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龙与地下铁》书籍简介​
《龙与地下铁》是作家马伯庸于2016年创作的奇幻冒险小说,2024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再版(ISBN 9787572615085)。小说以盛唐长安为背景,构建了一个“地下龙族”与人类共存的奇幻世界:居民通过驯化的巨龙在四通八达的地道中穿梭,形成独特的“地铁系统”。故事围绕少年哪吒与一条名为“甜筒”的龙展开,揭露龙族被奴役的真相,并引发人龙大战的终极冲突。作品融合神话解构、黑色幽默与蒸汽朋克元素,被誉为“东方版《驯龙高手》”,曾获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等荣誉

​核心内容与主题​
​龙族的生存困境​
每年黄河壶口的锦鲤跃龙门后,被天策府捕获并剔除逆鳞,沦为地下铁的“活体交通工具”。龙族从翱翔天际的王者沦为“社畜”,每日重复机械运输,甚至死后骸骨堆积成“龙坑”,形成对权力异化的尖锐隐喻

​少年与龙的羁绊​
哪吒因父亲李靖(天策府将领)的疏于管教,意外结识甜筒等龙族。他通过“龙珠共鸣”与龙对话,发现龙族被铁链束缚的真相,并试图唤醒其自由意志。书中通过哪吒的童真视角,批判成人世界的功利与冷漠

​历史与奇幻的碰撞​
小说杂糅盛唐天策军、白云观道术、周天剑阵等元素,设计“高力士”巨型法器(由多座道观组合而成),将神话传说与蒸汽朋克科技结合。例如,战机以牛筋为引擎,武器包含符纸与弩炮,形成独特的“丝绸朋克”美学

《龙与地下铁》书籍简介​ 《龙与地下铁》是作家马伯庸于2016年创作的奇幻冒险小说,2024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再版(ISBN 9787572615085)。小说以盛唐长安为背景,构建了一个“地下龙族”与人类共存的奇幻世界:居民通过驯化的巨龙在四通八达的地道中穿梭,形成独特的“地铁系统”。故事围绕少年...(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马伯庸 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得主。 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 代表作:《长安的荔枝》《大医》《两京十五日》《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等。


经典金句(24)
​​“我花了十几年跃过龙门,带着梦想来到首都,可现在呢?每天还是要当地铁。”​​
——老龙对命运的控诉,直指龙族被奴役的荒诞
​​“你们连墓碑都没有。要墓碑有什么用?在遇到你之前,我们甚至连名字都没有。”​​
——甜筒揭露龙族被剥夺身份与尊严的悲哀
​​“关心又如何?每条龙总是要死的,只是早死和晚死的区别而已。”​​
——龙僵尸的怨恨独白,映射底层群体的绝望
​​“我们本来就是行尸走肉,生与死又有什么区别?死也许是个更好的选择。”​​
——龙族集体觉醒的绝望宣言,质问人类贪婪的代价
​​“要到天空去飞翔!我们可是龙啊!”​​
——甜筒重获自由后的呐喊,象征对压迫的反抗与自我认同的觉醒
​​“过不了多久,它的血肉就会腐烂,只剩骸骨和周围的骨林融为一体。”​​
——描写龙坑的阴森场景,暗喻权力体系对生命的吞噬
​​“白云观的道士们每天在地龙驿巡逻,防止有不听话的巨龙生事——反正他们也没别的地方好去。”​​
——讽刺权力机构对边缘群体的压迫与利用
​​“人性的贪婪,才是最大的孽龙。”​​
——哪吒对冲突根源的总结,点明故事核心主题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