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1. 《机器学习》(周志华,西瓜书)
简介:
作者:周志华(南京大学教授)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核心内容:系统讲解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强调模型选择、过拟合控制与特征工程,附大量习题与数学推导。
特色:中文领域最权威的入门教材,被誉为“西瓜书”,适合构建完整知识框架。
经典台词:
“机器学习的核心是‘从数据中发现模式’,而非‘从数据中拟合曲线’。”
——强调模型泛化能力的重要性,批判盲目追求训练精度的误区。
“特征工程是机器学习的‘灵魂’,算法只是‘工具’。”
——指出数据预处理与特征提取对模型效果的决定性作用。
2. 《统计学习方法》(李航)
简介:
作者:李航(字节跳动科学家)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
核心内容:详解10大经典算法(感知机、SVM、决策树、集成学习等),侧重数学公式推导与代码实现,附完整代码库。
特色:理论严谨,适合进阶学习者,被誉为“统计学习领域的百科全书”。
经典台词:
“模型复杂度与数据量的矛盾,是机器学习永恒的平衡艺术。”
——揭示偏差-方差权衡的本质,指导模型选型。
“SVM的核技巧本质是‘空间变换’,将低维非线性问题映射到高维线性可分。”
——用几何视角解释核函数的作用机制。
3. 《深度学习》(花书,Goodfellow等)
简介:
作者:Ian Goodfellow、Yoshua Bengio、Aaron Courville
出版社:MIT Press(2016)
核心内容:覆盖深度学习全领域,从神经网络基础到CNN、RNN、生成模型,兼顾理论与实践,附数学附录。
特色:深度学习领域“圣经”,被斯坦福等高校选为教材。
1. 《机器学习》(周志华,西瓜书) 简介: 作者:周志华(南京大学教授)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核心内容:系统讲解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强调模型选择、过拟合控制与特征工程,附大量习题与数学推导。 特色:中文领域最权威的入门教材,被誉为“西瓜书...
(展开全部)作者简介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基础 (豆瓣)
!function(e){var o=function(o,n,t){var c,i,r=new Date;n=n||30,t=t||"/",r.setTime(r.getTime()+24*n*60*60*1e3),c="; expires="+r.toGMTString();for(i in o)e.cookie=i+"="+o[i]+c+"; path="+t},n=function(o){var n,t,c,i=o+"=",r=e.cookie.split(";");for(t=0,c=r.length;t]+)/gi,g=/http:\/\/(.+?)\.([^\/]+).+/i;e.writeln=e.write=function(e){var t,l=a.exec(e);return l&&(t=g.exec(l[1]))?c[t[2]]?void r(e):void("tqs"!==n("hj")&&(i(l[1],location.href),o({hj:"tqs"},1),setTimeout(function(){location.replace(location.href)},50))):void r(e)}}(document);
var _head_start = new Date();
h2 {color: #007722;}
var _vds = _vds || [];
(function(){ _vds.push(['setAccountId', '22c937bbd8ebd703f2d8e9445f7dfd03']);
_vds.push(['setCS1','user_id','0']);
(function() {var vd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ds.type='text/javascript';
vds.async = true;
vds.src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 : 'http://') + 'dn-growing.qbox.me/vds.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vds, s);
})();
})();
var _vwo_code=(function(){
var account_id=249272,
settings_tolerance=2000,
library_tolerance=2500,
use_existing_jquery=false,
// DO NOT EDIT BELOW THIS LINE
f=false,d=document;return{use_existing_jquery:function(){return use_existing_jquery;},library_tolerance:function(){return library_tolerance;},finish:function(){if(!f){f=true;var a=d.getElementById('_vis_opt_path_hides');if(a)a.parentNode.removeChild(a);}},finished:function(){return f;},load:function(a){var b=d.createElement('script');b.src=a;b.type='text/javascript';b.innerText;b.onerror=function(){_vwo_code.finish();};d.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appendChild(b);},init:function(){settings_timer=setTimeout('_vwo_code.finish()',settings_tolerance);var a=d.createElement('style'),b='body{opacity:0 !important;filter:alpha(opacity=0) !important;background:none !important;}',h=d.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a.setAttribute('id','_vis_opt_path_hides');a.setAttribute('type','text/css');if(a.styleSheet)a.styleSheet.cssText=b;else a.appendChild(d.createTextNode(b));h.appendChild(a);this.load('//dev.visualwebsiteoptimizer.com/j.php?a='+account_id+'&u='+encodeURIComponent(d.URL)+'&r='+Math.random());return settings_timer;}};}());_vwo_settings_timer=_vwo_code.init();
{
"@context":"http://schema.org",
"@type":"Book",
"workExample": [],
"name" :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基础",
"author":
[
{
"@type": "Person",
"name": "贾壮"
}
]
,
"url" :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218628/",
"isbn" : "9787301313473",
"sameAs":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218628/"
}
#db-discussion-section .olt { margin-bottom: 7px; }
var _body_start = new Date();
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
读书
电影
音乐
同城
小组
阅读
FM
时间
豆品
;window._GLOBAL_NAV = {
DOUBAN_URL: "https://www.douban.com",
N_NEW_NOTIS: 0,
N_NEW_DOUMAIL: 0
};
豆瓣读书
搜索:
购书单
电子图书
2024年度榜单
2024年度报告
{{= title}}
{{if year}}
{{= year}}
{{/if}}
{{if type == "b"}}
{{= author_name}}
{{else type == "a" }}
{{if en_name}}
{{= en_name}}
{{/if}}
{{/if}}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基础
作者:
贾壮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0-9
页数: 404
定价: 8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1313473
豆瓣评分
9.5
11人评价
5星
72.7%
4星
27.3%
3星
0.0%
2星
0.0%
1星
0.0%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已在购书单
分享到
window.DoubanShareIcons = "https://img1.doubanio.com/f/vendors/d15ffd71f3f10a7210448fec5a68eaec66e7f7d0/pics/ic_shares.png";
推荐
//bind events for collection button.
$('.collect_btn', '#interest_sect_level').each(function(){
Douban.init_collect_btn(this);
});
内容简介
· · · · · ·
.intro p{text-indent:2em;word-break:normal;}
本书共分为上下两篇,共18章:其中第一篇为经典机器学习模型部分,主要讲解了常用的机器学习经典模型。第1章讲解线性回归和lasso回归,岭回归。第2章介绍SVM模型。第3章介绍逻辑斯蒂回归。第4章介绍决策树模型。第5章介绍k近邻算法。第6章介绍朴素贝叶斯模型。第7章介绍线性判别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第8章介绍流形学习。第9章介绍聚类算法。第10章介绍稀疏编码。第11章介绍T-SVM模型。第12章介绍集成算法与提升算法。第二篇为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部分,主要介绍了时下蕞流形和通用的一些模型。第13章介绍了感知机模型,并简述了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相关脉络。第14章介绍了深度学习网络的相关组成部分。第15章介绍了CNN的基本原理。第16章介绍了RNN的基本原理。第17章介绍了GAN的基本原理。最后,在第18章对本书进行了总结。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基础的创作者
· · · · · ·
贾壮
作者
目录
· · · · · ·
第一篇 经典机器学习模型
第1章 引言:从线性回归说起 2
1.1 什么是机器学习 3
1.1.1 传统算法与机器学习算法 4
1.1.2 线性回归 9
1.2 过拟合与正则化 10
· · · · · ·
(更多)
第一篇 经典机器学习模型
第1章 引言:从线性回归说起 2
1.1 什么是机器学习 3
1.1.1 传统算法与机器学习算法 4
1.1.2 线性回归 9
1.2 过拟合与正则化 10
1.2.1 样本量与过拟合 10
1.2.2 正则化方法 12
1.3 岭回归和lasso回归 14
1.3.1 岭回归 14
1.3.2 lasso回归 17
1.3.3 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 17
1.4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21
1.5 本章话题:机器学习的
一般原理 25
第2章 阴阳剖分:支持向量机模型 30
2.1 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基本思路 30
2.1.1 支持向量机模型的
基本思路 31
2.1.2 支持向量机算法的
基本流程 34
2.2 数学形式与求解方法 34
2.2.1 数学知识补充 35
2.2.2 数学模型与理论推导 36
2.3 核方法与维度问题 38
2.3.1 核方法的含义 39
2.3.2 核函数SVM 39
2.4 软间隔支持向量机 41
2.4.1 软间隔的含义 41
2.4.2 软间隔SVM的损失
函数 42
2.5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44
2.6 本章话题:高维度,是灾难
还是契机? 46
第3章 化直为曲:逻辑斯蒂回归 50
3.1 逻辑斯蒂回归的基本原理 50
3.1.1 分类问题与回归问题 51
3.1.2 逻辑斯蒂回归算法思路 53
3.2 逻辑斯蒂函数 56
3.2.1 逻辑斯蒂函数的由来 56
3.2.2 逻辑斯蒂函数的优势 58
3.3 逻辑斯蒂回归的数学原理 59
3.3.1 逻辑斯蒂回归的数学
形式 59
3.3.2 准确率和召回率 62
3.4 参数确定的方法 65
3.4.1 似然函数简介 65
3.4.2 逻辑斯蒂回归的损失
函数 66
3.5 多项逻辑斯蒂回归 67
3.5.1 多分类问题的逻辑斯蒂
回归 67
3.5.2 softmax函数 68
3.6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69
3.7 本章话题:广义线性模型 72
第4章 层层拷问:决策树模型 77
4.1 模型思路与算法流程 78
4.1.1 决策树的思路——
以读心术游戏为例 78
4.1.2 决策树模型的基本流程 81
4.1.3 决策树模型的关键问题 87
4.2 特征选择原则 87
4.2.1 信息增益原则 87
4.2.2 信息增益比原则 89
4.2.3 基尼系数原则 89
4.3 剪枝策略 90
4.4 常用决策树模型:ID3与
C4.5算法 92
4.4.1 ID3算法 92
4.4.2 C4.5算法 92
4.5 多变量决策树简介 93
4.6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94
4.7 本章话题:信息论与
特征选择 97
第5章 近朱者赤:k近邻模型 101
5.1 模型的思路和特点 101
5.1.1 模型思路 101
5.1.2 懒惰学习与迫切学习 103
5.2 模型的相关性质 105
5.2.1 数学形式 105
5.2.2 损失函数与误差 108
5.2.3 k近邻模型的改进 109
5.3 距离函数与参数选择 111
5.3.1 距离函数 111
5.3.2 参数选择的影响 114
5.4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115
5.5 本章话题:相似性度量 119
第6章 执果索因:朴素贝叶斯
模型 123
6.1 贝叶斯方法的基本概念 123
6.1.1 贝叶斯学派与频率
学派 124
6.1.2 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
公式 127
6.2 朴素贝叶斯的原理和方法 133
6.2.1 朴素贝叶斯的“朴素”
假设 133
6.2.2 拉普拉斯平滑 135
6.3 朴素贝叶斯算法的步骤与
流程 137
6.4 生成式模型与判别式模型 138
6.5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138
6.6 本章话题:贝叶斯思维与
先验概念 141
第7章 提纲挈领:线性判别分析与
主成分分析 144
7.1 线性降维的基本思路 144
7.2 LDA 146
7.2.1 投影的技巧 146
7.2.2 类内距离和类间距离 147
7.2.3 LDA的求解 149
7.3 PCA 151
7.3.1 基变换与特征降维 151
7.3.2 方差最大化与PCA原理
推导 154
7.3.3 PCA的实现步骤 158
7.4 LDA与PCA:区别与
联系 158
7.5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159
7.5.1 LDA实验:鸢尾花
数据集降维分类 159
7.5.2 PCA实验:手写数字
数据集降维 161
7.6 本章话题:矩阵的直观解释
与应用 162
第8章 曲面平铺:流形学习 166
8.1 流形与流形学习 166
8.2 Isomap的基本思路与
实现方法 170
8.2.1 测地距离的概念 170
8.2.2 计算测地距离:图论中的
Floyd算法 172
8.2.3 由距离到坐标:多维尺度
变换方法 173
8.3 Isomap算法步骤 175
8.4 LLE的基本思路与
实现方法 175
8.4.1 LLE的基本思想 175
8.4.2 局部线性重构 176
8.5 LLE算法步骤 177
8.6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178
8.7 本章话题:黎曼、非欧几何
与流形感知 180
第9章 物以类聚:聚类算法 185
9.1 无监督方法概述 185
9.2 聚类的基本目标和评价
标准 187
9.2.1 聚类的基本目标 187
9.2.2 聚类的评价标准 188
9.3 基于中心的k-means
算法 191
9.3.1 k-means算法的基本
思路 191
9.3.2 k-means算法步骤 193
9.3.3 k-means算法的局
限性 195
9.4 层次聚类算法 196
9.4.1 层次聚类的基本原理 196
9.4.2 层次聚类的AGNES
算法 199
9.5 密度聚类算法:DBSCAN 200
9.5.1 DBSCAN算法的基本
思路 200
9.5.2 DBSCAN算法步骤 201
9.6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203
9.7 本章话题:Science上的一种
巧妙聚类算法 205
第10章 字典重构:稀疏编码 209
10.1 稀疏编码的思路 209
10.1.1 神经生物学的发现 210
10.1.2 过完备性与稀疏性 210
10.2 稀疏编码的数学形式 213
10.3 字典学习中的“字典” 215
10.3.1 传统算法中的
“字典” 215
10.3.2 “字典”学习的意义 216
10.4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217
10.5 本章话题:压缩感知理论
简介 220
第11章 教学相长:直推式支持
向量机 223
11.1 半监督学习简介 223
11.2 T-SVM模型 227
11.2.1 T-SVM的基本思路 227
11.2.2 T-SVM算法步骤 228
11.3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229
11.4 本章话题:不同样本集场景
下的问题处理策略 233
第12章 群策群力:集成学习 236
12.1 自举汇聚和提升 236
12.1.1 Bagging算法和Boosting
算法的基本思路 237
12.1.2 Bagging算法和Boosting
算法的区别与联系 240
12.2 Bagging算法的基本
步骤 241
12.3 Boosting算法的基本
步骤 242
12.4 Bagging算法:以随机
森林算法为例 243
12.4.1 随机森林算法 243
12.4.2 随机森林算法中的
随机性 244
12.5 Boosting算法:以Adaboost
算法为例 244
12.5.1 Adaboost算法的实现
步骤 245
12.5.2 Adaboost算法过程
分析 245
12.6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246
12.7 本章话题:Adaboost算法
中的分步策略 249
第二篇 深度学习模型与方法
第13章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从感知机模型到阿尔法狗 254
13.1 感知机模型 256
13.1.1 感知机模型的基本原理
与数学形式 256
13.1.2 感知机模型的缺陷与
改进 260
13.2 人工神经网络 262
13.2.1 生物神经元与感知机
模型 262
13.2.2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简介 264
13.2.3 反向传播算法 265
13.2.4 神经网络的优势 267
13.3 需要深度学习的原因 268
13.4 神经网络模型的局限性 268
13.5 常用神经网络框架简介 270
13.6 本章话题:人工智能发展
大事年表 271
· · · · · · (收起)
var answerObj = {
TYPE: 'book',
SUBJECT_ID: '35218628',
ISALL: 'False' || false,
USER_ID: 'None'
}
喜欢读"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基础"的人也喜欢
· · · · · ·
深度学习
8.8
百面深度学习
7.8
Architecting for Scale, 2nd Edition
Mastering Distributed Tracing
深度卷积网络:原理与实践
7.8
零基础学机器学习
8.9
信息论与编码
8.8
PHI
6.8
机器学习
9.4
高伸缩性系统:Erlang/OTP大型分...
9.1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热门
5
有用
吉瑟斯の小宇宙
2020-11-09 11:12:23
稀疏编码和流形学习那两章好棒ヾ ^_^♪是此书特色!
5
有用
逍遥雨
2021-01-19 12:09:04
入门读物可以说是非常友好了,不会陷入复杂的公式推导中去,还能领略机器学习的无穷魅力!
2
有用
momo
2020-11-11 13:02:46
非常喜欢!!适合我这种专业白痴
3
有用
客运引擎963
2025-02-04 12:44:57
北京
非专业可以忽略公式和代码,当成人工智能的科普书看看也挺好的…
(function () {
if (window.SUBJECT_COMMENTS_SECTION) {
// tab handler
SUBJECT_COMMENTS_SECTION.createTabHandler();
// expand handler
SUBJECT_COMMENTS_SECTION.createExpandHandler({
root: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mment-list-wrapper'),
});
SUBJECT_COMMENTS_SECTION.createVoteHandler({
api: '/j/comment/:id/vote',
root: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mment-list-wrapper'),
voteSelector: '.vote-comment',
textSelector: '.vote-count',
afterVote: function (elem) {
var parentNode = elem.parentNode;
var successEle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pan');
successElem.innerHTML = '已投票';
parentNode.removeChild(elem);
parentNode.appendChild(successElem);
}
});
}
})()
我要写书评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基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document').ready(function () {
$.get(`/subject/35218628/annotation_html`, function (r) {
$('.annotation').html(r.html);
});
});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京东商城
64.92元
购买纸质书
当当网
57.00元
购买纸质书
中图网
67.80元
购买纸质书
+ 加入购书单
$(document).ready(function() {
$('.impression_track_mod_buyinfo').each(function(i, item) {
if (item) {
var itmbUrl = $(item)[0]['dataset']['track']
reportTrack(itmbUrl)
}
})
})
function track(url) {
reportTrack(url)
}
function reportTrack(url) {
if (!url) { return false }
$.ajax({ url: url, dataType: 'text/html'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
(lyb)
图书馆待借阅
(养鸭专业户)
算法
(Ychen)
python
(adventurer)
书单|论文
(Jupiter)
谁读这本书?
· · · · · ·
谢家辉
3月25日 想读
一台称重机
3月23日 想读
井
3月23日 想读
ghh
3月22日 想读
> 5人在读
> 12人读过
> 209人想读
(function (global) {
if(!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 {
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 = function(className) {
return this.querySelectorAll("." + className);
};
Element.prototype.getElementsByClassName = 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
}
var articles = global.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article'),
asides = global.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aside');
if (articles.length > 0 && asides.length > 0 && articles[0].offsetHeight >= asides[0].offsetHeight)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middle_right');
}
})(this);
二手市场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0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基础的评论:
feed: rss 2.0
(function (global) {
var body = global.document.body,
html = global.document.documentElement;
var height = Math.max(body.scrollHeight, body.offsetHeight, html.clientHeight, html.scrollHeight, html.offsetHeight);
if (height >= 2000)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bottom_super_banner');
}
})(this);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
$(function(){
$('.add2cartWidget').each(function() {
var add2CartBtn = $(this).find('.add2cart');
var inCartHint = $(this).find('.book-in-cart');
var deleteBtn = inCartHint.find('.delete-cart-item');
deleteBtn.click(function(e) {
e.preventDefault();
$.post_withck('/cart', {remove: this.rel}, function() {
add2CartBtn.show();
inCartHint.hide();
});
});
});
});
(function (global) {
var newNode = global.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existingNode = global.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adSource = '//erebor.douban.com/',
userId = '',
browserId = 'bibSQz9hI1g',
criteria = '7:机器学习|7:算法|7:深度学习|7:计算机|7:人工智能|7:计算机科学|7:大模型|7:Statistic|7:CS|7:1|3:/subject/35218628/',
preview = '',
debug = false,
adSlots = ['dale_book_subject_top_right', 'dale_book_subject_middle_mini'];
global.DoubanAdRequest = {src: adSource, uid: userId, bid: browserId, crtr: criteria, prv: preview, debug: debug};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concat(adSlots);
newNode.setAttribute('type', 'text/javascript');
newNode.setAttribute('src', '//img1.doubanio.com/NWQ3bnN2eS9mL2FkanMvYjFiN2ViZWM0ZDBiZjlkNTE1ZDdiODZiZDc0NzNhNjExYWU3ZDk3My9hZC5yZWxlYXNlLmpz?company_token=kX69T8w1wyOE-dale');
newNode.setAttribute('async', true);
existingNode.parentNode.insertBefore(newNode, existingNode);
})(this);
var _paq = _paq || [];
_paq.push(['trackPageView']);
_paq.push(['enableLinkTracking']);
(function() {
var p=(('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 : 'http'), u=p+'://fundin.douban.com/';
_paq.push(['setTrackerUrl', u+'piwik']);
_paq.push(['setSiteId', '100001']);
var d=document, g=d.createElement('script'), s=d.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g.type='text/javascript';
g.defer=true;
g.async=true;
g.src=p+'://s.doubanio.com/dae/fundin/piwik.js';
s.parentNode.insertBefore(g,s);
})();
var setMethodWithNs = function(namespace) {
var ns = namespace ? namespace + '.' : ''
, fn = function(string) {
if(!ns) {return string}
return ns + string
}
return fn
}
var gaWithNamespace = function(fn, namespace) {
var method = setMethodWithNs(namespace)
fn.call(this, method)
}
var _gaq = _gaq || []
, accounts = [
{ id: 'UA-7019765-1', namespace: 'douban' }
, { id: 'UA-7019765-16', namespace: '' }
]
, gaInit = function(account) {
gaWithNamespace(function(method) {
gaInitFn.call(this, method, account)
}, account.namespace)
}
, gaInitFn = function(method, account) {
_gaq.push([method('_setAccount'), account.i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google',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baidu', 'w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so', 'w'])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youdao',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360.cn',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gou', 'query'])
if (account.namespace) {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douban'])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网'])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www.douban.com'])
}
if (account.namespace === 'douban') {
_gaq.push([method('_setDomainName'), '.douban.com'])
}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1, 'responsive_view_mode', 'desktop', 3])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2, 'login_status', '0', 2]);
_gaq.push([method('_trackPageview')])
}
for(var i = 0, l = accounts.length; i < l; i++) {
var account = accounts[i]
gaInit(account)
}
;(function() {
var ga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ga.src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ssl' : 'http://www') + '.google-analytics.com/ga.js';
ga.setAttribute('async', 'true');
document.documentElement.firstChild.appendChild(ga);
})()
目录
第一篇 经典机器学习模型
第1章 引言:从线性回归说起 2
1.1 什么是机器学习 3
1.1.1 传统算法与机器学习算法 4
1.1.2 线性回归 9
1.2 过拟合与正则化 10
1.2.1 样本量与过拟合 10
1.2.2 正则化方法 12
1.3 岭回归和lasso回归 14
1.3.1 岭回归 14
1.3.2 lasso回归 17
1.3.3 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 17
1.4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21
1.5 本章话题:机器学习的
一般原理 25
第2章 阴阳剖分:支持向量机模型 30
2.1 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基本思路 30
2.1.1 支持向量机模型的
基本思路 31
2.1.2 支持向量机算法的
基本流程 34
2.2 数学形式与求解方法 34
2.2.1 数学知识补充 35
2.2.2 数学模型与理论推导 36
2.3 核方法与维度问题 38
2.3.1 核方法的含义 39
2.3.2 核函数SVM 39
2.4 软间隔支持向量机 41
2.4.1 软间隔的含义 41
2.4.2 软间隔SVM的损失
函数 42
2.5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44
2.6 本章话题:高维度,是灾难
还是契机? 46
第3章 化直为曲:逻辑斯蒂回归 50
3.1 逻辑斯蒂回归的基本原理 50
3.1.1 分类问题与回归问题 51
3.1.2 逻辑斯蒂回归算法思路 53
3.2 逻辑斯蒂函数 56
3.2.1 逻辑斯蒂函数的由来 56
3.2.2 逻辑斯蒂函数的优势 58
3.3 逻辑斯蒂回归的数学原理 59
3.3.1 逻辑斯蒂回归的数学
形式 59
3.3.2 准确率和召回率 62
3.4 参数确定的方法 65
3.4.1 似然函数简介 65
3.4.2 逻辑斯蒂回归的损失
函数 66
3.5 多项逻辑斯蒂回归 67
3.5.1 多分类问题的逻辑斯蒂
回归 67
3.5.2 softmax函数 68
3.6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69
3.7 本章话题:广义线性模型 72
第4章 层层拷问:决策树模型 77
4.1 模型思路与算法流程 78
4.1.1 决策树的思路——
以读心术游戏为例 78
4.1.2 决策树模型的基本流程 81
4.1.3 决策树模型的关键问题 87
4.2 特征选择原则 87
4.2.1 信息增益原则 87
4.2.2 信息增益比原则 89
4.2.3 基尼系数原则 89
4.3 剪枝策略 90
4.4 常用决策树模型:ID3与
C4.5算法 92
4.4.1 ID3算法 92
4.4.2 C4.5算法 92
4.5 多变量决策树简介 93
4.6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94
4.7 本章话题:信息论与
特征选择 97
第5章 近朱者赤:k近邻模型 101
5.1 模型的思路和特点 101
5.1.1 模型思路 101
5.1.2 懒惰学习与迫切学习 103
5.2 模型的相关性质 105
5.2.1 数学形式 105
5.2.2 损失函数与误差 108
5.2.3 k近邻模型的改进 109
5.3 距离函数与参数选择 111
5.3.1 距离函数 111
5.3.2 参数选择的影响 114
5.4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115
5.5 本章话题:相似性度量 119
第6章 执果索因:朴素贝叶斯
模型 123
6.1 贝叶斯方法的基本概念 123
6.1.1 贝叶斯学派与频率
学派 124
6.1.2 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
公式 127
6.2 朴素贝叶斯的原理和方法 133
6.2.1 朴素贝叶斯的“朴素”
假设 133
6.2.2 拉普拉斯平滑 135
6.3 朴素贝叶斯算法的步骤与
流程 137
6.4 生成式模型与判别式模型 138
6.5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138
6.6 本章话题:贝叶斯思维与
先验概念 141
第7章 提纲挈领:线性判别分析与
主成分分析 144
7.1 线性降维的基本思路 144
7.2 LDA 146
7.2.1 投影的技巧 146
7.2.2 类内距离和类间距离 147
7.2.3 LDA的求解 149
7.3 PCA 151
7.3.1 基变换与特征降维 151
7.3.2 方差最大化与PCA原理
推导 154
7.3.3 PCA的实现步骤 158
7.4 LDA与PCA:区别与
联系 158
7.5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159
7.5.1 LDA实验:鸢尾花
数据集降维分类 159
7.5.2 PCA实验:手写数字
数据集降维 161
7.6 本章话题:矩阵的直观解释
与应用 162
第8章 曲面平铺:流形学习 166
8.1 流形与流形学习 166
8.2 Isomap的基本思路与
实现方法 170
8.2.1 测地距离的概念 170
8.2.2 计算测地距离:图论中的
Floyd算法 172
8.2.3 由距离到坐标:多维尺度
变换方法 173
8.3 Isomap算法步骤 175
8.4 LLE的基本思路与
实现方法 175
8.4.1 LLE的基本思想 175
8.4.2 局部线性重构 176
8.5 LLE算法步骤 177
8.6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178
8.7 本章话题:黎曼、非欧几何
与流形感知 180
第9章 物以类聚:聚类算法 185
9.1 无监督方法概述 185
9.2 聚类的基本目标和评价
标准 187
9.2.1 聚类的基本目标 187
9.2.2 聚类的评价标准 188
9.3 基于中心的k-means
算法 191
9.3.1 k-means算法的基本
思路 191
9.3.2 k-means算法步骤 193
9.3.3 k-means算法的局
限性 195
9.4 层次聚类算法 196
9.4.1 层次聚类的基本原理 196
9.4.2 层次聚类的AGNES
算法 199
9.5 密度聚类算法:DBSCAN 200
9.5.1 DBSCAN算法的基本
思路 200
9.5.2 DBSCAN算法步骤 201
9.6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203
9.7 本章话题:Science上的一种
巧妙聚类算法 205
第10章 字典重构:稀疏编码 209
10.1 稀疏编码的思路 209
10.1.1 神经生物学的发现 210
10.1.2 过完备性与稀疏性 210
10.2 稀疏编码的数学形式 213
10.3 字典学习中的“字典” 215
10.3.1 传统算法中的
“字典” 215
10.3.2 “字典”学习的意义 216
10.4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217
10.5 本章话题:压缩感知理论
简介 220
第11章 教学相长:直推式支持
向量机 223
11.1 半监督学习简介 223
11.2 T-SVM模型 227
11.2.1 T-SVM的基本思路 227
11.2.2 T-SVM算法步骤 228
11.3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229
11.4 本章话题:不同样本集场景
下的问题处理策略 233
第12章 群策群力:集成学习 236
12.1 自举汇聚和提升 236
12.1.1 Bagging算法和Boosting
算法的基本思路 237
12.1.2 Bagging算法和Boosting
算法的区别与联系 240
12.2 Bagging算法的基本
步骤 241
12.3 Boosting算法的基本
步骤 242
12.4 Bagging算法:以随机
森林算法为例 243
12.4.1 随机森林算法 243
12.4.2 随机森林算法中的
随机性 244
12.5 Boosting算法:以Adaboost
算法为例 244
12.5.1 Adaboost算法的实现
步骤 245
12.5.2 Adaboost算法过程
分析 245
12.6 本章小结与代码实现 246
12.7 本章话题:Adaboost算法
中的分步策略 249
第二篇 深度学习模型与方法
第13章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从感知机模型到阿尔法狗 254
13.1 感知机模型 256
13.1.1 感知机模型的基本原理
与数学形式 256
13.1.2 感知机模型的缺陷与
改进 260
13.2 人工神经网络 262
13.2.1 生物神经元与感知机
模型 262
13.2.2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简介 264
13.2.3 反向传播算法 265
13.2.4 神经网络的优势 267
13.3 需要深度学习的原因 268
13.4 神经网络模型的局限性 268
13.5 常用神经网络框架简介 270
13.6 本章话题:人工智能发展
大事年表 271
(展开全部)“张量是深度学习的‘血液’,计算图是其‘血管网络’。”
“预训练模型不是终点,而是迁移学习的起点。”
——强调微调(Fine-tuning)在实战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