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地海传奇6:地海奇风》书籍简介
《地海传奇6:地海奇风》(The Other Wind)是美国奇幻文学大师​​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K. Le Guin)“地海系列”的第六部长篇小说,也是该系列的​​终章​​(2001年出版)。作为地海世界的终极收束之作,它承接前作《地海孤儿》《地海故事集》的伏笔,以“生死平衡”与“存在本质”为核心,探讨了生者与亡者的纠缠、魔法与责任的边界,以及生命的意义。

核心情节
故事围绕​​术士赤杨​​的噩梦展开:他每晚梦见亡妻百合站在生死之界的矮墙旁呼唤,而矮墙正被亡魂逐渐拆除。若墙破,亡魂将入侵地海世界,引发灭顶之灾。赤杨向昔日大法师​​格得​​求助,两人踏上寻找“修复生死界限”方法的旅程。途中,他们结识了无法蜕变成龙的龙女​​塞波​​、平凡农妇​​恬娜​​(前作主角)、身不由己的异国公主​​赛瑟菈奇​​等角色,逐渐揭开远古祖先犯下的错误——​​将亡灵驱逐至干旱之国,破坏了生死自然的循环​​。最终,主角团通过“重塑生死法则”,允许亡灵自然消散,为地海世界带来了真正的和平。

主题与风格
勒古恩延续了地海系列“魔法与平衡”的核心主题,但更深入探讨了​​生死的本质​​(如“死后是否还有未完成的遗憾?”“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与承担”)、​​性别与权力​​(如公主赛瑟菈奇对婚姻与责任的思考),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如龙族与人类的起源联系)。小说语言依然保持着勒古恩标志性的“诗意与哲思”,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如赤杨的梦境、地海的风与海)和角色的内心独白,传递出对“生命轮回”的豁达理解。

影响与评价
《地海奇风》获得了​​2002年世界奇幻奖​​(Best Novel)、​​美国亚马逊书店2002年最佳图书​​等多项荣誉,被宫崎骏等创作者视为灵感来源(其动画《地海战记》虽主要取材前作,但部分世界观设定参考了本书)。读者评价中,最常被提及的是“对生死的深刻思考”与“角色的成长弧光”——即使是前作中的“老角色”(如格得、恬娜),也在本书中完成了最终的“自我和解”。

《地海传奇6:地海奇风》书籍简介 《地海传奇6:地海奇风》(The Other Wind)是美国奇幻文学大师​​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K. Le Guin)“地海系列”的第六部长篇小说,也是该系列的​​终章​​(2001年出版)。作为地海世界的终极收束之作,它承接前作《地海孤儿》《地海故...(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厄休拉•勒古恩 (Ursula K. Le Guin, 1929— ) 美国重要奇幻科幻大师、女性主义文学家。与J.R.R.托尔金与C.S.刘易斯并称为“奇幻小说三大家”。她著有长篇小说20余部、短篇小说集10本、诗集7本、评论集4本、童书10余本;并编纂文选,从事翻译,曾用了近50年时间研究老子《道德经》并将其翻译成英文。她的作品深受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优美恬淡的叙事风格中,充满哲思。西洋文学评论家、《西方正典》作者哈罗德•布鲁姆将她列为美国经典作家之一,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更对她推崇备至。 她是历史上第一位两度获得雨果星云双奖最佳长篇小说的作者,是目前获得轨迹奖次数最多的作者(21次)。她共获得4次星云奖,2次雨果奖,还曾获美国国家书卷奖、号角书奖、纽伯瑞奖、世界奇幻奖、小詹姆斯•提普翠奖、卡夫卡奖、普须卡奖等多项重量级奖项,更获得“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大师”称号、《洛杉矶时报》“罗伯特•基尔希终生成就奖”等荣誉。200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为表彰她对美国文化的重大贡献,将她列为“作家与艺术家”中的“在世传奇”。

目录
1 第一章 修复绿水壶
67 第二章 王宫
127 第三章 人龙会议
175 第四章 海豚
229 第五章 重合
279 作者后记
(展开全部)

经典金句(14)
经典台词摘录与解读
《地海奇风》的台词以“简洁而富有哲思”著称,许多句子直接点出了小说的核心主题,或反映了角色的内心挣扎。以下是几则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台词:
1. 关于“生死与存在”
“死后,我可以吐回让我存活的气息,可以将未做的一切还诸世界,所有我可能成为与不能成为的一切,所有我未做的选择,失去、耗用及浪费的一切,可以全部还诸世界,送给尚未活过的生命。那将是我对世界的回报,感谢它赐予我活过的生命、爱过的挚爱,与呼吸过的空气。”(引自第261页)
​​解读​​:这是赤杨在梦境中对“死亡”的想象,也是小说对“生死平衡”最直接的诠释。勒古恩认为,“死亡”并非“终结”,而是“回归”——将未完成的遗憾、未实现的可能还给世界,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这种观点打破了“死亡是恐惧”的传统认知,传递出对“生命轮回”的豁达。
2. 关于“责任与选择”
“我们被束缚,而他们是自由的。如果我嫁给他,就必须把姓名给他。如果他说了我的名字,便能偷走我的灵魂……我就无法死亡,必须永远没有躯体地活着,想不能飞的鸟儿,永远不能重生。”(引自第四章“海豚”)
​​解读​​:这是恬娜对“婚姻与责任”的思考。作为前作中被压迫的女祭司,恬娜在《地海奇风》中已成长为“大地的女子”,但她仍需面对“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问题。这句话反映了她对“自由”的渴望——真正的自由不是“无拘无束”,而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3. 关于“魔法与平衡”
“很久以前,人与龙是一族,说同一种语言,但因追求不同事物,双方同意分开,去向不同的方向。……人往东,龙往西;人放弃创生语,换来双手技术、手艺,拥有双手所能创造的事物,龙则放弃一切,保留太古语。还有翅膀。”(引自第277页)
​​解读​​:这是小说中关于“龙与人”起源的设定,也隐喻了“魔法与人类”的关系。勒古恩通过“龙”的形象,探讨了“力量的本质”——魔法不是“控制世界的工具”,而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人类因追求“技术”放弃了“创生语”,但也因此获得了“创造与成长”的可能;龙则保留了“太古语”与“翅膀”,守护着自然的平衡。
4. 关于“梦境与现实”
“我以为那是个梦,”赤杨说,“它困扰我,但我很珍惜。一想到梦境,便像在心田上犁出一道伤口,但我依然攀附住那份痛苦,紧紧抱住。我渴望,我希望再次做梦。”(引自第15章)
​​解读​​:赤杨的梦境是他与亡妻的联系,也是他对“过去”的执念。这句话反映了“痛苦”与“成长”的关系——即使梦境带来痛苦,它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提醒我们珍惜现在”的信号。勒古恩通过赤杨的经历,告诉我们:“接纳痛苦,才能真正放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