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插图珍藏版书籍简介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的长篇小说代表作,1831年首次出版,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2021年起,国内多家出版社推出插图珍藏版(如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以“建筑+文学”的沉浸式体验重现雨果笔下的“石头的史诗”。
1. 核心版本信息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年12月)、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年10月)等;
译者:潘丽珍(江苏凤凰文艺版)、管震湖(上海译文版)等;
装帧设计:采用布面函套、金属搭扣,封面复刻巴黎圣母院主花窗造型(金属浇铸/3D打印工艺),书脊模仿西式竹节,印金图案;书内收录上百幅经典插图(来自法国古董书,经艺术品级制版工艺放大15倍,还原线条细节)。
2. 内容梗概
小说以15世纪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巴黎为背景,以巴黎圣母院为核心场景,围绕“美与丑”“善与恶”的冲突展开:
主要人物: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美丽善良,街头卖艺)、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因占有欲企图霸占爱斯梅拉达)、敲钟人卡西莫多(相貌奇丑但内心纯净,对爱斯梅拉达充满谦卑的爱慕);
核心情节:克洛德设计陷害爱斯梅拉达,使其被判死刑;卡西莫多将她救至圣母院避难,但克洛德最终将她劫出并交给官兵。爱斯梅拉达被绞死后,卡西莫多愤怒推下克洛德,自己也殉情而死,与爱斯梅拉达“同穴”。
3. 主题与艺术特色
美丑对照:雨果通过“卡西莫多的丑”与“爱斯梅拉达的美”、“克洛德的伪善”与“卡西莫多的真诚”等对比,揭示“外表与灵魂”的辩证关系;
建筑与历史:小说以巴黎圣母院为“叙事主角”,详细描述其哥特式建筑风格(尖肋拱顶、飞扶壁、玫瑰窗),并将其视为“人类思想的结晶”(“建筑是石头的史诗”);
社会批判:揭露中世纪教会的腐败(克洛德的贪婪)、封建贵族的虚伪(菲比斯的轻薄),以及底层民众的苦难(乞丐王国的生存状态)。
定本附记
第一卷
一 司法宫大厅
二 皮埃尔· 格兰古瓦
三 红衣主教大人
四 雅克·科佩诺尔老板
五 卡西莫多
六 爱斯梅拉达
第二卷
一 新的打击
二 河滩广场
三 以善报恶
四 黑夜街头跟踪美女麻烦多多
五 麻烦续篇
六 摔罐成婚
七 新婚之夜
……
第十卷
一 圣贝尔纳修士街上格兰古瓦大献妙计
二 “ 当你的流浪乞丐去吧!”
三 快乐万岁!
四 帮倒忙的朋友
五 法兰西路易先生的祈祷室
六 短剑在闲逛
七 夏多佩来救援了
第十一卷
一 小红鞋
二 “ 白衣美人”
三 弗比斯成婚
四 卡西莫多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