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蓝丝绒:大卫·林奇谈电影》书籍简介
《蓝丝绒:大卫·林奇谈电影》是​​大卫·林奇(David Lynch)​​与​​克里斯·罗德雷(Chris Rodley)​​合著的电影访谈录,由​​冯涛​​翻译,2023年7月中信出版社出版。作为当代非主流电影的代表人物,林奇以“诡异”“潜意识”“直觉”为核心的电影风格闻名,本书通过​​对话形式​​梳理了他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涵盖《蓝丝绒》《穆赫兰道》《双峰》《橡皮头》等代表作品的台前幕后故事,深入探讨其电影美学的形成脉络与艺术理念。

核心内容与特色
​​创作生涯的全景式回溯​​:
书中以时间为脉络,从林奇的童年记忆、绘画启蒙讲起,逐步展开其从绘画转向电影的跨界历程,详细解析了《蓝丝绒》中“诡异氛围”的营造、《穆赫兰道》的“梦境与现实交织”、《双峰》的“小镇秘密”等经典作品的创作细节,包括剧本修改、选角思路、拍摄困境及后期剪辑的抉择。例如,林奇提到《蓝丝绒》中“耳朵”这一核心意象的灵感来源于他对“身体残缺与人性扭曲”的直觉感知,而非预先设计的剧情。
​​电影美学的深度剖析​​:
林奇在访谈中反复强调“直觉”与“氛围”的重要性。他认为,电影的核心不是逻辑叙事,而是通过​​画面、声音、色彩、音乐​​等元素的组合,营造一种“迷失于黑暗与混乱中”的“诡异感”,这种“感觉”能唤起观众内心的潜意识共鸣。例如,他提到《蓝丝绒》中“绿色草坪”“老旧收音机”“刺耳的汽车噪音”等细节,都是为了构建“表面平静下的不安”。
​​对人性与精神的探索​​:
林奇的电影始终关注现代人的精神困境,本书中他进一步阐释了“诡异”与“人性”的关联——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善恶交织”的角色(如《蓝丝绒》中的杰弗里与弗兰克),本质上是对“人性幽微”的映射。他提到,《蓝丝绒》中的“弗兰克”并非单纯的“反派”,而是“被压抑的欲望与暴力的化身”,其疯狂行为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精神分裂。

《蓝丝绒:大卫·林奇谈电影》书籍简介 《蓝丝绒:大卫·林奇谈电影》是​​大卫·林奇(David Lynch)​​与​​克里斯·罗德雷(Chris Rodley)​​合著的电影访谈录,由​​冯涛​​翻译,2023年7月中信出版社出版。作为当代非主流电影的代表人物,林奇以“诡异”“潜意识”“直觉”为核心...(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大卫·林奇David Lynch 美国著名导演、编剧,当代美国非主流电影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以华丽、阴郁、诡异夹带着黑色幽默的风格在影坛独树一帜。1990年,大卫·林奇凭借《我心狂野》获第43届戛纳金棕榈奖。2019年,林奇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克里斯·罗德雷Chris Rodley 英国著名独立影片制作人。获奖纪录片系列《安迪·沃霍尔:完整影像》《这就是现代艺术》,以及《色情:一种文明的秘史》的导演。他还拍摄和制作了一系列关于导演、作家和音乐人的纪录片,如维姆·文德斯、威廉·巴勒斯、约翰尼·卡什等。 冯涛 资深文学译者,译有E. M. 福斯特、毛姆、海明威、斯坦贝克、田纳西·威廉斯、杜鲁门·卡波蒂、约翰·契弗、伊恩·麦克尤恩、石黑一雄、托马斯·基尼利、尼克·霍恩比、阿兰·德波顿、安·兰德等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包括《蓝丝绒》《太阳照常升起》《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水泥花园》《长日将尽》《辛德勒名单》等二十余种,四百余万字。

目录
修订版序 1
一只穿过我家的扭曲的手的阴影 9
—童年、记忆与绘画
工业城市里的花园 46
—从《新娘》到《祖母》
我看见了自己 77
—《橡皮头》
小虫子也会梦想天堂 119
—自造窝棚与《象人》
哎呀上帝,妈妈,那条狗它咬了我 143
—摄影与《沙丘》
她没有愚弄任何人,她受了伤,而且伤得很重 163
—音乐与《蓝丝绒》
突然间,我的家变成了一棵痛苦的树 200
—《双峰》故事
这是个广阔奇妙的伟大世界 246
—《我心狂野》与怪异透顶
家中的蚂蚁 275
—《妖夜慌踪》
重访这个广阔奇妙的伟大世界 313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比利在自家的后院里找到了一本谜语书 337
—《穆赫兰道》
大卫·林奇作品列表 373
(展开全部)

经典金句(14)
书中关于电影创作的经典观点(“金句”)
尽管本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台词集”,但林奇在访谈中提出的​​电影哲学​​与​​创作原则​​,堪称理解其作品的“金句”:
​​“每个人都是心的侦探”​​:
林奇认为,电影的魅力在于“抽象的、需要动用直觉去把握的部分”。观众不应追求“明确的答案”,而应像“侦探”一样,通过画面中的细节(如光影、声音、角色的微表情),去感受“背后的感觉”。例如,《蓝丝绒》中“杰弗里发现耳朵”的场景,其意义不在于“耳朵是谁的”,而在于“发现过程中逐渐浮现的不安与好奇”。
​​“过程必须是愉悦的”​​:
林奇强调,创作的核心是“享受过程”。他曾说:“就我而言,过程必须是愉悦的。如果我在创作中感到痛苦,那一定是我哪里做错了。”这种“愉悦”源于对“直觉”的信任——他相信,当创作者放下“理性分析”,跟随内心的感受去创作时,作品会自然呈现出“真实的力量”。
​​“幻想是现实的延伸”​​:
林奇的电影常以“梦境”“幻想”为叙事载体(如《穆赫兰道》《妖夜慌踪》),他认为,幻想并非“逃避现实”,而是“现实的另一种表达”。例如,《蓝丝绒》中“杰弗里的幻想”(如与丽塔的浪漫情节),其实是对“现实中的孤独与渴望”的投射。
​​“诡异是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对于“诡异”这一核心风格,林奇的解释是:“诡异并非绝对的恐怖,而是一种‘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的状态。比如,你每天经过的老房子,突然有一天看起来像‘有生命的怪物’——这种‘熟悉与陌生的冲突’,就是诡异的核心。”
《蓝丝绒》电影中的经典台词(补充)
尽管用户问题聚焦“书籍”,但《蓝丝绒》作为林奇的代表作,其台词也充满“诡异”与“隐喻”,可作为理解书中观点的辅助:
​​“我知道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但我们都害怕承认这一点。”​​(杰弗里对丽塔)——揭示了“欲望与恐惧”的矛盾,符合林奇对“人性幽微”的探索。
​​“不要害怕黑暗,黑暗里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弗兰克)——表面是“变态的温柔”,实则是对“欲望的合理化”,呼应了林奇“诡异源于现实”的创作理念。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