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前夜·大晦》书籍简介
《甲申前夜·大晦》是历史学者、作家刘鹤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由中华书局于2024年4月出版。小说以明末崇祯十六年(1643年)冬为背景,通过辽东明军下级军官刘破虏的逃亡与抗争,展现明王朝覆灭前夕的乱世图景。书中融合真实历史事件(如松锦战役、李自成起义)与魔幻现实主义元素,构建了一部关于边疆、战争与人性的末世悲歌
。
核心内容与主题
边疆的隐喻与溃败
主人公刘破虏曾是辽东边军军官,松锦战役后随军浮海逃回山东,目睹边疆防线崩溃、军民流离。小说通过“边疆—中心”的意象,揭示中央集权帝国对边疆的剥削与抛弃,如“边疆是中心最后的代价,边疆人先被抛弃”
。
刘破虏从边疆逃至京师,却发现“逃到哪里,哪里变成边疆”,最终选择回归边疆,成为自身命运的象征
。
大灾、大疫与乱世百态
崇祯十六年寒冬,华北遭遇瘟疫、饥荒与战乱。书中描写真定府难民卖子求生、京城盗贼横行、官员勾结外敌等场景,如“五斤白面换一个孩子”“喇唬劫掠妇女充窑子”
。
刘破虏与蒙古家丁刘把肚、朝鲜遗民金倚陆等人结盟,试图守护京师,却陷入权力倾轧与超自然力量的绞杀
。
妖刀与宿命论
贯穿全书的“妖刀”是日本铸刀师波平打造的怨念之刃,象征明末腐朽气息的具象化。其无差别杀戮暗示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力,如“妖刀所至,善恶皆灭”
。
作者通过“不可相抗之物”(妖刀、瘟疫、王朝气数)探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反抗哲学,呼应加缪《鼠疫》的荒诞感
。
多民族视角与东亚叙事
主角团涵盖汉、蒙、朝、日、葡等多国人物:朝鲜遗民金倚陆为父复仇,日本刀匠孙六铸造凶器,葡萄牙传教士协助火炮作战。他们的命运交织,映射东亚地缘政治的崩裂
。
文学特色
冷峻写实与魔幻交织:既有对冷兵器战术、明代市井的考据(如弓箭射术、火炮调试),又融入超自然元素(妖刀诅咒、神婆跳大神)
。
历史宿命论:通过反复出现的“大晦”意象(农历最后一日),隐喻明朝的必然覆灭与个体反抗的徒劳
。
北直隶·真定府·失鹿 _13
崇祯十五年·杏山·赵子龙 _29
北直隶·真定府·瘟神 _41
京师·宣武门外·服妖 _61
京师·德胜门·箭上有神 _73
京师·德胜门·依柳将军 _89
万历十七年·辽东·萨尔浒 _99
京师·德胜门外·吞羯 _121
京师·南城兵马司·避疫 _143
京师·果子巷·南下 _157
京师·南城兵马司·喇唬 _171
京师·大时雍坊·避瘟楼 _195
大时雍坊·陈宅·捉鬼 _221
宣武门外·天主堂·炮神 _247
宣武门外·大时雍坊·倭城 _259
大时雍坊·故衣胡同·射狐 _275
大时雍坊·避瘟楼·破贼 _305
宣武门外·南城兵马司·剑鬼 _331
萨尔浒·界藩山·波平 _355
澄清坊·骆家大宅·陀螺精 _381
崇文门内·勾栏胡同·孙六 _407
九州·岩屋城·生试、死试、荒试 _431
正阳门下·味羽斋·大银国 _459
正南坊·南城兵马司·相剑 _481
东江米巷·会同南馆·大晦日 _505
尾声 _525
后记 _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