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第十二夜》书籍简介
《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 or What You Will)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于1601年左右创作的浪漫喜剧,与《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并称为莎翁“四大喜剧”。全剧以意大利伊利里亚为背景,围绕孪生兄妹西巴斯辛(Sebastian)与薇奥拉(Viola)因海难失散后的身份错位展开,交织爱情、误会与身份觉醒,被誉为“莎士比亚最温柔的喜剧”。
核心内容与主题
故事主线:
身份迷局:薇奥拉在船难中幸存,为躲避追捕女扮男装,化名“西萨里奥”(Cesario),成为奥西诺公爵(Orsino)的侍从。公爵因单恋贵族小姐奥丽维娅(Olivia)而忧郁,派“西萨里奥”传递情书。
三角恋爆发:奥丽维娅对“西萨里奥”一见倾心,而“西萨里奥”(薇奥拉)却暗恋公爵;与此同时,薇奥拉的孪生哥哥西巴斯辛被奥丽维娅的叔父托比(Sir Toby)救下,因容貌相似被误认作“西萨里奥”,引发连环误会。
真相与和解:最终,西巴斯辛与奥丽维娅成婚,薇奥拉向公爵坦白女儿身,三人皆得圆满。
主题深度:
爱情的盲目与觉醒:通过公爵对奥丽维娅的“理想化爱慕”、薇奥拉的“隐秘之爱”与奥丽维娅的“一见钟情”,探讨爱情的非理性与真实情感的觉醒。
身份与自我:薇奥拉的女扮男装打破性别界限,追问“身份是天生的,还是被社会建构的?”——她的伪装既是生存策略,也是对自我身份的探索。
喜剧中的悲剧底色:表面是误会与狂欢,内核却暗含对孤独、错位的同情(如薇奥拉的独白“我是女人,却被迫隐藏性别”),体现莎翁喜剧的复杂性。
艺术特色:
双线叙事:以薇奥拉与西巴斯辛的孪生关系为线索,两条故事线交织推进,制造“镜像”效果(如两人均陷入单恋)。
诗性与幽默并存:既有“爱情不过是一种疯狂”的哲思独白,也有托比爵士与安德鲁爵士(Sir Andrew)的滑稽斗酒、马伏里奥(Malvolio)被捉弄的荒诞桥段。
人文主义精神:通过底层人物(如精灵般的费斯特歌者)歌颂自由、平等,批判贵族阶级的迂腐(如马伏里奥的自命不凡)。
《第十二夜》书籍简介 《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 or What You Will)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于1601年左右创作的浪漫喜剧,与《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并称为莎翁“四大喜剧”。全剧以意大利伊利里亚为背景,围绕孪生兄妹西巴斯辛...
(展开全部)威廉·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6日在埃文河畔的英格兰小镇斯特拉特福受洗,是富商约翰·莎士比亚和他的妻子玛丽·阿登的第三个孩子。据推测,少年时期的莎士比亚就读过斯特拉特福文法学校,并在那里学习了英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但历史学家不能确定莎士比亚具体的出生日期。
1582年,莎士比亚与安妮·哈撤韦结婚。这对夫妇在1583年有了女儿苏珊娜,两年后又有7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在1585年到1592年期间,莎士比亚住在伦敦。在那里,他先是当了一名演员,后来成为了剧作家。他的剧团即国王剧团,经常在环球剧场表演,莎士比亚是该剧场的股东之一。
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了37部戏剧、一些诗歌和大量的十四行诗。1611年,他离开剧场喧嚣的生活,归隐于斯特拉特福镇,住在镇上的第二大房子里,成为了一名乡绅。这之后,莎士比亚度过了5年平静的生活于1616年4月23日去世,葬于斯特拉特福的三一教堂。从他的时代到现在,莎士比亚一直被认为是英语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要是我有那样的爱情,我会把我的爱人的手套带在身边,当我寂寞的时候吻它。”
(女扮男装的她,用“手套”隐喻对公爵的暗恋,道尽单恋者的细腻与克制。)
“我是女人,可是我不敢说;我是男人,可我又不是。啊,这是什么世界!”
(身份揭露时的独白,揭示性别伪装下的自我挣扎,成为早期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表达。)
“啊,当我读到那热情的诗篇,我就像被相思的火焰燃烧着,我恨不得立刻飞到奥丽维娅的脚边!”
(公爵对奥丽维娅的“理想化爱慕”,讽刺爱情中“想象大于真实”的普遍现象。)
“你以为你穿上一件绿袍子,就可以冒充孔雀吗?你以为你念几句诗,就可以叫人爱你吗?”
(托比爵士嘲讽自命不凡的马伏里奥,揭露贵族阶级的虚伪与可笑。)
“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奥丽维娅,可是我好像已经认识她一百年了。”
(孪生兄妹因容貌相似引发的误会,暗示爱情中“一见钟情”的非理性本质。)
“命运啊,你捉弄得我好苦!可是我还是要谢谢你,因为你让我遇见了他(西巴斯辛)。”
(误会解开后的释然,体现莎翁喜剧中“苦难终得圆满”的人文主义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