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啄木:日本的第一个现代人》书籍简介
《石川啄木:日本的第一个现代人》(The First Modern Japanese: The Life of Ishikawa Takuboku)是世界知名日本文学与文化研究学者唐纳德·基恩(Donald Keene)的著作,2025年3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译者:沙青青)。该书以石川啄木(1886—1912)的日记、书信、诗文等原始材料为基础,还原了这位日本明治时代天才诗人的生平,展现其在生活、创作中的激情与苦闷,以及对快速现代化社会的批判意识。
核心内容与特色
“第一个现代日本人”的定位:
基恩认为,石川啄木是“日本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他的“现代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诗歌创作的革新——打破传统短歌(三十一个音节)的陈规,用古典日语书写现代人的内心体验(如烦恼、孤独、对生命的思考),其作品“几无借鉴他人,却能别出心裁地传递思想与经验”;二是对现代社会的批判——他坦诚揭露自己的“月光族”生活(发工资后喝酒、买书、旷工)、对庸碌工作的厌倦,以及对社会规则的质疑,展现了个体在现代化浪潮中的挣扎。
生平与创作的交织:
书中通过啄木的日记(如《罗马字日记》),还原了他从岩手县农村到东京的漂泊经历:做过教师、报社校对,因贫病交加英年早逝(1912年,26岁)。他的诗歌(如《一握沙》)多源于生活片段,如“跟我相像的两个朋友,一个是死了,一个出了监狱,至今还病着”,用简单的意象(火车、沙子)传递深刻的生命感悟。
文学与人生的互文:
啄木的日记是他“最令人难忘的作品”,其中坦率揭露自己的缺点(如“不想上班”“旷工去河边玩耍”),甚至计划死后让妻子烧掉日记,但最终未果。这种“不加修饰的真实”,使他的诗歌与人生形成互文,成为理解现代人性的重要窗口。
第 二 章 在东京
第 三 章 身为教师
第 四 章 放逐北海道
第 五 章 函馆与札幌
第 六 章 在小樽
第 七 章 钏路的冬天
第 八 章 诗歌还是小说?
第 九 章 加入《朝日新闻》
第 十 章 《罗马字日记》
第十一章 啄木与节子的悲哀
第十二章 失败与成功
第十三章 啄木论诗
第十四章 大逆审判
第十五章 最后的日子
第十六章 啄木死后
译后记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