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一、康德生平与学说书籍简介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思想深刻影响了近代西方哲学、伦理学、美学等领域。以下是几本经典的康德生平与学说相关书籍:

1. 《牛津通识读本:康德》([英]罗杰·斯克鲁顿 著,刘华文 译)
​核心特点​:作为通识读本,本书以通俗化语言浓缩康德庞大的“批判哲学”体系,涵盖其认识论、伦理学、美学等核心思想。作者通过梳理康德的生平经历(如柯尼斯堡的生活、学术生涯),将哲学思想与人生轨迹结合,适合初次接触康德的读者快速入门。
​内容亮点​:重点解读《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三大批判”的核心问题(如“人能知道什么?”“人应该做什么?”“人可以期望什么?”),揭示康德对“人为自然立法”“道德自律”等命题的思考。
2. 《康德传》([美]曼弗雷德·库恩 著,黄添盛 译)
​核心特点​:打破“康德一生机械规律、缺乏故事”的传统印象,聚焦其青年时期的思想探索(如构思《纯粹理性批判》的过程),还原一个多面向、真实的康德形象。本书将康德的生平与18世纪西方社会变革(如启蒙运动)结合,展现其思想如何回应时代问题。
​内容亮点​:详细描述康德的成长经历(如家庭背景、求学岁月、家庭教师生涯)、学术生涯(如1770年成为逻辑与形而上学教授后的创作高峰),以及其与同时代学者(如赫尔德)的交往,帮助读者理解其思想的形成脉络。
3. 《康德的生平与学说》([德]恩斯特·卡西尔 著,李秋零 译)
​核心特点​:作为新康德主义代表人物,卡西尔从康德的生平出发,深入探讨其哲学体系的形成与演变,将“生活形式”与“学说形式”紧密结合。本书既是人生传记,也是学术活动记述,适合研究者与爱好者全面了解康德思想。
​内容亮点​:按时间顺序梳理康德的生平阶段(青年岁月、硕士岁月、批判哲学建构期等),并对应解析其核心著作(如《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的思想内涵,揭示“现象与物自体”“自由与自律”等关键概念的提出背景。

一、康德生平与学说书籍简介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思想深刻影响了近代西方哲学、伦理学、美学等领域。以下是几本经典的康德生平与学说相关书籍: 1. 《牛津通识读本:康德》([英]罗杰·斯克鲁顿 著,刘华文 译) ​核心特点​:作为通识读本,本书以...(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德国著名哲学家,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代表人物,《康德著作集》(Kants Schriften)的编者,以其在文化哲学方面的贡献而闻名。主要著作包括《符号形式的哲学》《人论》《语言与神话》等。卡西尔提出了“符号形式”的概念,认为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如语言、艺术、宗教等)都是通过符号来表达和理解的。卡西尔的哲学思想对20世纪的哲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秋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宗教高等研究院和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和宗教,著有《上帝·宇宙·人》《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等多部学术专著,译有《康德著作全集》等30余部西方学术名著。


经典金句(15)
1. ​关于认识论(人为自然立法)​​
“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出自《实践理性批判》,刻于其墓碑,概括了其对宇宙与道德的根本思考)
“人为自然立法。”(出自《纯粹理性批判》,提出“知性为自然立法”的核心命题,强调人类通过先天范畴(如时间、空间、因果性)构造对自然的认识,而非被动接受自然规律)
“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出自《纯粹理性批判》,梳理人类知识的层级结构,强调理性的终极地位)
2. ​关于伦理学(道德自律)​​
“你要这样行动,永远将人性(无论是你自己的人格还是他人的人格)视为目的,而绝不仅仅当作手段。”(出自《实践理性批判》,提出“人是目的”的道德律令,强调道德行为的核心是尊重人的主体性)
“道德并非教导我们如何幸福,而是教导我们如何配享幸福。”(出自《实践理性批判》,区分道德与幸福的本质,认为道德的价值在于“配享”而非“获得”幸福)
“一个行为的道德性不取决于它的结果,而仅仅取决于该行为背后的意图。”(出自《实践理性批判》,强调“动机论”伦理观,认为只有出于义务(而非功利)的行为才是道德的)
3. ​关于自由与理性​
“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出自《实践理性批判》,提出“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统一,强调自由的本质是“自律”——服从自己制定的道德法则)
“自由即自律。”(出自《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将自由与道德自律等同,认为真正的自由是“自主立法”的能力)
“理性一手拿着自己的原理,一手拿来着根据那个原理研究出来和实验,奔赴自然。”(出自《纯粹理性批判》,强调理性与经验的结合,理性通过先天原理指导经验探索)
4. ​关于美与人性​
“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出自《判断力批判》,提出美与道德的内在关联,认为审美体验是道德情感的体现)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因为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出自日常言论,强调诚实是人际信任与社会秩序的基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