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地海传奇3:地海彼岸》书籍简介
《地海传奇3:地海彼岸》(The Farthest Shore)是美国奇幻文学大师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K. Le Guin)“地海系列”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72年,曾获197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儿童图书类奖项。作为地海三部曲的终章(后续《Tehanu》为系列延续),本书延续了系列“魔法与平衡”的核心主题,以大法师格得(Ged,又称“雀鹰”)与英拉德王子亚刃(Ardan)的冒险为主线,探讨生死、欲望与自我认知的深刻命题。

故事梗概
故事始于地海世界的异常动荡:巫师失去真言与力量,工匠抛弃技艺,歌者遗忘诗歌,人们陷入对“永生”的疯狂追逐,却逐渐丧失对生命的感知。为追寻混乱根源,格得与年轻的亚刃王子踏上旅程,从神秘的龙屿出发,途经漂流民的海洋游群、死气沉沉的荒域,最终抵达无人涉足的“极远彼岸”。在那里,他们揭开了真相:有人为追求永生打开了“彼岸之门”,导致生死平衡被打破,幽冥之力侵入尘世。

主题与意义
本书延续了勒古恩一贯的哲思风格,以奇幻冒险为外壳,探讨“一体至衡”的宇宙法则——生死、光明与黑暗、欲望与克制,皆为生命的两面,缺一不可。格得与亚刃的成长不仅是对抗邪恶的过程,更是对“自我”的认知:格得学会接纳自身的局限,亚刃则在冒险中理解“责任”与“王权”的意义。

作者与影响
厄休拉·勒古恩与J.R.R.托尔金、C.S.刘易斯并称为“奇幻小说三大家”,其作品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叙事风格优美恬淡,充满对人性与世界的深刻洞察。村上春树曾表示,勒古恩是他最喜爱的女作家之一;宫崎骏也坦言,《地海传奇》系列是其动画创作的灵感来源。本书被译成20多种语言,是全球奇幻文学的经典之作。

《地海传奇3:地海彼岸》书籍简介 《地海传奇3:地海彼岸》(The Farthest Shore)是美国奇幻文学大师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K. Le Guin)“地海系列”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72年,曾获197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儿童图书类奖项。作为地海三部曲的终章(后续《Tehanu...(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厄休拉•勒古恩 (Ursula K. Le Guin, 1929— ) 美国重要奇幻科幻大师、女性主义文学家。与J.R.R.托尔金与C.S.刘易斯并称为“奇幻小说三大家”。她著有长篇小说20余部、短篇小说集10本、诗集7本、评论集4本、童书10余本;并编纂文选,从事翻译 ,曾用了近50年时间研究老子《道德经》并将其翻译成英文。她的作品深受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优美恬淡的叙事风格中,充满哲思。西洋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将她列为美国经典作家之一(《西方正典》),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更对她推崇备至。 她是历史上第一位两度获得雨果星云双奖最佳长篇小说的作者,是目前获得轨迹奖次数最多的作者(21次)。她共获得4次星云奖,2次雨果奖,还曾获美国国家书卷奖、号角书奖、纽伯瑞奖、世界奇幻奖、小詹姆斯•提普翠奖、卡夫卡奖、普须卡奖等多项重量级奖项,更获得“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大师”称号、《洛杉矶时报》“罗伯特•基尔希终生成就奖”等荣誉。200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为表彰她对美国文化的重大贡献,将她列为“作家与艺术家”中的“在世传奇”。

目录
第一章山梨树1
第二章柔克众师父17
第三章霍特镇43
第四章法术光77
第五章海洋梦95
第六章洛拔那瑞109
第七章疯子135
第八章开阔海的子孙157
第九章欧姆安霸179
第十章龙居诸屿209
第十一章偕勒多岛225
第十二章旱域245
第十三章苦楚石267
(展开全部)

经典金句(7)
经典台词摘录
《地海传奇3:地海彼岸》的语言充满诗意与哲思,以下是书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台词(均来自原著及读者摘录):
​​关于生死平衡​​:“一切都有两面,亚刃,一体两面:尘世与幽冥,光明与黑暗。这一体两面构成‘平衡’。生源于死,死源于生,这两者在对立的两端互相向往,互相孕育且不断再生。因为有生死,万物才得以重生,无论是苹果树的花,或是星星的光芒,都是如此。生命中有死亡,死亡中有重生。没有死亡的生命是什么?一成不变,永存永续的生命——除了死寂,没有重生的死寂,还有什么?”
​​关于永生的代价​​:“达成(永生)以后嘛……就是这样喽:昏君统治,技艺遗忘,歌者失声,眼目致盲。看!土地贫瘠,疫祸四起,创伤待疗。”
​​关于自我认知​​:“在我们心里,孩子,在我们心里。我们内心那个叛徒、那个自我,那个哭喊着‘我要活下去,只要我能活下去,让人间任意败坏去吧!’的自我,我们内在那个背逆的灵魂,躲在黑暗中,犹如关在箱里的蜘蛛。他对我们大家说话,但只有少数人听懂,不外乎巫师、歌者、制造者与英雄豪杰这些努力要成为自己的人。‘成为自己’是稀罕的事,也是了不起的事,永远当‘自己’,岂非更了不起?”
​​关于行动与选择​​:“不要因为正义、值得赞赏、或高贵而去做某事。别因一件事似乎是好事而去做;只做你必须做,而且别无他途可行的事。”
​​关于黑暗与光明​​:“黑暗与光明,如同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注:此句为读者对书中主题的提炼,贯穿全书对“平衡”的探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