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虎溪山下》书籍简介
《虎溪山下》是蔡寞琰(祖籍湖南,执业律师、非虚构作家)创作的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2025年3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作者家族虎溪山(湖南沅陵地名,传说为“猛虎歇息之地”)为精神根基,依托家族日记、信件及长辈口述,回溯曾祖父蔡德秀及其三位夫人的传奇一生,串联起家族百年间四代人的浮沉际遇,展现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普通人的家国情怀、女性觉醒与文化传承。
核心内容与特色
家族史的微观书写:
书中以“虎溪山下”为地理与精神坐标,聚焦曾祖父蔡德秀的人生轨迹:他出身富家却抗婚离家,成为湖南第一批新学师范生,后改行学医、投身革命(任四川署理县政时断冤案、剿山匪、禁烟),最终挂印归乡开医馆悬壶济世。其三位夫人(发妻、丫鬟素贞、友人之女婉英)的性格与命运(如素贞投身革命牺牲、婉英开医馆传播新思想),共同勾勒出家族“诗书传家、积善行德”的精神脉络。
女性力量的生动呈现:
区别于传统家族传记的男性视角,书中用大量细节刻画女性角色:发妻独守有名无实的婚姻、素贞为家国牺牲无悔、婉英开女科科普医学知识……她们的坚韧与觉醒,展现了平凡女性在时代洪流中的“半边天”作用。
时代变迁的温情记录:
作品通过家族故事映射清末至本世纪初的社会变迁(如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空心化、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既有“南北东西去,茫茫万古尘”的沧桑感,也有“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希望,传递出“平凡人也能像众神般美丽”的价值观。
《虎溪山下》书籍简介 《虎溪山下》是蔡寞琰(祖籍湖南,执业律师、非虚构作家)创作的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2025年3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作者家族虎溪山(湖南沅陵地名,传说为“猛虎歇息之地”)为精神根基,依托家族日记、信件及长辈口述,回溯曾祖父蔡德秀及其三位夫人的传奇一...(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蔡寞琰,祖籍湖南,执业律师。已发表作品百万余字,多篇作品售出影视版权。著有《她们走上法庭》。
目录
自序_001
上篇 虎溪山下
祖坟_003
逆子_020
从军_042
重逢_055
涉川_069
话别_091
吾爱_108
德重_127
伤逝_144
返乡_171
长恨_183
下篇 人事浮生
一世情深留清怨_201
但使情亲千里近_222
回首烟波十四桥_235
被灶王爷罩着的人_249
万里归乡未到乡_267
风雨一生,难忘你_287
苔花如米小_303
(展开全部)上篇 虎溪山下
祖坟_003
逆子_020
从军_042
重逢_055
涉川_069
话别_091
吾爱_108
德重_127
伤逝_144
返乡_171
长恨_183
下篇 人事浮生
一世情深留清怨_201
但使情亲千里近_222
回首烟波十四桥_235
被灶王爷罩着的人_249
万里归乡未到乡_267
风雨一生,难忘你_287
苔花如米小_303
经典金句(17)
纠错 补充反馈
《虎溪山下》金典台词(源自书中与人物命运、家国情怀相关的经典语句)
书中的语句多源自家族故事与人物抉择,语言朴实却充满力量,反映了对生命的敬畏、对理想的坚守:
1. 关于生命的意义与坚守
“再卑微的人也要过好这一生。”
解读:书中人物(如德秀、素贞、婉英)虽身处平凡甚至逆境,但始终以真诚的态度面对生活,用行动诠释“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世俗成就,而在于内心的坚守”。
2. 关于家国情怀与革命信仰
“革命并非头脑发热,而是忠于信仰。”
解读:德秀投身革命的选择(如剿匪、禁烟),并非为了功名利禄,而是源于对家国命运的关切。这句话揭示了“革命”的本质是“对理想的忠诚”。
3. 关于女性的觉醒与力量
“世道越是要摧毁女性之美,我越要活得绚丽。就算是死,也要将美播种在自己的尸体上,万一哪天坟头上长出花儿来,唤醒了人性的美呢?”(素贞的内心独白)
解读:素贞作为丫鬟出身的女性,用生命捍卫自己的尊严与理想。这句话展现了女性在压迫中的反抗与对美的执着,是书中女性力量的核心表达。
4. 关于平凡中的希望
“走过旧途,还有前路,人就算一时被困,也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解读:德秀挂印归乡开医馆、婉英在乡村传播医学知识,都体现了“平凡人也能创造价值”的信念。这句话传递出“面对困境不放弃”的积极态度。
5. 关于家族精神的传承
“无论身处富贵抑或贫贱,几代人始终秉承着清白朴素的家训:诗书传家不止,积善行德无尽。”
解读:这句话是家族的“精神密码”,贯穿四代人的命运。它强调“诗书”与“积善”是家族延续的根本,而非财富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