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的第三条岸 : 罗萨短篇小说精选集》书籍简介
作者: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João Guimarães Rosa,1908-1967)
出版信息:2025年6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ISBN 9787208194601,平装+裸脊锁线,定价56元,页数306页,译者游雨频。
核心内容:收录罗萨21篇短篇小说,涵盖魔幻现实、存在主义、荒诞寓言等主题,以巴西东北腹地为背景,融合方言、自造词与诗意语言,探索人性、自由与存在的本质。
作者与创作背景
文学地位:巴西文学巨匠,与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若昂·梅洛·雷多并称“现代文学金三角”,马尔克斯称其作品“充满宇宙级力量”,略萨赞其“本应获诺贝尔文学奖”。
创作风格:打破陈词滥调,以语言实验重构现实,如《河的第三条岸》中“用含羞草特制船”的意象,将日常场景升华为哲学隐喻。
创作动机:罗萨曾患重病,病愈后创作视角更关注边缘群体与精神困境,如《无事生嚣》中革命者的疯狂、《我舅是美洲豹》中人与兽的融合。
核心主题与文学价值
孤独与疏离
《河的第三条岸》中,父亲划船永不上岸,象征对世俗规训的逃离,儿子最终因恐惧逃离,揭示代际隔阂与精神隔绝。
《来自那头的小姑娘》中预言死亡的女孩,以天真之语解构成人世界的虚伪,映射个体在群体中的孤立。
存在主义困境
《堂吉诃德式的复仇》通过老人荒诞的复仇计划,质问正义与暴力的边界;《嗜血的豹》中印第安人与野兽共生,探讨人性与兽性的撕裂。
《无事生嚣》以闹剧形式展现革命激情的虚妄,暗喻政治狂热对个体的吞噬。
语言实验与魔幻叙事
罗萨自创方言词汇(如“tutu-marambá”),并融合鸟类鸣叫、自然声响入文,如《我舅是美洲豹》中“豹爪撕裂月光”的意象。
《第三条河岸》的开放式结局(父亲消失于河流),打破线性叙事,引导读者在虚实间重构意义。
河的第三条岸
无事生嚣
我的东家塔兰唐
来自那头的小姑娘
喝啤酒的马
精灵的故事
环环相扣
我舅是美洲豹
镜子
一群印第安人(的语言)
命中注定
白鹭
达戈贝兄弟
那些个洛佩斯
声名狼藉
索罗科,他母亲,他女儿
叛逆
顶端
译后记:寻找河的第三条岸