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鲍姆加特纳》书籍简介​​
​​作者​​:[美]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
​​出版信息​​:2025年6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 9787559879974,精装本,定价66元,页数256页,译者陈正宇。
​​核心内容​​:
主人公西摩·鲍姆加特纳(哲学教授)在妻子安娜因游泳事故意外去世后,陷入孤独与记忆的迷宫。他通过整理安娜的遗物、追溯家族移民史(父母从乌克兰逃亡至美国),试图在破碎的生活中寻找联结的意义。小说以“幻肢综合征”为隐喻,探讨失去挚爱后的精神创伤、偶然性对人生的摧毁,以及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脆弱性。

​​创作背景与文学价值​​
​​奥斯特的文学绝唱​​:
2022年奥斯特确诊癌症后创作此书,2024年4月去世,本书成为其遗作。他摒弃早期后现代主义实验风格,采用简洁诗意的叙事,被评价为“用生命最后的火焰点燃的寓言”。
​​双重哀悼的叙事​​:
个人层面:鲍姆加特纳的“幻肢综合征”象征失去爱人的持续性创伤;
集体层面:通过家族移民史与特朗普时代的美国社会现实(如MAGA运动),展现个人哀悼与国家认同危机的共振。
​​存在主义哲思​​:
奥斯特借角色之口提出:“人生充满危险,意外随时可能来临。没有认真生活过的人,才不理解真实。” 直指生命的脆弱性与存在的荒诞性。

《鲍姆加特纳》书籍简介​​ ​​作者​​:[美]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 ​​出版信息​​:2025年6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 9787559879974,精装本,定价66元,页数256页,译者陈正宇。 ​​核心内容​​: 主人公西摩·鲍姆加特纳(哲学教授)在妻子安娜因...(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2024) 美国小说家、回忆录作家、诗人、电影导演。 作品曾入围国际都柏林文学奖、布克奖,获法国美第奇文学奖、美国文学艺术学院奖、阿斯图里亚斯亲王文学奖等。 代表作有《孤独及其所创造的》《纽约三部曲》《月宫》《幻影书》《布鲁克林的荒唐事》《4321》等,小说《鲍姆加特纳》成为其绝笔。2024年4月30日,奥斯特因癌症去世。 —————————————————— 陈正宇 青年译者,香港城市大学翻译硕士,已出版译作《骰子人生》《金山的成色》《在曼哈顿长大》《平原》等。


经典金句(16)
​“孤独真要命,它会一点一点将你彻底吞噬。”​​
——开篇独白,奠定全书“失丧与救赎”的基调 。
​​“没有与他人的联系,就没有生活。而如果你足够幸运,能与另一个人建立如此紧密的联系,以至于你把对方看得和自己一样重要,那么生活将不仅仅成为一件可能的事,它会成为一件美好的事。”​​
——鲍姆加特纳对爱的终极定义,揭示人际联结的本质 。
​​“人生充满危险,意外随时可能来临。你清楚这点,我也清楚,所有人都清楚——如果有谁不清楚,那他就没有认真生活过。”​​
——心理咨询师对话,直指生命无常的普遍性 。
​​“当肉身行至终点,唯有故事能在时间灰烬中续写永恒。”​​
——全书核心隐喻,呼应奥斯特创作观:故事是抵抗遗忘的锚点 。
​​“幻肢不是伤口,而是爱的幽灵。它提醒你,曾经完整的人已永远残缺。”​​
——鲍姆加特纳对“幻肢综合征”的哲学化解读,隐喻失去的本质 。
​​“我们虚构故事,因为真实人生永远带着未完成的遗憾。”​​
——奥斯特借角色之口自述创作动机,消解传统小说的完整性追求 。
​​“历史不是过去的尘埃,而是钉在肉体上的倒刺。”​​
——鲍姆加特纳追溯家族移民史时的顿悟,揭示个体与集体创伤的共生 。
​​“特朗普时代的美国?那不过是群魔乱舞的旋转木马,而我们都是困在上面的木偶。”​​
——对政治极化的辛辣讽刺,展现奥斯特晚期创作的社会批判转向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