慧。
“妈妈一辈子都对我充满期待,然后失望。她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好女儿’,却从未教我如何成为自己。”
——批判代际传递的规训,呼应书中女性“被定义的人生”。
“当我说出要和他离婚时,比起我的伤害,妈妈更担心女婿成为孤儿。”
——揭露母亲对女儿的隐性暴力,展现儒家文化下“孝道”的异化。
“我们坐在凉凉的沙滩上仰望天空。半月当空,夜光通明。白色的风筝在半月附近拖动尾巴飞着。”
“感情没有被消化,像垃圾一样被扔到心里。因为没能及时清理,我的心都变成了垃圾桶。”
——智妍对情感压抑的剖白,直击东亚家庭的情感暴力。
“历史证明,伟人幼年时多是‘不规则图形’。”
——暗喻社会对“异常者”的排斥,呼应女性突破规训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