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傅科摆》书籍简介
《傅科摆》(Il Pendolo di Foucault)是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于198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被誉为“20世纪最复杂的后现代主义文本”之一。小说以20世纪70年代的米兰为背景,融合历史、神秘主义、符号学与哲学思辨,探讨知识、权力与真相的边界。

​​核心内容与结构​​
​​叙事框架​​
​​三位主角​​:中世纪历史学者卡索邦、出版社编辑贝尔勃与迪奥塔莱维,因策划一套盈利性质的“赫耳墨斯丛书”而卷入阴谋论旋涡。
​​虚构计划​​:三人以历史中的圣殿骑士团传说为蓝本,通过计算机程序“阿布拉菲亚”拼凑出跨越千年的“秘密计划”,虚构了一个旨在控制全球能源的神秘社团“特莱斯”(Tres)。
​​现实反噬​​:原本的游戏被神秘主义者信以为真,引发全球追索“计划”中的“傅科摆地图”,最终导致暴力与死亡。
​​主题深度​​
​​阴谋论的生成机制​​:揭示人类如何通过符号重组历史,将偶然事件编织为必然叙事,批判理性主义的局限性。
​​知识与权力的博弈​​:通过圣殿骑士团、蔷薇十字会等历史符号,探讨知识如何被权力收编为意识形态工具。
​​科学理性的困境​​:以傅科摆为隐喻,质问“地球自转”的客观性是否仅是集体幻觉,呼应后现代对真理的解构。
​​创作背景​​
埃科的童年经历(二战期间法西斯与游击队的冲突)成为小说暗线,米兰的街道与建筑成为阴谋展开的舞台。
小说标题“傅科摆”既指物理实验装置,亦隐喻历史真相的摆动与不可靠性。

《傅科摆》书籍简介 《傅科摆》(Il Pendolo di Foucault)是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于198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被誉为“20世纪最复杂的后现代主义文本”之一。小说以20世纪70年代的米兰为背景,融合历史、神秘主义、符号学与哲学思辨,探讨知识、权力与真相的边...(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1932-2016) 翁贝托•埃科于1932年出生于意大利亚历山德里亚,拥有小说家、哲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符号学学者、大众传播研究者、文学评论家、大学教授等多重身份。 埃科经常将其童年成长的文化氛围视为其独特文风的来源之一:“一些元素仍是我世界观的基础:一种怀疑主义和对修辞的厌恶。永不夸大其词,永不做冗长空洞的断言。”二战爆发后,埃科随母亲搬到了皮埃蒙特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在那儿,年轻的埃科带着复杂的心情目睹了法西斯和游击队间的枪战。这段经历后来成了他的半自传性小说《傅科摆》的主要框架。 作为一名西方当代思想家,埃科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其将学术和虚构之深浅两极共冶一炉,小说中有学术,学术中又有叙事性;而埃科其人也同样有着这种复杂和简单共处的人格魅力,他被美国《新闻周刊》称为“超级明星教授”、“令人愉悦的重量级”(Lighthearted Heavyweight),1995年,他甚至登上了时尚杂志《VOGUE》,成为明星级的学者。接受采访时,埃科也经常口出妙语,他说“上帝躲起来了,因为他不想上《VOGUE》杂志”;他说“现实比梦好:假如有东西是真的,那么它就是真的,而不会怪罪于你”;他说“要建立不朽的声名,你首先需要宇宙性的无耻”;他说“我渐渐相信了整个世界是一个谜,一个无伤大雅的谜;但我们把它弄糟了,我们企图诠释它,仿佛它有一个潜在答案似的”……

目录
第一章 凯特尔/1
一 当无限的宇宙之光/3
二 我们有各种各样离奇古怪的钟表/11
第二章 贺克玛/23
三 出于该目的,温柔的天使/25
四 谁要是没有钥匙/34
五 从排列组合这个名字即YHWH 开始/40
六 犹大•莱昂热衷于字母置换排列/52
第三章 比纳/57
七 不要过于期待世界末日/59
八 我来自光明与诸神/64
九 她右手握着一支金光闪闪的小号/71
一〇 最终,从喀巴拉的角度看,从葡萄酒中什么也推断不出来/75
一一 他的贫瘠是无限的/84
一二 耶和华,在你翅膀的荫佑下/90
一三 兄弟,圣殿的主持/99
一四 他甚至会供认杀害了我们的上帝/118
一五 我会为你们向安茹伯爵求助/130
一六 他在被捕前加入骑士团才九个月/137
一七 圣殿骑士团就这样带着他们的秘密消失了/145
一八 一个被裂缝和洞穴镂空的巨大建筑物/152
一九 骑士团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存在/159
二〇 隐形的中心,即将苏醒的君主/169
二一 圣杯很重/179
二二 骑士们不愿再面对提问/184
第四章 赫赛德/191
二三 对立的类比/193
二四 拯救脆弱的阿伊莎/198
二五 这些神秘的入会者/204
二六 地球上所有的传统/207
二七 他说有一天,他在耶路撒冷认识了彼拉多/213
二八 有一个实体把世界上的一切都包裹在一起/219
二九 因为他们改变和藏匿自己的名姓/225
三〇 闻名遐迩的玫瑰十字会/231
三一 很可能多数自称是玫瑰十字会会员的人/239
三二 瓦伦丁教派的人通过模棱两可的双关语/242
三三 幻影是白色的、蓝色的、浅红白色的/246
第五章 凯沃拉/255
三四 贝伊德鲁斯,德梅伊梅斯,阿杜莱克斯/257
三五 我是莉娅/265
三六 请允许我进一言/269
三七 任何思考四件事的人/278
三八 秘密大师,完美大师/282
三九 地球平面球形骑士/289
四〇 懦夫在死去之前会死很多次/296
四一 位于“深渊”的那个点上/299
四二 我们大家一致同意/305
四三 在街上相遇的人/309
四四 呼唤力量/314
四五 由此产生一个非同寻常的问题/317
四六 你多次接近青蛙/323
四七 头脑清醒和记忆无碍/328
四八 比较近似的数值/334
四九 入会骑士的传统/339
五〇 我是第一个又是最后一个/345
五一 当一位喀巴拉大学者/354
五二 在地下陈设着一个巨大的棋盘/359
五三 不能公开驾驭尘世的命运/362
五四 地狱里的魔王/371
五五 我们称这样的地方为剧场/374
五六 他大力吹奏他那支漂亮的小号/381
五七 在每三棵树的两边都悬挂着一盏灯笼/387
五八 炼金术是一个贞洁的妓女/396
五九 如果这样的魔鬼得以产生/401
六〇 可怜的傻瓜/403
六一 金羊毛/407
六二 我们认为那些就是德鲁伊特团会/411
六三 那条鱼使你想到什么呢/416
第六章 蒂菲莱特/423
六四 梦到居住在一座陌生的新城市/425
六五 一个边长六米的正方体/429
六六 如果我们的假设是正确的话/434
六七 现在我们不要说任何关于玫瑰的事/439
六八 穿上洁白的衣服/445
六九 她们变成了魔鬼/453
七〇 我们对秘密隐喻记得很清楚/455
七一 我们并不确切知道/459
七二 我们所说的隐形者/463
七三 另一个关于密码的有趣事例/467
七四 尽管他的愿望是善良的/482
七五 洞悉奥秘者和信徒组成这条路的边界/487
七六 浅薄涉猎/491
七七 哲人称这种草为驱魔草/500
七八 我当然可以说这个怪异的杂种/504
七九 他打开了他的小匣子/508
八〇 当“白”诞生时/512
八一 他们将有能力炸毁地球表面/514
八二 地球是一个磁体/518
八三 一张地图并非疆域/524
八四 按照维鲁拉米乌斯的想法/528
八五 菲莱亚斯•福格。一个名字就是一个真正的签名/531
八六 埃菲尔求助于他们/533
八七 这是一个有趣的巧合/535
八八 圣殿骑士主义就是耶稣会主义/538
八九 在黑暗的最深处/544
九〇 所有归咎于圣殿骑士的臭名昭著的劣行/546
九一 您了不起地揭下了那些邪恶派别的假面具/549
九二 拥有撒旦全部力量/551
九三 我们却在幕后/554
九四 这难道有丝毫的怀疑吗/556
九五 他们是信仰喀巴拉的犹太人/558
九六 掩护总是必要的/561
九七 我是自有永有的/566
九八 有自己的种族主义教义/582
九九 盖农主义加上装甲师/586
一〇〇 我宣告地球是空心的/588
一〇一 从事喀巴拉的人/592
一〇二 一堵又高又厚的围墙/594
一〇三 你的秘密名字将有三十六个字母/599
一〇四 这些文章并非针对凡人/604
一〇五 言语出轨,神智失控/607
一〇六 五号清单/612
第七章 耐扎克/625
一〇七 你可看见那黑狗/627
一〇八 有各种不同的“力量”在运作吗/634
一〇九 圣日耳曼……文雅清秀,幽默诙谐/642
一一〇 他们弄错了运动的方向,向后退走/649
一一一 这是给后来人的告诫/654
第八章 贺德/659
一一二 就我们的“礼仪”和“仪式”来讲/661
一一三 我们的事业就是秘密/668
一一四 理想的摆/689
一一五 如果眼睛能够看见魔鬼/692
一一六 我愿变成一座塔/698
一一七 有座大屋真荒唐/703
第九章 叶索德/709
一一八 阴谋诡计的社会理论/711
一一九 小号的花环烧着了/721
第十章 马尔库特/733
一二〇 不幸的是,他们确信他们是在光明之中/735__
(展开全部)

经典金句(22)
经典台词及解析​​
​​“历史是所有人共同书写的小说,而我们只是其中的角色。”​​
​​出处​​:卡索邦对圣殿骑士团历史的伪造(第三章)
​​解析​​:直指历史叙事的虚构本质,呼应埃科“历史即文本”的后现代观,暗示真相与谎言的界限模糊。
​​“傅科摆从未改变方向,改变的是我们脚下的地球。”​​
​​出处​​:贝尔勃观察摆锤运动时的独白(第六章)
​​解析​​:以物理学现象隐喻认知革命——人类对世界的理解随视角转换而颠覆,批判科学权威的绝对性。
​​“秘密社团的地图,不过是疯子与天才共舞的迷宫。”​​
​​出处​​:迪奥塔莱维破解“特莱斯”符号时的发现(第八章)
​​解析​​:揭示阴谋论的荒诞性,同时暗示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如炼金术符号与密码学的互文。
​​“我们创造‘特莱斯’,却成了它的囚徒。”​​
​​出处​​:卡索邦面对狂热信徒时的崩溃(尾声)
​​解析​​:批判知识精英的傲慢——试图操控叙事却反被叙事吞噬,呼应《玫瑰的名字》中的“书即牢笼”主题。
​​“当摆锤划过空气,它写下的不是轨迹,而是人类的恐惧。”​​
​​出处​​:博物馆场景描写(第二章)
​​解析​​:将物理现象与集体心理关联,傅科摆的机械运动成为群体无意识的镜像。
​​“圣殿骑士的宝藏,不过是人类对确定性的贪婪。”​​
​​出处​​:阿尔登蒂手稿揭示的“计划”本质(第五章)
​​解析​​:解构历史谜团背后的权力欲望,批判资本主义对神秘主义的工具化利用。
​​“你以为自己在解码,其实只是编码的奴隶。”​​
​​出处​​:迪奥塔莱维对密码学的反思(第七章)
​​解析​​:揭示语言与符号的暴力性,呼应埃科《符号学理论》中的“能指狂欢”理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