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复明症漫记》书籍简介
​1. 基本信息​
​作者​:[葡] 若泽·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葡萄牙文学巨匠,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失明症漫记》《复明症漫记》。其作品以寓言式写作和哲学思辨著称,擅长用荒诞映射现实

​出版信息​:
​初版​:2004年葡萄牙语原版,中文版由范维信翻译,河南文艺出版社2023年推出(ISBN 9787555914952)

​装帧​:精装本,320页,定价66元

​题材​:政治寓言小说,延续《失明症漫记》世界观,探讨记忆、遗忘与人性异化,被誉为“比前作更凶残的白色瘟疫”

​2. 核心内容​
​主线剧情​:

​选举灾难​:失明瘟疫结束四年后,首都大选日突降暴雨,选民集体投出超80%空白票,政府陷入恐慌。
​权力镇压​:官员以“新失明症”为名封锁城市,追捕“精神污染源”,医生妻子成为替罪羊。
​真相与牺牲​:警督在调查中觉醒,记录真相后与医生妻子遭枪杀,政府掩盖失败,失明症再度蔓延

​主题思想​:

​遗忘的暴力​:人类因遗忘苦难重蹈覆辙,空白票象征集体失忆与精神瘫痪

​权力异化​:统治者将社会问题归咎于虚构的“疾病”,掩盖系统性腐败

​个体觉醒​:医生妻子作为“唯一目击者”,以沉默抵抗强权,成为人性最后的火种

​叙事特色​:

​荒诞现实主义​:用黑色幽默解构政治寓言,如暴雨中选民同步投空白票的诡异场景。
​零度叙事​:无具体人名(如“医生妻子”),强化群体命运的普遍性

《复明症漫记》书籍简介 ​1. 基本信息​ ​作者​:[葡] 若泽·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葡萄牙文学巨匠,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失明症漫记》《复明症漫记》。其作品以寓言式写作和哲学思辨著称,擅长用荒诞映射现实 。 ​出版信息​: ​初版​:2004年葡萄牙语原版,中文...(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若泽•萨拉马戈 (José Saramago,1922—2010) 萨拉马戈出身贫寒,自学成才,曾做过修车工、文学编辑、记者、翻译等。 1982年,小说《修道院纪事》的出版使他获得巨大成功。 1995年,《失明症漫记》出版,萨拉马戈获葡萄牙语文学zui高奖项——卡蒙斯文学奖。 1998年,萨拉马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葡语世界获此殊荣的第○1人。诺奖授奖词:“萨拉马戈用想象力、同情心和反讽所维系的寓言,持续不断地触动我们”。 2004年,萨拉马戈推出《复明症漫记》,该书呈现了一个比前作《失明症漫记》更加凶残也更加绝望的故事。萨拉马戈说道:“这是我写过的zui有政治性的作品,它的主题在文学史上从未涉及。” ✒️✒️✒️✒️✒️✒️ 萨拉马戈曾留言,希望自己死后的墓志铭是:“这里安睡着一个愤怒的人”。 他自称为 “时代的评论员”,将矛头对准自己所处的时代,用尽全力,以一系列具有思想实验意味的文学作品改变世界。 译者简介: 范维信,葡萄牙语翻译家,译有《失明症漫记》《修道院纪事》《 复明症漫记》等多部作品。曾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和葡萄牙总统授予的“绅士级功绩勋章”。

目录
复明症漫记
《复明症漫记》与《失明症漫记》(代译后记)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 人物如何当上师傅,而作者成了他们的学徒(萨拉马戈)
授予萨拉马戈的诺奖授奖词(柯杰尔•伊普斯马克教授)
(展开全部)

经典金句(25)
经典台词摘录​
​​“我们出生的那一刻,仿佛为一生签署了一个契约,但可能有一天我们会问自己,是谁替我签署的。”​​
——开篇叩问存在本质,暗喻个体被体制裹挟的宿命感
​​“如果你能看,就要看见;如果你能看见,就要仔细观察。”​​
——全书核心箴言,揭示“看见”不仅是视觉行为,更是对真相的觉醒
​​“人类会反复经历苦难,就是因为我们擅长遗忘。”​​
——直指社会停滞的根源,呼应《失明症漫记》中“失明即遗忘”的隐喻
​​“慷慨和利他是人类最优秀的品质,甚至在罪犯身上也能找到。”​​
——颠覆善恶二元论,展现复杂人性光谱
​​“掌权者有个规则:在脑袋开始思考前砍掉它。”​​
——批判极权统治对思想的扼杀,预言当代信息控制
​​“我们很可能仍然在失明,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终章点题,揭示“复明症”实为精神蒙昧的延续
​​“眼泪不是软弱的标志,而是灵魂最后的防空洞。”​​
——医生妻子面对枪决时的独白,解构英雄叙事的人性真实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但真相藏在失败者的袜子里。”​​
——暗讽官方叙事对集体记忆的篡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