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柏格森哲学词汇》(Le vocabulaire de Bergson)是2025年5月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柏格森哲学核心概念解析著作,作者是法国柏格森研究专家、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弗雷德里克·沃姆斯(Frédéric Worms),译者为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董树宝

核心定位与结构
本书以辞典形式系统梳理柏格森哲学的关键术语,遵循“哲学家需在其自身语言中理解”的原则,将柏格森的哲学概念分为三个层次:

​定性层面​:通过概念本身的定义及与其他概念的关系,初步理解其内涵;
​专业与批判层面​:将术语置于柏格森学说体系及学术争议网络中,揭示其理论关联与批判性;
​强度发展层面​:呈现概念在柏格森思想中的动态演变,体现其哲学思想的“强度”(即核心生命力)

内容特色
​原典引证​:每个词条均标注柏格森原著出处(如《物质与记忆》《创造进化论》等),忠实还原思想原貌;
​工具性与导读性结合​:按字母顺序排列,既适合按需查阅,也可作为系统性研读柏格森哲学的指南;
​学术严谨性​:作者沃姆斯作为柏格森研究权威,结合历史争议与现代意义,对术语进行深度阐释,兼顾入门读者与研究者的需求

目录示例
书中涵盖柏格森哲学的核心词汇,如“行动”“情感(感觉)”“艺术”“绵延”“生命冲动”“直觉”“自由”“物质”“记忆”“形而上学”等,每个词条均包含“定义”“理论背景”“哲学意义”三级结构

《柏格森哲学词汇》(Le vocabulaire de Bergson)是2025年5月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柏格森哲学核心概念解析著作,作者是法国柏格森研究专家、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弗雷德里克·沃姆斯(Frédéric Worms),译者为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董树宝 。 核心定位与结构 本书以辞...(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沃姆斯(Frédéric Worms,1964—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研究专家,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校长,著有《关怀与政治》(2012)、《20世纪的法国哲学》(2009)、《柏格森或生命的两种意义》(2004)等。 -译者简介- 董树宝,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西方文论、艺术理论与法国当代哲学的研究与翻译工作,著有《影像的叛逆:法国当代哲学的艺术之思》,译有《知识考古学》、《意义的逻辑》、《〈荒岛〉及其他文本:文本与访谈(1953—1974)》、《混沌互渗》、《东风:法国知识分子与20世纪60年代的遗产》、《德勒兹哲学词汇》等。

目录
目录
前言
参考书目注释(与缩写)
行动
情感(感觉)
艺术
大脑
滑稽
意识
创造
上帝
绵延
生命冲动
空间
精神
虚构功能
一般观念
影像
无意识
本能
智能
强度(灵活的概念)
直观
自由
物质
记忆
形而上学
运动
质的多重性
神秘主义
虚无
知觉
哲学
实在论/观念论
宗教
科学
同时性
生命
(展开全部)

经典金句(17)
​关于“直觉”与“分析”的对立​(认识论核心):
“要像行动者那样思考,要像思考者那样行动。”
“我们必须作为思索的人而行动,作为行动的人而思索。”
(注:柏格森认为,传统的“分析”思维(理智)是对事物的静态拆解,而“直觉”是“理智的同情”,能让人“进入对象内部”,把握其动态本质;真正的哲学需结合二者。)
​关于“生命冲动”与“创造”​​(本体论核心):
“实在就是可动性,没有已造成的事物,只有正在创造的事物。”
(注:柏格森提出“生命冲动”是宇宙的本质动力,它推动万物不断“创造”,而非遵循固定规律;生命的本质是“生成”(becoming),而非“存在”(being)。)
​关于“绵延”与“时间”​​(时间哲学核心):
“秩序之外有混乱,进步之外退步。”
(注:“绵延”是柏格森提出的“动态时间”概念,指生命体验中连续、不可分割的流动过程;它不同于物理时间的“空间化”(如钟表的刻度),而是强调时间的“质性”与“创造性”。)
​关于“虚荣心”与“道德”​​(伦理学视角):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注:柏格森从人性本质出发,认为虚荣心是人类追求认可的自然倾向,但过度的虚荣会导致道德扭曲;真正的道德需超越虚荣,回归内在的真实体验。)
​关于“自由”与“决定论”​​(自由意志论):
“行动是必需品,思辨是奢侈品。”
(注:柏格森反对机械决定论,认为人的自由源于“生命冲动”的创造性;行动是自由的体现,而思辨(理性分析)是对自由的束缚。)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