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奥尔特曼传》书籍简介
《奥尔特曼传》是全球首部关于​​山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的独家采访传记,由资深科技记者​​周恒星​​(Pandaily创始人、《硅谷钢铁侠》中文版译者)撰写,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11月出版。本书以​​近10年对奥尔特曼的直接观察与一手信息​​为基础,聚焦这位​​ChatGPT之父、OpenAI创始人兼CEO​​的人生轨迹与AI帝国崛起历程,结合其早年成长、创业经历、OpenAI关键事件(如成立、ChatGPT发布、董事会“政变”)及未来蓝图,呈现了一位“科技狂人”与“理想主义者”的双重形象。

核心内容概述
​​成长轨迹​​:
奥尔特曼1985年出生于美国圣路易斯,8岁接触电脑并爱上编程,16岁公开出柜(当时美国社会对同性恋接纳度低),展现出“无视规则”的特质。2003年进入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选修AI课程并在吴恩达实验室实习,埋下“用技术改变世界”的种子。2005年辍学创业,创立社交应用Loopt(后以4300万美元被收购),28岁出任硅谷知名创业孵化器YC总裁(当时年仅29岁),主导对Airbnb、Dropbox等明星公司的投资,奠定硅谷“社交中心”地位。
​​OpenAI的崛起​​:
2015年,奥尔特曼与埃隆·马斯克等人共同创立OpenAI,初衷是“确保AI发展造福全人类”(非营利定位)。2017年,他意识到谷歌Transformer论文的潜力,全力投入研发,2018年推出GPT-1,2020年推出GPT-3(接近人类文本生成能力),推动OpenAI从“弱势团队”变为“AI领域王者”。为解决资金问题,2019年OpenAI转型为“有限盈利”公司(引入微软10亿美元投资),2020年通过API商业化(引发开源社区争议),但为公司带来数十亿美元收入。
​​权力与挑战​​:
2023年11月,OpenAI董事会宣布奥尔特曼辞去CEO并退出董事会(“政变”事件),引发全球关注。但700多名员工以“集体辞职”要挟,迫使董事会请回奥尔特曼。书中以内部视角揭示了这一事件的隐秘细节(如技术快速发展与社会伦理责任的矛盾),并分析了其背后的“技术加速主义”与“有效利他主义”理念碰撞。
​​未来愿景​​:
奥尔特曼的“世界蓝图”涵盖核聚变、加密货币、基本收入制度等领域,他认为“未来100年的技术进步将超过人类历史上的总和”,希望通过AI与核能打造“丰盛世界”,解放人类自由。此外,他还涉足加州州长竞选,展现其对“掌控未来”的野心。

《奥尔特曼传》书籍简介 《奥尔特曼传》是全球首部关于​​山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的独家采访传记,由资深科技记者​​周恒星​​(Pandaily创始人、《硅谷钢铁侠》中文版译者)撰写,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11月出版。本书以​​近10年对奥尔特曼的直接观察与一手信息​​为基础,...(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恒星  国际媒体Pandaily创始人。Pandaily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面向海外报道中国科技和商业,海外社交媒体有数百万关注者。 12年资深科技记者,《中国企业家》前科技记者和极客公园前主笔,采访过一众全球科技领袖并保持长期交流。 曾常驻硅谷多年,长期追踪报道硅谷前沿公司和技术。是第一个采访马斯克的中国记者,《硅谷钢铁侠》中文版译者。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信息系统硕士,业余冲浪教练。

目录
推荐序 硅谷“新王”——山姆·奥尔特曼
周鸿祎
360集团创始人
第一部分 从孵化OpenAI到打造ChatGPT
第一章 悄悄来临的AI革命
第二章 OpenAI的成立
第三章 从零到一
第四章 临危受命
第五章 战时CEO
第二部分 权力的游戏
第六章 硅谷的“宗教战争”
第七章 董事会的阴谋
第八章 峰回路转
第九章 有限与无限游戏
第三部分 硅谷金童
第十章 年少时期:从圣路易斯到硅谷
第十一章 创业阶段:总能促成交易的硅谷金童
第十二章 掌舵YC:走向硅谷中心,交最有权势的朋友
第十三章 改造YC:面向未来
终 章 山姆的世界蓝图
后 记 为什么是奥本海默?
致 谢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经典金句(17)
《奥尔特曼传》金典台词及解读
书中虽未直接引用奥尔特曼的大量原话,但通过其言行与作者分析,可提炼出以下​​核心观点​​(结合书中描述与语境):
1. ​​关于技术与未来​​
“总有一天,这台电脑将学会思考。”(童年对AI的憧憬)
解读:奥尔特曼8岁时收到苹果Macintosh LC II电脑,开始学习编程。他坚信“电脑能学会思考”,这一信念贯穿其职业生涯,成为他创立OpenAI、推动AI研发的原始动力。正如他在书中所言:“AI是改变世界的核心力量,我愿用一生去实现它。”
2. ​​关于理想与现实​​
“没有足够的算力,理想只是空谈。”(OpenAI转型“有限盈利”的逻辑)
解读:2018年,OpenAI因资金短缺陷入困境(马斯克退出后带走资金)。奥尔特曼意识到,“理想需要算力支撑”,于是推动OpenAI转型为“有限盈利”公司(引入微软投资),通过商业化获取资金,继续推进AGI(通用人工智能)研发。他认为:“只有盈利,才能持续推动技术进步,否则理想只是空中楼阁。”
3. ​​关于技术与伦理​​
“如果人类不再是适者生存的物种,我们可能会消失。在某种意义上,这是程序按指令来完成的结果。但作为一个被编程为生存和繁衍的人类,我觉得我们应该与之抗争。”(对AI风险的思考)
解读:奥尔特曼在吴恩达实验室实习时,接触到“适应性函数”(评估程序生存能力的指标),意识到AI可能超越人类。他虽推动AI研发,但强调“要与之抗争”——即通过技术手段(如伦理框架、监管)确保AI“服务于人类”,而非“取代人类”。
4. ​​关于成功与成长​​
“在年轻就要无所畏惧、敢想敢做,因为你没有什么担心可失去的。”(对创业的建议)
解读:奥尔特曼的创业经历(Loopt、YC、OpenAI)均始于“年轻”(25岁前)。他认为,年轻人的优势是“没有顾虑”,敢于尝试新事物(如辍学创业、挑战谷歌)。正如他在YC期间对创业者所言:“别怕失败,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
5. ​​关于未来与责任​​
“未来100年的技术进步将超过人类历史上的总和。”(对技术加速的预测)
解读:奥尔特曼认为,AI、核聚变、生物科技等技术将推动“技术加速”,未来100年的进步将远超过去。他呼吁“人类要做好准备”,通过教育、伦理框架应对技术带来的挑战。正如他在书中所言:“技术是工具,关键是我们如何使用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