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张謇传》书籍简介
《张謇传》是研究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1853—1926)的经典传记,现有​​多个权威版本​​,涵盖学术研究与大众普及两类,以下为主要版本介绍:

1. ​​章开沅《张謇传》(2021年浙江古籍出版社)​​
​​作者​​:章开沅(1926—2021),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创始人,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内容​​:以张謇日记、信札、诗文等原始史料为基础,结合近代史背景,详述其从传统士绅转型为“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的一生。全书分“少壮篇”“转型篇”“鼎盛篇”“晚晴篇”,涵盖科举入仕、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等20余家企业)、教育兴邦(创立通州师范等370余所学校)、地方自治等核心经历。
​​特色​​:采用“参与的史学与史学的参与”理念,将历史研究与现实关怀结合,是近代史研究的典范之作,适合学术研究者与一般读者。
2. ​​卫春回《张謇评传》(2001年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卫春回,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史。
​​内容​​:分“生平篇”与“思想篇”,生平篇梳理张謇从传统绅士到实业家的转型轨迹(如创办南通大生纱厂、通海垦牧公司);思想篇分析其政治(宪政)、经济(民生)、教育(师范)等理念,探讨其融合中西文化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贡献。
​​特色​​:结合史料系统梳理其生平实践与思想体系,剖析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矛盾性,适合想深入了解张謇思想的研究者。
3. ​​张华《张謇传(青少版)》(2024年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作者​​:张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南通市张謇研究中心副会长,曾在张謇出生地创办纪念馆。
​​内容​​:专为青少年撰写,以“光荣与梦想”“责任与情怀”为主题,简述张謇从少年英才(冒籍考试)到“实业救国、教育兴邦”的传奇人生,涵盖创办370多所学校(如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均有其心血)、创立“全国第一”(中国首所师范学校、首所纺织学校)等事迹。
​​特色​​:语言通俗,案例生动,适合青少年了解张謇的爱国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张謇传》书籍简介 《张謇传》是研究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1853—1926)的经典传记,现有​​多个权威版本​​,涵盖学术研究与大众普及两类,以下为主要版本介绍: 1. ​​章开沅《张謇传》(2021年浙江古籍出版社)​​ ​​作者​​:章开沅(1926—2021),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中国辛...(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章开沅(1926-2021),祖籍浙江吴兴(今湖州),生于安徽芜湖,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1948年金陵大学肄业。1948年12月至1951年7月任教于中原大学政治研究室并兼读在职研究生。1951年7月至2014年3月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是享誉国际的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现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的创办人和领导人。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1984-1990)、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第一、二届评议组成员、召集人(1983—1990)。曾任华中师范大学荣誉资深教授、中国近代史所名誉所长,华中师范大学池田大作研究所名誉所长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

目录
一 少壮篇
(一)少年时代 …………………………………………………… 1
(二)冒籍风波 …………………………………………………… 5
(三)客幕之始 …………………………………………………… 9
(四)投入庆军 …………………………………………………… 16
(五)场屋蹉跌 …………………………………………………… 41
(六)经营乡里 …………………………………………………… 56
二 转型篇
(一)大魁天下 …………………………………………………… 67
(二)帝后党争 …………………………………………………… 79
(三)转变契机 …………………………………………………… 87
(四)状元办厂 …………………………………………………… 95
(五)维新变法 ………………………………………………… 120
(六)政变前后 ………………………………………………… 149
(七)“东南互保” …………………………………………… 165
三 鼎盛篇(上)
(一)宏图初展 ………………………………………………… 176
(二)立宪运动 ………………………………………………… 209
(三)地方自治 ………………………………………………… 264
四 鼎盛篇(下)
(一)辛亥前后 ………………………………………………… 292
(二)农商总长 ………………………………………………… 347
(三)大生兴衰 ………………………………………………… 380
四 晚晴篇
(一)老骥伏枥 ………………………………………………… 405
(二)夕阳无限好 ……………………………………………… 415
(三)鞠躬尽瘁 ………………………………………………… 462
附录一
大事年表 ………………………………………………………… 469
附录二
主要征引书目 …………………………………………………… 476
附录三
主要参考书目 …………………………………………………… 478
附录四
人名索引 ………………………………………………………… 481
附录五
图片索引 ………………………………………………………… 491
我与张謇研究(代后记)…………………………………………… 495
再版后记…………………………………………………………… 512
(展开全部)

经典金句(14)
《张謇传》中的经典台词(张謇本人言论)
张謇的言论多出自其著作、演讲或书信,集中体现了“实业救国、教育兴邦”的理念与“奋斗、诚信、担当”的精神,以下为代表性语句:
1. ​​关于人生价值与事业追求​​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故踊跃从公者,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 —— 张謇(《张謇全集》)
解读:张謇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留下“有用事业”,而非追求个人富贵。他以“做一分是一分”的务实态度,投身实业与教育,践行“与草木同生不与草木同腐”的价值追求。
2. ​​关于实业与教育的关系​​
“创设师范而先之以纱厂者,教育必资于经费,经费惟取诸实业,所谓实业为教育之母也。兴教育而从师范入手者,师范校乃小学师资所从出,小学乃教育之基础。” —— 张謇(《张謇全集》)
解读:张謇提出“实业为教育之母”的理念,认为教育需要实业提供经费支持(如大生纱厂利润用于办学);同时强调教育要从师范入手,培养小学师资,夯实教育基础。这一理念贯穿其“父教育、母实业”的实践。
3. ​​关于家风与奋斗​​
“门第不可依,成事在奋斗;家有万贯财,不如一本书;做人要忠诚,行事重操守。” —— 张謇(《家诫》)
解读:张謇集七位古人警言刻于石屏,作为家诫。“门第不可依”强调个人奋斗的重要性;“家有万贯财,不如一本书”体现其对知识的重视;“做人要忠诚,行事重操守”则是其对子孙的道德要求。这一家训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4. ​​关于报国与担当​​
“愿为小民尽稍有知见之心,不愿厕贵人受不值计较之气。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 张謇(《张謇全集》)
解读:张謇拒绝做“贵人”“高官”,选择为“小民”做事,体现了其“忧民报国”的情怀。他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而非追求个人官职与地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