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书籍简介
1. 基本信息
作者:[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ño),拉美文学巨匠,代表作《荒野侦探》《2666》。
创作时间:1999年首次出版,中文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题材:魔幻现实主义短篇小说集,以流亡者“B”为核心,串联14个荒诞离奇的故事。
文学地位:
被《纽约时报》评为“21世纪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获罗慕洛·加拉戈斯奖。
与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并称拉美文学双璧,影响全球后现代文学创作。
2. 核心内容
主线叙事:
流亡者的漂泊:主人公“B”在南美与欧洲游荡,邂逅诗人、杀手、妓女等边缘人物。
暴力的循环:故事中反复出现暗杀、绑架、自杀,映射拉美独裁统治的创伤记忆。
文学的解构:角色们讨论诗歌、小说创作,质疑文学的神圣性(如撕毁帕斯的诗稿)。
关键情节:
《安妮·穆尔的生平》:女演员通过伪造死亡逃离家庭,最终在旅馆房间神秘消失。
《毛毛虫》:诗人因创作理念分歧被毒蛇咬死,尸体被制成标本陈列于博物馆。
《圣西尼》:落魄作家靠伪造文学评论维生,揭露文坛虚伪生态。
人物群像:
B:流亡者,既是观察者也是参与者,在梦境与现实间穿梭。
乌里韦:偏执的文学青年,为守护诗歌理想杀害批评家。
卡洛琳娜:变性歌手,用身体书写反抗男权社会的诗篇。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书籍简介 1. 基本信息 作者:[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ño),拉美文学巨匠,代表作《荒野侦探》《2666》。 创作时间:1999年首次出版,中文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题材:魔幻现实主义短篇小说集,以流亡者“B”为核心,串联14个荒...(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ño,1953—2003)出生于智利,父亲是卡车司机和业余拳击手,母亲在学校教授数学和统计学。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1973年波拉尼奥再次回到智利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却遭到逮捕,差点被杀害。逃回墨西哥后他和好友推动了融合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街头剧场的“现实以下主义”(Infrarealism)运动,意图激发拉丁美洲年轻人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1977年他前往欧洲,最后在西班牙波拉瓦海岸结婚定居。2003年因为肝脏功能损坏,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在巴塞罗那去世,年仅五十岁。
波拉尼奥四十岁才开始写小说,作品数量却十分惊人,身后留下十部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三部诗集。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三十年前《百年孤独》出版时的盛况。而其身后出版的《2666》更是引发欧美舆论压倒性好评,均致以杰作、伟大、里程碑、天才等等赞誉。苏珊•桑塔格、约翰•班维尔、科尔姆•托宾、斯蒂芬•金等众多作家对波拉尼奥赞赏有加,更有评论认为此书的出版自此将作者带至塞万提斯,斯特恩,梅尔维尔,普鲁斯特,穆齐尔与品钦的同一队列。
目录
圣西尼……………………………………3
亨利·西蒙·勒普兰斯…………………… 27
恩里克·马丁……………………………39
一件文学奇事…………………… ……59
通话…………………… ………………75
毛毛虫…………………………………83
安妮·穆尔的生平 ……………………101
“小眼”席尔瓦 ………………………139
戈麦斯帕拉西奥 ……………………159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173
1978 年的几天………………………205
在法国和比利时闲逛…………………225
牙科医生…………………… ………245
邀舞卡……………………………… 273
(展开全部)亨利·西蒙·勒普兰斯…………………… 27
恩里克·马丁……………………………39
一件文学奇事…………………… ……59
通话…………………… ………………75
毛毛虫…………………………………83
安妮·穆尔的生平 ……………………101
“小眼”席尔瓦 ………………………139
戈麦斯帕拉西奥 ……………………159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173
1978 年的几天………………………205
在法国和比利时闲逛…………………225
牙科医生…………………… ………245
邀舞卡……………………………… 273
经典金句(17)
纠错 补充反馈
经典台词摘录
“诗人能忍耐一切。这等于说人能忍耐一切。但并非如此:人能忍耐的事不多。说的是真忍耐。”
——对文学与人性关系的终极拷问。
“活着的人都是流亡者,而自杀是返回另一个星球的车票。”
——小说核心隐喻,定义存在主义的荒诞。
“蛇会自己吃掉自己,这不是寓言,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毛毛虫》中自噬之蛇的意象,象征理想主义者的自我毁灭。
“千万别搞文学!文学是毒药,会让你在垃圾堆里寻找珍珠。”
——《圣西尼》中的忠告,颠覆传统文学崇拜。
“爱情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凶手是那些不愿承认自己软弱的人。”
——妓女蕾蒂西娅对情感的冷酷解读。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但真相藏在失败者的袜子里。”
——B在整理旧物时的发现,暗喻被遮蔽的集体记忆。
“我们都是被困在时间迷宫里的困兽,只能用谎言喂养自己。”
——小说终章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隐喻。
“眼泪不是软弱的标志,而是灵魂最后的防空洞。”
——乌里韦在诗人葬礼上的独白,解构男性硬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