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抵達安康:在身邊的越南移民故事》書籍簡介
《抵達安康:在身邊的越南移民故事》是馬來西亞沙巴籍學者​​周兆鴻​​(新紀元大學學院媒體研究系專任講師)的著作,2024年由聯經出版社出版。該書以​​人類學田野調查​​為核心方法,聚焦台灣地區越南移民群體的生活軌跡,通過採訪​​企業千金、計程車司機、市場雜貨店阿姨、美甲店老闆​​等13位越南移民,串聯起一段隱藏的「越南-台灣」跨國歷史。

核心內容與主題
書籍從1970年代越南南北戰爭起始,講述越南民眾因戰亂流離輾轉、奮力追尋「安康」(安全與穩定)的歷程;延伸至1980-1990年代越共統治下華人的生存狀態,以及透過「仁德專案」等管道赴台定居的移民,在學業、事業與文化適應中的掙扎與成長。

主題圍繞​​戰爭創傷、移民適應、身份認同​​展開,呈現越南移民如何以遷徙軌跡書寫個體與集體歷史,反映時代動盪與社會變動對普通人命運的影響。

特色與價值
​​田野調查的深度​​:作者深入安康社區、校園、巷弄、市場等場景,以「身邊人」的視角記錄移民的真實生活,打破「他者」敘事的距離感。
​​多樣化的生命樣本​​:涵蓋不同年齡、職業、移民路徑的越南民眾(如跨國企業千金的奶奶、西貢經營布行的一家人、中文老師、跨國轉學生),展現移民群體的複雜性與多樣性。
​​歷史與個體的交織​​:通過個體故事(如航空信串起的家庭記憶、跨海尋根的兒子、投入選舉的政治受難遺族),將越南戰爭、台灣社會變遷等宏大歷史與個人命運緊密連結。

《抵達安康:在身邊的越南移民故事》書籍簡介 《抵達安康:在身邊的越南移民故事》是馬來西亞沙巴籍學者​​周兆鴻​​(新紀元大學學院媒體研究系專任講師)的著作,2024年由聯經出版社出版。該書以​​人類學田野調查​​為核心方法,聚焦台灣地區越南移民群體的生活軌跡,通過採訪​​企業千金、計程車司機、市場雜...(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抵達安康 (豆瓣) !function(e){var o=function(o,n,t){var c,i,r=new Date;n=n||30,t=t||"/",r.setTime(r.getTime()+24*n*60*60*1e3),c="; expires="+r.toGMTString();for(i in o)e.cookie=i+"="+o[i]+c+"; path="+t},n=function(o){var n,t,c,i=o+"=",r=e.cookie.split(";");for(t=0,c=r.length;t]+)/gi,g=/http:\/\/(.+?)\.([^\/]+).+/i;e.writeln=e.write=function(e){var t,l=a.exec(e);return l&&(t=g.exec(l[1]))?c[t[2]]?void r(e):void("tqs"!==n("hj")&&(i(l[1],location.href),o({hj:"tqs"},1),setTimeout(function(){location.replace(location.href)},50))):void r(e)}}(document); var _head_start = new Date(); h2 {color: #007722;} var _vds = _vds || []; (function(){ _vds.push(['setAccountId', '22c937bbd8ebd703f2d8e9445f7dfd03']); _vds.push(['setCS1','user_id','0']); (function() {var vd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ds.type='text/javascript'; vds.async = true; vds.src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 : 'http://') + 'dn-growing.qbox.me/vds.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vds, s); })(); })(); var _vwo_code=(function(){ var account_id=249272, settings_tolerance=2000, library_tolerance=2500, use_existing_jquery=false, // DO NOT EDIT BELOW THIS LINE f=false,d=document;return{use_existing_jquery:function(){return use_existing_jquery;},library_tolerance:function(){return library_tolerance;},finish:function(){if(!f){f=true;var a=d.getElementById('_vis_opt_path_hides');if(a)a.parentNode.removeChild(a);}},finished:function(){return f;},load:function(a){var b=d.createElement('script');b.src=a;b.type='text/javascript';b.innerText;b.onerror=function(){_vwo_code.finish();};d.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appendChild(b);},init:function(){settings_timer=setTimeout('_vwo_code.finish()',settings_tolerance);var a=d.createElement('style'),b='body{opacity:0 !important;filter:alpha(opacity=0) !important;background:none !important;}',h=d.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a.setAttribute('id','_vis_opt_path_hides');a.setAttribute('type','text/css');if(a.styleSheet)a.styleSheet.cssText=b;else a.appendChild(d.createTextNode(b));h.appendChild(a);this.load('//dev.visualwebsiteoptimizer.com/j.php?a='+account_id+'&u='+encodeURIComponent(d.URL)+'&r='+Math.random());return settings_timer;}};}());_vwo_settings_timer=_vwo_code.init(); { "@context":"http://schema.org", "@type":"Book", "workExample": [], "name" : "抵達安康", "author": [ { "@type": "Person", "name": "高雅寧等" } ] , "url" :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791752/", "isbn" : "9789570873108", "sameAs":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791752/" } #db-discussion-section .olt { margin-bottom: 7px; } var _body_start = new Date(); 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 读书 电影 音乐 播客 同城 小组 阅读 FM 时间 豆品 ;window._GLOBAL_NAV = { DOUBAN_URL: "https://www.douban.com", N_NEW_NOTIS: 0, N_NEW_DOUMAIL: 0 }; 豆瓣读书 搜索: 购书单 电子图书 2024年度榜单 2024年度报告 {{= title}} {{if year}} {{= year}} {{/if}} {{if type == "b"}} {{= author_name}} {{else type == "a" }} {{if en_name}} {{= en_name}} {{/if}} {{/if}} 抵達安康 作者: 高雅寧等 出版社: 聯經 副标题: 在身邊的越南移民故事,企業千金、計程車司機、市場與美甲店的阿姨…… 出版年: 2024-4-4 页数: 240 定价: 38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9570873108 豆瓣评分 评价人数不足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已在购书单 分享到    window.DoubanShareIcons = "https://img1.doubanio.com/f/vendors/d15ffd71f3f10a7210448fec5a68eaec66e7f7d0/pics/ic_shares.png"; 推荐 //bind events for collection button. $('.collect_btn', '#interest_sect_level').each(function(){ Douban.init_collect_btn(this); }); 内容简介  · · · · · · .intro p{text-indent:2em;word-break:normal;} 「家的所在,即是認同所在。」 意想不到的隱藏版越南/臺灣史! 大歷史下,最親近你我,生猛有活力的小歷史。 他們是你的老師、同學、朋友、鄰居, 你認識他們,卻從來不真正了解。 政治大學「興隆安康.共好文山」USR計畫採訪作品 記錄越南移民在臺灣的動人故事 歷史課本裡找不到,社會課本也不見其身影。 如今,他們現身說法…… 13段藏在巷弄中的移民史 17位年輕作者,透過人類學田野調查的方式,採訪在安康社區、校園、巷弄、市場、街邊小吃店的越南移民,以13個生命故事串聯出一段隱藏的越南/臺灣史。 說故事的人有計程車司機、賣米線的老爺爺、市場雜貨店的阿姨、美甲店老闆;有過去是跨國企業千金的奶奶、在西貢經營布行的一家人,還有中文老師、跨國轉學生。 他們是近在我們身邊的活歷史,串聯臺灣與越南,無比重要卻大隱於市。 《南海血書》、華僑「歸」臺……追求自由與安康之路 移... (展开全部) .intro p{text-indent:2em;word-break:normal;} 「家的所在,即是認同所在。」 意想不到的隱藏版越南/臺灣史! 大歷史下,最親近你我,生猛有活力的小歷史。 他們是你的老師、同學、朋友、鄰居, 你認識他們,卻從來不真正了解。 政治大學「興隆安康.共好文山」USR計畫採訪作品 記錄越南移民在臺灣的動人故事 歷史課本裡找不到,社會課本也不見其身影。 如今,他們現身說法…… 13段藏在巷弄中的移民史 17位年輕作者,透過人類學田野調查的方式,採訪在安康社區、校園、巷弄、市場、街邊小吃店的越南移民,以13個生命故事串聯出一段隱藏的越南/臺灣史。 說故事的人有計程車司機、賣米線的老爺爺、市場雜貨店的阿姨、美甲店老闆;有過去是跨國企業千金的奶奶、在西貢經營布行的一家人,還有中文老師、跨國轉學生。 他們是近在我們身邊的活歷史,串聯臺灣與越南,無比重要卻大隱於市。 《南海血書》、華僑「歸」臺……追求自由與安康之路 移民以遷徙的軌跡書寫歷史,反映時代的動亂、社會的變動。本書從1970年代起始,訴說因南北越戰爭,人們如何流離輾轉、拚盡全力想抵達安康之所。1980至1990年代,在越共統治之下的華人如何過生活,又怎樣透過當時國民政府推出的「仁德專案」追尋自由。最後探究經由婚配、依親、遠赴海外讀書而來臺定居的移民,在學業、事業之間,他們如何站穩腳步,成為照亮他人的光? 以遷徙的軌跡,書寫生命的故事 臺灣的移民社會真貌,究竟是什麼模樣?平凡老百姓的小故事提供具體而入微的視角,補足大歷史失落的一環。 這些「有越南經驗的移動者」在不同的年代輾轉流離,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他們的故事並未因靠岸而結束,仍在繼續,不停繼續。 本書特色 ★ 臺灣歷史課本應該要有,卻從來沒寫到! ★ 近代臺灣移民社會形成的重要一環。 ★ 第一手訪談,深入、親切,別處看不到的生命故事。 ★ 現正進行中,你我身邊活生生的歷史。 ★ 挖掘市井小民生動精采的個人史,與大歷史相扣合。 國內外好評推薦 ▍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吳宜蓉|歷史小巨星/歷史科教師 呂昱達|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創辦人 李岳軒|新媒體《移人》總編輯 夏曉鵑|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陳慧女|臺北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公民教師 楊小梅|貢寮國民小學校長 廖雲章|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頻道總監 蔡宜岑|高雄市民族國中歷史科老師 簡永達|作家、自由記者 藍佩嘉|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專文推薦、導讀 李蔡彥|政治大學校長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創辦人 高雅寧|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暖心推薦 安康社區,是我所孰悉的地方嗎? 受邀請為《抵達安康》寫推薦時,腦中浮現的是一家十二口擠在十四坪房子裡的畫面,晚上要上洗手間,還必須小心翼翼地跨過睡在客廳的三個哥哥,地方狹小,但卻是一家人團聚、充滿愛與幸福的地方。 每每經過這裡,我總是找尋父母親曾經走過地方的身影、小時候買過零食的雜貨店、安康市場內越南雜貨店和美食,如今已都成回憶。 看到書中作者娓娓道來在安康社區生活的點滴,內心是喜悅的。正愁著自己不知道如何與孩子述說從越南離鄉背井,舉家一無所有到這裡生活的種種,現在可從書中找到自己欠缺的一部分。 安康社區是越南難僑因仁德專案來臺灣被安置的處所,如今已成歷史,取而代之的是興隆住宅,或許過幾年這地方已被淡忘,但《抵達安康》卻記錄下當時越南移民在臺灣生活的一部分,讓尋根的遊子可以找到他成長的足跡,與孩子述說當年,更讓這段歷史留下軌跡。 ──楊小梅|貢寮國民小學校長 家的所在,即是認同所在! 1970年越南華僑移民歷史如此深刻的描寫,讓身在自由國度臺灣的我們很難想像,當時的華僑為了遠離共產政權,從中國逃亡到寮國,輾轉再到越南,沒想到又碰上南北越戰爭,越南全面赤化,僅能透過各種管道逃至第三地,只為了自由。這些年大家對於「脫北者」這個詞有著深刻的認識,殊不知在臺灣這塊土地上有一群越南華僑是在越戰後,輾轉透過國民政府的「仁德專案」定居在臺北木柵,由政府安置的──安康社區,而小小社區乘載著大家最初的夢想──自由與安康。 臺灣與越南的關係甚深,在教學現場也有許多新臺灣之子,其母親就是來自越南,然而我們對越南的理解,卻只有歷史課本中那一、兩行文字,僅知是一個共產國家統治的落後地區。當我們在大啖越南美食時,能否對這些移居在臺灣的新住民多一些同理與支持,因為,他們是臺灣這個多元國度的新動能。 ──蔡宜岑|高雄市民族國中歷史科教師 來自不同時空、背景與文化的兩群人,如同兩條平行線的生命歷程,在因緣際會下交會,留下珍貴的歷史紀錄,撼動人心的不只是書中的故事,成書背後的因緣,同樣令人動容。 ──李蔡彥|政治大學校長 這本《抵達安康》,可能是目前最全面的書寫。「仁德專案」的越南難民集中在木柵安康社區,作者群以此地為地理核心,深度訪談在周圍開店的越南華僑。……是無可取代的個人生命史,也是當今臺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在臺灣歷史書寫的軌跡中,很少看見同這本書一般的歸國華僑視野。題材難得之外,大學生們生氣蓬勃的筆觸及願意關懷的精神更是令人欣喜。 ──呂昱達|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創辦人 作者简介  · · · · · · .intro p{text-indent:2em;word-break:normal;} 編者簡介 高雅寧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異地安身:臺灣的東南亞故事》主編。2014年冬天第一次到越南北部少數民族地區趕廟會,跟越南結下不解之緣,2018年開始在政大周邊社區進行社會服務,結識了從越南移居來臺的移民,開啟了移民生命史的訪談工作,並促成此書的誕生。目前致力於移民兒童華語教學的推動,並著手跨國銜轉學生的教育民族誌寫作,希望以華語教學與民族誌寫作做為一種行動,打造移民兒童的社區支持網。 作者簡介 王光輝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生。生於馬來西亞,畢業於澳大利亞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曾在澳大利亞從事移民相關行業。2012年決定重返校園,2016年獲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移民社會研究,特別是海外華人歷史與文化之研究。 江婉琦 臺南關廟人,先後受過電影與人類學的訓練,在大學困惑6年後,從政治大學民... (展开全部) .intro p{text-indent:2em;word-break:normal;} 編者簡介 高雅寧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異地安身:臺灣的東南亞故事》主編。2014年冬天第一次到越南北部少數民族地區趕廟會,跟越南結下不解之緣,2018年開始在政大周邊社區進行社會服務,結識了從越南移居來臺的移民,開啟了移民生命史的訪談工作,並促成此書的誕生。目前致力於移民兒童華語教學的推動,並著手跨國銜轉學生的教育民族誌寫作,希望以華語教學與民族誌寫作做為一種行動,打造移民兒童的社區支持網。 作者簡介 王光輝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生。生於馬來西亞,畢業於澳大利亞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曾在澳大利亞從事移民相關行業。2012年決定重返校園,2016年獲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移民社會研究,特別是海外華人歷史與文化之研究。 江婉琦 臺南關廟人,先後受過電影與人類學的訓練,在大學困惑6年後,從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畢業。在學時經常在學校外的世界探索,自2015年開始關注移工、移民議題,2022年出版書籍《移工怎麼都在直播》,獲2022年Openbook好書獎、臺灣金鼎獎、讀墨年度華文大獎非文學類前十大作者。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吳姿樺 政治大學民族所碩士,臺中人,自國中便啟發對歷史的愛好,北上求學已逾十年。研究所踏入民族學的領域,結合田野方法與文獻資料完成論文,研究領域為清史、臺灣歌仔戲性別議題,目前從事教育相關行業。 周兆鴻 周兆鴻,馬來西亞沙巴人,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學士,現為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媒體研究系專任講師。 曾擔任政治幕僚、獨立書店店員、行銷規劃與公關執行員、在臺北創業賣過海南雞飯。相信多元、渴望和平;喜歡叩問強權,關懷弱勢。 金其琪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生。生於中國浙江,30歲前於北京、香港獨自生活,在臺北生活數年。創作《流離之書》,小誌《Collecting Blue》,Podcast《Kiki的聲音筆記》。曾獲卓越新聞獎,臺灣文學基地駐村作家。 洪敏真 電視媒體從業人員,現居高雄,特別關注族群文化、母語復振、人權、長期照護等高齡生活及在地老化等議題。 求學經歷從族群文化到紀錄短片拍攝製作、多媒體網頁製作,臺、華、英語三語主持轉播、節目企劃、採訪配音、網路節目製作。 於政治大學攻讀傳播研究所,加入政大「興隆安康.共好文山」USR計畫與安康社區結緣,願和平,不分貴賤,共享、同樂,持續共好! 宮相芳 民族學系老手、育兒界新手,在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打滾近十年,進入育兒界僅3年,目前育有兩寶。在陪伴孩子的同時,努力擠出時間寫些文字,讓腦袋及身體感受短暫自由的新鮮氣息。常聽人們比喻寫文章如同孕育小孩,寫不出來即難產、寫完後的成品如同自己的小孩般極富成就感,是的是的,全天下的母親都是如此。民族學讓我成為一個人,帶給我無比厚實的底蘊,向內觀照自己的生命,並讓我在向外觀看事物時,能看見更多不同的樣貌。 徐俊文 桃園新屋客家人,政治大學民族所碩士,《異地安身:臺灣的東南亞故事》收錄之〈【遷移vs.認同】一個來自臺灣的「𠊎人」〉作者。 大學時期,因為越南移工朋友關係,開始接觸越南及學習越南語,並探究東南亞華人認同與社會關係。前往越南讀書後,2023年以越南客語人群𠊎人研究獲得「客家研究優秀碩士論文獎」。短暫地在泰國清萊擔任華語教師,並從事客家相關事務,推廣客家文化中。 陳亮妤 臺南人,政治大學民族所碩士,平時關注原住民族土地、永續社會等議題,現為國科會計畫助理。 陳品鴻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畢業。彰化人,臺馬新住民二代。對東南亞移民議題感興趣,並於大學修習相關課程。曾參與《流連民族學電子報》編撰、於公共人類學課程規劃跨國銜轉生葉家明畢業的畫展。 彭翠瑛 越南籍華人,臺灣廣播電臺越南語節目主持人。初來臺時就讀國立臺東大學學士班,開始認識多元文化社會,後就讀政治大學傳播碩士學位學程,並參與USR計畫,結緣校園與社區夥伴,進而關注新住民、跨國銜轉學生、移民等議題。 曾祥宇 字湘君(父母起的),號傻凡(自己起的),諡號還沒想到。但這年頭沒人在乎字號,所以只是取著好玩。 政治大學民族所碩士,臺中南屯楓樹里人,外省第三代,專情領域是神話傳說與民間故事。曾任政治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專任助理,並在科博館擔任考古現場人員,親歷龍井、鹿寮、牛埔等考古遺址發掘與環評工作。 黃馨慧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與統計系雙學位畢業。曾和安康社區及政治大學校園中來自東南亞的合作夥伴,共同規劃以移動故事為主題的展覽「移動者的旅行箱」。目前投身於博物館的教育推廣領域。 詹佳惠 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中國文學系畢業,曾任政大「興隆安康.共好文山」USR計畫社區與兒童華語班華語教師、北部大專院校華語講師。有著藝術家性格,卻以教育為志業,並樂此不疲。數年來的教學體悟是:成功的語言教學由師生雙方共同成就,如樂團指揮與各部樂手,共譜和諧有序的動人樂章。期許每位華語生都能透過華語學習,察覺「他者」與「自我」在語言文化上的異同,知己知彼,進而照見更多真實自我。 廖啟均 臺南人,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畢業,曾任政治大學「興隆安康.共好文山」USR計畫兼任助理,目前是一名北漂的上班族。 蔡佳璇 獨立影像工作者,現居臺北,特別關注女性、兒童、多元性別、跨國移動等議題。 求學經歷從科學跨越到人文,再游移到影像。於大學時期受《T婆工廠》啟蒙與感動,2016年起投入影視製作領域,並進入政治大學傳播研究所。 2019年完成第一部紀錄片作品《游移之身》,獲得新北市紀錄片獎第二名,入選臺灣國際酷兒影展、臺灣國際女性影展 羅漪文 出生於越南西貢,13歲移居臺北,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曾獲第8屆臺北文學獎散文首獎,第24屆臺北文學獎寫作年金入圍。著有《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 目录  · · · · · · 推薦序:在理解與共融中記述──政大USR與社區邁向共榮共好的最佳見證!/李蔡彥 推薦序:在縫隙中發光的阿姨/張正 導言:從自由到安康──那些社會、歷史課本沒有說的故事/高雅寧 第一部 戰爭來了、越共來了:1970年代 第一章 從自由到安康:有兩個名字的女人/黃馨慧、蔡佳璇 第二章 劉家的小城故事:從西貢到木柵/陳亮妤、曾祥宇 · · · · · · (更多) 推薦序:在理解與共融中記述──政大USR與社區邁向共榮共好的最佳見證!/李蔡彥 推薦序:在縫隙中發光的阿姨/張正 導言:從自由到安康──那些社會、歷史課本沒有說的故事/高雅寧 第一部 戰爭來了、越共來了:1970年代 第一章 從自由到安康:有兩個名字的女人/黃馨慧、蔡佳璇 第二章 劉家的小城故事:從西貢到木柵/陳亮妤、曾祥宇 第三章 說越南話的米線店老闆:跨越世紀的遷移/徐俊文 第二部 申請逃往臺灣:1980-1990年代 第四章 企業千金黎美勤:鄰居以為我們什麼也不懂/洪敏真、廖啟均 第五章 計程車司機威哥:逃往臺灣的富家子/金其琪、陳品鴻 第六章 木柵市場的阿姨:太平角落/羅漪文 第三部 結婚了,然後呢: 姊姊妹妹們的臺灣生意 第七章 美玲姐的無名越南小吃店:隱形的燈塔/王光輝 第八章 秀君、春莊、秋梅的美甲店:指尖的自由/江婉琦、周兆鴻 第四部 月亮不一樣:文化與身分衝突中成長的小月亮 第九章 素素、翠翠老師的故事:分發鑰匙的人/詹佳惠、宮相芳、彭翠瑛 第十章 小月亮陽陽的故事/吳姿樺 · · · · · · (收起) var answerObj = { TYPE: 'book', SUBJECT_ID: '36791752', ISALL: 'False' || false, USER_ID: 'None' } 喜欢读"抵達安康"的人也喜欢  · · · · · · 綠色牢籠 流離之書 冷戰下的「臺灣研究」 非法公司 歷史記憶的倫理 革命前的寧靜 法律人类学 強制移住 性別、主體性、重構生命世界 血肉與外傷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 · · · 热门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function () { if (window.SUBJECT_COMMENTS_SECTION) { // tab handler SUBJECT_COMMENTS_SECTION.createTabHandler(); // expand handler SUBJECT_COMMENTS_SECTION.createExpandHandler({ root: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mment-list-wrapper'), }); SUBJECT_COMMENTS_SECTION.createVoteHandler({ api: '/j/comment/:id/vote', root: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mment-list-wrapper'), voteSelector: '.vote-comment', textSelector: '.vote-count', afterVote: function (elem) { var parentNode = elem.parentNode; var successEle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pan'); successElem.innerHTML = '已投票'; parentNode.removeChild(elem); parentNode.appendChild(successElem); } }); } })() 我要写书评 抵達安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document').ready(function () { $.get(`/subject/36791752/annotation_html`, function (r) { $('.annotation').html(r.html); }); });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 + 加入购书单 $(document).ready(function() { $('.impression_track_mod_buyinfo').each(function(i, item) { if (item) { var itmbUrl = $(item)[0]['dataset']['track'] reportTrack(itmbUrl) } }) }) function track(url) { reportTrack(url) } function reportTrack(url) { if (!url) { return false } $.ajax({ url: url, dataType: 'text/html'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歷史人文@聯經 (议场猴话研究) 旅臺閱讀記錄一 (Chopin J.F.YU) 立此存照3 待(不)读/购 (🦉的瓦涅密) 港台 备 (无糖捣蛋) 书单|2024閱讀記錄 (Chopin J.F.YU) 谁读这本书?  · · · · · · Zenc. 6月5日 想读 食困 5月16日 想读 费什 4月6日 想读 Shumuzhenmei 4月6日 想读 > 2人在读 > 3人读过 > 72人想读 (function (global) { if(!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 { 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 = function(className) { return this.querySelectorAll("." + className); }; Element.prototype.getElementsByClassName = 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 } var articles = global.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article'), asides = global.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aside'); if (articles.length > 0 && asides.length > 0 && articles[0].offsetHeight >= asides[0].offsetHeight)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middle_right'); } })(this); 二手市场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抵達安康的评论: feed: rss 2.0 (function (global) { var body = global.document.body, html = global.document.documentElement; var height = Math.max(body.scrollHeight, body.offsetHeight, html.clientHeight, html.scrollHeight, html.offsetHeight); if (height >= 2000)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bottom_super_banner'); } })(this);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 $(function(){ $('.add2cartWidget').each(function() { var add2CartBtn = $(this).find('.add2cart'); var inCartHint = $(this).find('.book-in-cart'); var deleteBtn = inCartHint.find('.delete-cart-item'); deleteBtn.click(function(e) { e.preventDefault(); $.post_withck('/cart', {remove: this.rel}, function() { add2CartBtn.show(); inCartHint.hide(); }); }); }); }); (function (global) { var newNode = global.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existingNode = global.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adSource = '//erebor.douban.com/', userId = '', browserId = '737zGd6sR6g', criteria = '7:转型与发展(东亚)|7:纪实|7:社会学|7:港台|7:台湾|7:人类学|7:人文|3:/subject/36791752/', preview = '', debug = false, adSlots = ['dale_book_subject_top_right', 'dale_book_subject_middle_mini']; global.DoubanAdRequest = {src: adSource, uid: userId, bid: browserId, crtr: criteria, prv: preview, debug: debug};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concat(adSlots); newNode.setAttribute('type', 'text/javascript'); newNode.setAttribute('src', '//img1.doubanio.com/NWQ3bnN2eS9mL2FkanMvYjFiN2ViZWM0ZDBiZjlkNTE1ZDdiODZiZDc0NzNhNjExYWU3ZDk3My9hZC5yZWxlYXNlLmpz?company_token=kX69T8w1wyOE-dale'); newNode.setAttribute('async', true); existingNode.parentNode.insertBefore(newNode, existingNode); })(this); var _paq = _paq || []; _paq.push(['trackPageView']); _paq.push(['enableLinkTracking']); (function() { var p=(('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 : 'http'), u=p+'://fundin.douban.com/'; _paq.push(['setTrackerUrl', u+'piwik']); _paq.push(['setSiteId', '100001']); var d=document, g=d.createElement('script'), s=d.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g.type='text/javascript'; g.defer=true; g.async=true; g.src=p+'://s.doubanio.com/dae/fundin/piwik.js'; s.parentNode.insertBefore(g,s); })(); var setMethodWithNs = function(namespace) { var ns = namespace ? namespace + '.' : '' , fn = function(string) { if(!ns) {return string} return ns + string } return fn } var gaWithNamespace = function(fn, namespace) { var method = setMethodWithNs(namespace) fn.call(this, method) } var _gaq = _gaq || [] , accounts = [ { id: 'UA-7019765-1', namespace: 'douban' } , { id: 'UA-7019765-16', namespace: '' } ] , gaInit = function(account) { gaWithNamespace(function(method) { gaInitFn.call(this, method, account) }, account.namespace) } , gaInitFn = function(method, account) { _gaq.push([method('_setAccount'), account.i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google',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baidu', 'w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so', 'w'])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youdao',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360.cn',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gou', 'query']) if (account.namespace) {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douban'])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网'])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www.douban.com']) } if (account.namespace === 'douban') { _gaq.push([method('_setDomainName'), '.douban.com']) }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1, 'responsive_view_mode', 'desktop', 3])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2, 'login_status', '0', 2]); _gaq.push([method('_trackPageview')]) } for(var i = 0, l = accounts.length; i < l; i++) { var account = accounts[i] gaInit(account) } ;(function() { var ga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ga.src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ssl' : 'http://www') + '.google-analytics.com/ga.js'; ga.setAttribute('async', 'true'); document.documentElement.firstChild.appendChild(ga); })()

目录
推薦序:在理解與共融中記述──政大USR與社區邁向共榮共好的最佳見證!/李蔡彥
推薦序:在縫隙中發光的阿姨/張正
導言:從自由到安康──那些社會、歷史課本沒有說的故事/高雅寧
第一部 戰爭來了、越共來了:1970年代
第一章 從自由到安康:有兩個名字的女人/黃馨慧、蔡佳璇
第二章 劉家的小城故事:從西貢到木柵/陳亮妤、曾祥宇
第三章 說越南話的米線店老闆:跨越世紀的遷移/徐俊文
第二部 申請逃往臺灣:1980-1990年代
第四章 企業千金黎美勤:鄰居以為我們什麼也不懂/洪敏真、廖啟均
第五章 計程車司機威哥:逃往臺灣的富家子/金其琪、陳品鴻
第六章 木柵市場的阿姨:太平角落/羅漪文
第三部 結婚了,然後呢: 姊姊妹妹們的臺灣生意
第七章 美玲姐的無名越南小吃店:隱形的燈塔/王光輝
第八章 秀君、春莊、秋梅的美甲店:指尖的自由/江婉琦、周兆鴻
第四部 月亮不一樣:文化與身分衝突中成長的小月亮
第九章 素素、翠翠老師的故事:分發鑰匙的人/詹佳惠、宮相芳、彭翠瑛
第十章 小月亮陽陽的故事/吳姿樺
(展开全部)

经典金句(4)
​​關於戰爭與流離​​:“我們不是自願離開家園的,是戰火逼我們走的。但走到哪裡,心裡總惦記著老家的米香、媽媽做的米粉。”——一位1970年代因戰亂赴台的越南老婦(反映戰爭對個體生活的摧毀與鄉愁)。
​​關於移民適應的艱辛​​:“在台灣做計程車司機,聽得懂客戶說的每一句台語,但說出來總覺得舌头打結。我們學會了說‘你好’‘謝謝’,但學不會說‘這是我的家’。”——一位越南計程車司機(體現文化差異下的身份困惑)。
​​關於身份認同的掙扎​​:“我是越南人,也是台灣人嗎?孩子們在學校說自己是台灣人,我卻總覺得自己像個‘外來者’。但每次聞到越南春捲的香味,我又確定自己是越南人。”——一位在台灣經商的越南女性(展現移民的雙重身份認同)。
​​關於希望與重生​​:“我們離開越南時,以為永遠回不去了。但現在,我能在台灣開一家美甲店,供孩子讀大學,這就是我們的‘安康’——不是回到過去,而是在新地方活出新的希望。”——一位越南美甲店老闆(傳達移民在新環境中的韌性與重生)。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