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书籍简介​​
​​作者​​:邱妙津(1969-1995),台湾彰化人,台大心理系毕业,26岁在巴黎自杀身亡。其作品以大胆的自我剖析和同性情感书写闻名,被誉为“台湾同志文学里程碑”。
​​出版信息​​:2006年由INK印刻文学出版社出版,收录21封书信及新增三篇未公开内容,全书195页。
​​核心主题​​:

​​生命与死亡的辩证​​:通过巴黎留学生活的孤寂与情感创伤,探讨艺术家如何以死亡完成自我确证。
​​爱欲与背叛​​:主人公“絮”与同性恋人Zoë的纠葛,展现灵魂归属的渴望与人性脆弱性。
​​艺术救赎​​:强调创作是“体验生命深度”的途径,主张“用灵魂爱人”以对抗虚无。
​​文学价值​​:融合西方哲学、电影符号(如安哲罗普洛斯《鹳鸟踟蹰》),被译为多国语言,列入《纽约书评》“经典重现”书系。

书籍简介​​ ​​作者​​:邱妙津(1969-1995),台湾彰化人,台大心理系毕业,26岁在巴黎自杀身亡。其作品以大胆的自我剖析和同性情感书写闻名,被誉为“台湾同志文学里程碑”。 ​​出版信息​​:2006年由INK印刻文学出版社出版,收录21封书信及新增三篇未公开内容,全书195页。 ​​核心主...(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邱妙津,台湾彰化人,一九六九年生,一九九一年毕业于台湾大学,一九九二年赴法国,留学巴黎第八大学心理系,一九九五年六月在巴黎自杀身亡,年仅二十六岁。邱妙津多方面的才华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充分显现,曾获得时报文学奖推荐奖、《联合文学》中篇小说新人奖等,并拍摄有一部三十分钟的十六厘米影片《鬼的狂欢》。主要文学作品有《鬼的狂欢》《鳄鱼手记》《蒙马特遗书》《邱妙津日记》等。《蒙马特遗书》已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土耳其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 2014年,《蒙马特遗书》列入《纽约书评》“经典重现”( NYRB Classics)出版,邱妙津是该书系继张爱玲之后第二位华语作者。 2015年,英文版《蒙马特遗书》入围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长名单。 2017年,《鳄鱼手记》亦列入《纽约书评》经典书系出版。 2018年,英文版《鳄鱼手记》获卢西恩·斯泰克亚洲翻译奖。

目录
见证
第一书
第二书
第三书
第四书
第六书
第七书
第八书
第九书
第十书
第十七书
第五书
第十一书
第十二书
第十三书
第十四书
第十五书
第十六书
第十七书
第十八书
第十九书
第二十书
见证
附录
(展开全部)

经典金句(15)
经典台词​​
​​“世界总是没有错的,错的是心灵的脆弱性。我们不能免除于世界的伤害,于是我们就要长期生着灵魂的病。”​​
——开篇点题,揭示邱妙津对痛苦本质的认知。
​​“我愿以最极端的方式爱你,即使这爱让我成为暴风雨中披人皮的怪物。”​​
——展现对爱的偏执与自我毁灭倾向。
​​“忠诚不是被动守门,而是生命内在的完全燃烧。我渴望一种积极、意志的热望,需要全然的自觉与实践。”​​
——重新定义忠诚,强调爱的主动性。
​​“我决定自杀,是为了追求生命终极的意义。肉体死亡不代表终结,若此生爱够、活够,灵魂将隐没于‘无’;若未爱够,我必将以另一种形式归来。”​​
——自杀宣言,将死亡视为艺术与爱的延续。
​​“你是我灵魂的第一次完美烙印,身体与灵魂的结合无可替代。即使你背叛我,我仍无法停止爱你。”​​
——剖白对同性恋人Zoë的复杂情感。
​​“热情不是性欲,而是全面热爱生命的人格力量。我愿做一条水牛,背负你的痛苦与欲望,直到生命尽头。”​​
——以“水牛”隐喻无条件的爱与牺牲。
​​“我的愿望不再是建造理想爱情,而是过不被伤害的生活。当世界仍充满伤害,我选择终结这场游戏。”​​
——从追求爱到逃离伤害的转变。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