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镜头设计:从构思到银幕(25周年纪念版)》书籍简介
《电影镜头设计:从构思到银幕》(Film Directing: From Conception to Screen)是美国电影导演、制片人及影像化专家史蒂文·卡茨(Steven D. Katz)的经典著作,由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出版(25周年纪念版)。该书是全球电影从业者的权威教材,被翻译成德、法、日等七种语言,累计发行量超25万册,被誉为“电影影像化创作的百科全书”。
一、核心内容与结构
全书以“影像化工作流程”为核心,覆盖从“剧本构思”到“银幕呈现”的全流程,结合经典影片案例(如《群鸟》《公民凯恩》《银翼杀手》《毕业生》等)与实操技巧,系统讲解电影镜头的构思、设计与执行。主要内容包括:
影像化工作的本质:
强调“影像化”是将“意念、情绪、故事”转化为“可见影像”的过程,是导演与影像创作者的核心任务。书中提出“影像化工具包”(如故事板、分镜头草图、数字预演等),帮助导演团队提前规划镜头语言。
故事板与影像化设计:
详细讲解故事板的作用(“电影的日记”)、绘制方法(如A/I/L字母模式、动作轴线原则)及在前期制作中的应用。通过《群鸟》《谋杀绿脚趾》等影片的故事板案例,展示如何用画面语言传递叙事逻辑与情感。
镜头构图与空间关系:
涵盖景别(特写、中景、全景)、镜头运动(摇镜、移镜头、推轨镜头)、剪辑规则(180°规则、动作轴线)等核心概念。例如,书中指出“特写能拉近观众与主体的距离,传递亲密感或脆弱感”,“动作轴线是安排演员与镜头的核心逻辑,用于保持场景的空间一致性”。
剪辑与时间关系:
探讨剪辑如何塑造叙事节奏与情感。通过“问答模式”“动接动剪切”“叠化”等剪辑手法,分析如何用镜头连接时间与空间(如《太阳帝国》《银翼杀手》的剪辑案例)。
制作流程与实践:
从“剧本分析”“场景描述”“摄影机测试”到“预演”“拍摄”,提供全流程的操作指南。新增“快速上手”章节(25周年纪念版),指导导演如何在片场临时调整计划,与演员、摄影组高效沟通。
二、25周年纪念版特色
新增案例与资源:收录韦斯·安德森《月升王国》、科恩兄弟《谋杀绿脚趾》、《死侍》等近年经典影片的故事板与预演段落,更新数字工具(如3D视觉预演、数字视频)的应用案例。
实操指南升级:“快速上手”章节详细说明片场临时调整的应对策略,帮助导演解决“计划与现实冲突”的常见问题。
中国本土化案例:特别加入中国导演的拍摄案例(如张艺谋、陈凯歌作品),贴合中国电影从业者的需求。
三、作者背景
史蒂文·卡茨(Steven D. Katz)是纽约Curious Digital公司创始人(业内公认的数码电影电视特效先驱),拥有三十余年传统电影拍摄与动画制作经验。其作品涵盖广播、有线电视及国际电影节,现任幸星数字娱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执行制片人,专注于国际化电影制作。另著有《场面调度:影像的运动》等经典教材。
推荐序
译者序
25周年纪念版前言
初版前言
关于本书所使用的照片和故事板
第一部分 影像化工作的过程
第一章 影像化工作
第二章 美术设计
第三章 故事板
第四章 影像化:工具与技巧
第五章 制作流程
第二部分 剪辑风格的元素
第六章 镜头构图: 空间关系
第七章 剪辑: 时间关系
第三部分 工作室
第八章 基础的应用
第九章 对话场景的调度
第十章 三人对话场景的调度
第十一章 四人以上对话场景
第十二章 运动镜头的调度
第十三章 画面的纵深
第十四章 摄影机角度
第十五章 开放与封闭式构图
第十六章 视点
第四部分 运动的摄影机
第十七章 摇镜
第十八章 升降镜头
第十九章 推轨镜头
第二十章 推轨镜头的调度
第二十一章 转场
第二十二章 画幅制式
第二十三章 告别的镜头
第二十三章 导演的一天
第二十四章 快速上手
第二十五章 告别的镜头
附录 摄影角度投射
重要词汇
延伸阅读
出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