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书籍简介
《经典常谈》是中国现代散文名家、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朱自清(1898—1948)的经典文化普及读物,创作于1938—1942年西南联大任教期间,1946年首版,后被多家出版社多次再版(如中国三峡出版社2010年版、中华书局2020年版等),入选教育部中小学阅读指导目录,是中国传统文化入门启蒙的经典之作。
1. 成书背景与创作意图
朱自清身处抗日战争时期,目睹传统文化面临冲击,为降低古籍阅读门槛、激发大众对经典的兴趣,以“航向经典海洋”的启蒙理念,系统梳理中华传统典籍脉络,旨在传递“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的理念,让读者“见识经典一番”。
2. 内容结构与核心主题
全书以经、史、子、集为框架,分十三篇(部分版本为八章,内容一致),涵盖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与文体:
文字学基础:《说文解字》(汉字起源与演变);
经部经典:《周易》(卦爻辞与儒家哲学)、《尚书》(四代历史与号令)、《诗经》(春秋赋诗与孔子“诗教”)、《三礼》(礼仪制度与生活艺术)、《春秋》三传(劝惩作用与历史记载)、《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子部与集部:《战国策》(策士外交与战国历史)、《史记》《汉书》(史书体例与发展)、诸子(先秦思想流派)、辞赋(从《楚辞》到汉赋)、诗(从乐府到唐宋诗)、文(从卦爻辞到白话文的散文通史)。
书中不仅介绍经典的成书背景、思想体系与文化价值,更通过故事化叙述与问答体例,将晦涩的古籍转化为通俗流畅的白话文,兼顾学术性与普及性,是“一般人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
3. 版本与特色
权威版本:中华书局2020年版(叶圣陶作序,精编精校,无障碍阅读);
核心特色:以“小学”(文字学)为根基,串联经典脉络;强调“文化传承”而非“实用功能”;语言通俗浅近,如“预先看熟地图跟地理志,到新地方头头是道”(叶圣陶评)。
《说文解字》第一 \5
《周易》第二 \14
《尚书》第三 \22
《诗经》第四 \31
三礼第五 \39
《春秋》三传第六 \45
四书第七 \52
《战国策》第八 \59
《史记》《汉书》第九 \64
诸子第十 \79 辞赋第十一 \92
诗第十二 \101
文第十三 \115
附录一 诗多义举例 \137
附录二 王安石《明妃曲》\159
附录三 论“以文为诗”\162
附录四《古诗十九首释》前言\172
附录五《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