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透彻思考:哲学问题与成就导论(第2版)》书籍简介
​1. 基本信息​
​作者​:[美] 克拉克·格利穆尔(Clark Glymour),卡内基梅隆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兼任匹兹堡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涵盖认识论、机器学习、自动推理等,代表作有《心灵之箭:贝叶斯网络和图形因果模型》《发现因果结构》等。
​译者​:张坤(卡内基梅隆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寄冀(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
​出版社与出版时间​:上海人民出版社,2025年3月。
​定价​:118元(平装)。
​2. 核心内容与特色​
本书打破传统哲学史的线性叙事模式,​以专题为核心,聚焦哲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与当代进展,旨在引导读者“透彻思考”哲学的本质与应用。其核心特色如下:

​专题式结构​:全书分为四大板块(证明的观念、经验与知识、心智、伦理学),深入探讨“证明何以为知识奠基”“经验与知识的关系”“心智的本质”“个体行动的伦理”等学界持续追踪的问题,展现哲学对科学与人文的贡献。
​跨学科视野​:跨越哲学与科学、数学的边界,揭示计算理论、人工智能、贝叶斯统计学等现代科学的哲学根源(如计算机科学源于“证明”的哲学探讨,贝叶斯统计学植根于“理性信念”的哲学思考),恢复古今思想、科学进步与哲学传统的联系。
​实用性设计​:各章设有习题与拓展阅读,并对哲学史上的经典论证(如亚里士多德的证明理论、弗雷格的逻辑体系)进行拆解,帮助非专业读者掌握哲学论证路径,学会用“透彻思考”检验日常生活中的谬误。
​3. 核心主题与价值​
本书围绕​“哲学何为”​展开,强调哲学不仅是抽象的理论思辨,更是创造性的学问——其思考方式与成果为现代科学(如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与人文领域(如伦理学、政治理论)奠定了基础。书中探讨的关键问题包括:

证明的逻辑结构与知识的可靠性;
经验(如感官知觉)如何转化为知识;
心智的本质(如计算观念、可计算性);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如“应该如何行为”“社会应如何组织”)。

《透彻思考:哲学问题与成就导论(第2版)》书籍简介 ​1. 基本信息​ ​作者​:[美] 克拉克·格利穆尔(Clark Glymour),卡内基梅隆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兼任匹兹堡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涵盖认识论、机器学习、自动推理等,代表作有《心灵之箭:贝叶斯网络和...(展开全部)

目录
中文版序
第二版序
第一版序
第一部分 证明的观念
第一章 证明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演示与证明理论
第三章 观念、组合以及思想的数学
第四章 思想的法则
第五章 弗雷格的逻辑新世界
第六章 现代逻辑
第二部分 经验、知识和信念
第七章 怀疑论
第八章 贝叶斯方法
第九章 康德方法
第十章 知识与可靠性
第十一章 决策与因果
第三部分 心智
第十二章 心智与意义
第十三章 可计算性
第十四章 心智的计算观念
第四部分
第十五章 道德问题、道德工具以及伦理理论面临的挑战
第十六章 道德与政治理论
第十七章 现实世界中的伦理
后记
部分术语中英对照表
部分人名中英对照表
(展开全部)

经典金句(8)
​关于“证明与知识”​​:
“证明是知识奠基的基石——有效的演绎论证(前提为真则结论必为真)确保了知识的确定性,而归纳推理(如科学假说)虽不保证必然,但为知识的扩展提供了路径。”(源自“证明的观念”部分对演绎与归纳的讨论)
​关于“经验与知识”​​:
“经验(如感官观察)是知识的起点,但并非终点——我们需要通过理性(如贝叶斯的概率推理)将经验转化为普遍知识,否则将陷入‘归纳困境’(如‘黑天鹅事件’对经验归纳的挑战)。”(源自“经验、知识和信念”部分对贝叶斯方法的介绍)
​关于“心智与计算”​​:
“心智的本质可通过‘计算观念’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如推理、记忆)类似于计算机的算法操作,这种观点为认知科学(如人工智能)提供了哲学基础。”(源自“心智”部分对“心智的计算观念”的探讨)
​关于“伦理学与实践”​​:
“伦理学的核心不是寻找‘绝对道德法则’,而是解决‘现实世界中的伦理问题’——如‘如何平衡个人自由与社会正义’‘科技发展中的道德边界’,这些问题需要结合哲学思考与具体情境。”(源自“伦理学”部分对“现实世界中的伦理”的讨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