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春琴抄》书籍简介​​
​​作者与创作背景​​
《春琴抄》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1886-1965)的代表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933年。小说以明治时期大阪道修町的药商家庭为背景,融合日本古典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手法,探讨美、虐恋与精神升华的主题。谷崎润一郎因《细雪》《疯癫老人日记》等作品闻名,曾获日本文化勋章,并多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核心内容与情节​​
​​主仆畸恋​​:
盲女春琴(本名鵙屋琴)因幼年失明而专攻三味线琴艺,性格孤傲乖僻,对仆人佐助施加严苛训练,却逐渐形成复杂的情感依赖。
佐助自幼侍奉春琴,忍受其虐待,最终在春琴遭毁容后,用针刺瞎双眼,以“永驻记忆中的完美”回应背叛,成为小说最震撼的情节。
​​叙事结构​​:
采用双线叙事:主线为佐助与春琴的虐恋,支线通过弟子利太郎的复仇事件与墓地考证,揭示春琴毁容真相(被嫉妒的徒弟用沸水毁容)。
​​主题思想​​:
​​美与痛的辩证​​:春琴的容貌与琴艺象征“绝对美”,佐助的自残行为将肉体痛苦升华为精神永恒,体现“美需以牺牲现实为代价”的哲学。
​​官能与禅意​​:三味线琴弦的触觉、痛觉与视觉的消逝交织,暗含日本禅宗“无常观”与“物哀美学”。
​​版本与译本​​
​​日本原版​​:1933年由中央公论社出版,收录于《谷崎润一郎全集》。
​​中文译本​​:
​​郑民钦译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经典译本,保留原文阴翳文风。
​​竺家荣译本(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新增《阴翳礼赞》等随笔,强化美学阐释。
​​廖雯雯译本(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侧重故事性,附译者导读。

《春琴抄》书籍简介​​ ​​作者与创作背景​​ 《春琴抄》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1886-1965)的代表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933年。小说以明治时期大阪道修町的药商家庭为背景,融合日本古典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手法,探讨美、虐恋与精神升华的主题。谷崎润一郎因《细雪》《疯癫老人日记》等作品闻...(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谷崎润一郎 たにざき じゅんいちろう 1886年7月24日-1965年7月30日 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 代表作: 小说《春琴抄》、《细雪》 随笔集《阴翳礼赞》 译者 曹曼 毕业于北京大学。 日语文学学士、艺术硕士。 现为编辑、译者。 主要译著有《我是猫》《春琴抄》等。


经典金句(21)
经典台词与哲思摘录​​
​​关于美与牺牲​​
​​“我愿永生永世做您的盲人,这样便能永远留住您最美的模样。”​​
——佐助刺瞎双眼时的独白,揭示“美需以自我毁灭为祭品”的极端美学观。
​​“毁容后,师傅才真正成为我心中不朽的佛像。”​​
——佐助对春琴容貌的宗教式崇拜,体现“残缺美”的升华。
​​关于爱与权力​​
​​“你虽为仆人,却比主人更懂得如何驾驭人心。”​​
——春琴对佐助的矛盾态度,映射主仆关系中权力与依附的博弈。
​​“疼痛是通往永恒的阶梯,而你已踏上了最后一级。”​​
——佐助自残后对春琴的告白,将肉体痛苦转化为精神救赎。
​​关于感知与存在​​
​​“失明后,我才听见三味线的灵魂在琴弦中哭泣。”​​
——春琴对艺术的觉醒,暗示感官剥夺反而激发内在感知。
​​“师傅的手是月光做的,触碰时连呼吸都会凝固。”​​
——佐助对春琴的触觉描写,凸显官能崇拜的极致。
​​关于命运与抗争​​
​​“毁掉容颜的并非意外,而是我亲手埋葬的虚荣。”​​
——春琴临终前对毁容事件的忏悔,揭示人性傲慢的代价。
​​“若重获光明,我愿立刻忘记这世间所有风景。”​​
——佐助对现实的否定,将精神世界凌驾于物理存在之上。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